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时代意义
2012-04-12杨杰
杨 杰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 郑州 450002)
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前提,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思想灵魂,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支柱,是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思想保证。在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认识,不断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坚定性,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体现时代发展要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命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一贯要求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而且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1]。意识形态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历史证明,大国的崛起,首先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崛起和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然会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最终导致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91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全党与人民,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具有强大力量和蓬勃生机的根本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和巩固的理论基础,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产生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与方法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理论和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三)当今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2]。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如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等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从未改变;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会沉渣泛起,这些都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党的执政认同,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力量、获得群众的支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有利于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凝聚力,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稳固的组织基础。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时代挑战
(一)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
我国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仅是经济运作体制的变革,还是社会、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变化。市场经济一方面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培养了人们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结构、利益主体、价值追求的多元化,使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冲突、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日益加剧。在市场经济法规建设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人们的物质欲望极度膨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沉渣泛起,这就给一些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趁之机,无疑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带来了挑战。
(二)我国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变化带来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业化迈入中后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转型进入阵痛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社会思想文化进入多元碰撞期。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基础的变化、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些都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着深刻影响。同时,人们独立思考的意识不断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日益迫切,社会公开性与透明度越来越高,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这些都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了挑战。
(三)互联网等高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目前,互联网正日益迅速和全面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思想领域,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思潮并存与激荡,造成人们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特别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世界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在网上大肆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利用互联网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冲击。网络传播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使其信息的传递、交流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增加了控制舆论传播的难度,过去依靠组织的权威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优势受到冲击。
(四)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带来了新挑战。一方面,人们思想活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大为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意识观念相互交织和激荡,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日益多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产生了较大的疑问;另一方面,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公平缺失、心理扭曲等问题时有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在滋长,是非混淆、善恶颠倒、荣辱不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此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一定的范围和特定群体中还存在着社会心理认同的缺失和信仰危机等问题。
(五)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带来的挑战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我国进行渗透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更加间接和隐蔽的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客观上讲,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但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扩张的过程,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推行其意识形态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各种手段推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传播其意识形态,以达到其“西化”、“分化”的目的,企图摧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其放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3]。
(六)对马克思主义本身重新认识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现状基础上为指导当时的无产阶级斗争而创造的理论,距今已经100多年了,今天的世界已与当时迥然不同;另外,长期以来我们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苏联传播来的,是苏联根据本国革命的需要进行了取舍和发挥,而并非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片面性,对马克思主义造成了许多的误读和肢解;西方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污蔑、攻击和妖魔化等,都对我们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带来新的挑战。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时代要求
(一)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生命力
我国多种意识形态成分并存已是客观事实,这并非完全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威胁,除了那些敌对的意识形态之外,有些非主导意识形态对主导意识形态是一种丰富和补充。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承认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承认价值取向多元化,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是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同时也允许处于非主导地位的多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一方面,坚持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这是前提和根本;另一方面,在坚持主导性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样性,否则主导性内容就会变得抽象、单一。
(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号召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总是不断地吸收、借鉴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不能丢掉民族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只能结合新的情况加以继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根据时代变化,发展新内容,调整作用对象,改变作用方式,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消解、淡化与退避。只有在实践中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才能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意识形态理论上做出科学阐释,对重大实际问题进行理论说明,解决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汇聚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是指我国意识形态体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并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性是指我国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目标下所发挥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行动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贵在坚持、重在持续,既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有说服力地同各种错误观点进行积极的斗争,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又要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不断增添自身理论的营养。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路径选择
(一)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首先要真正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廓清迷雾,正本清源,以科学的精神、理论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去认识马克思主义。要认识到它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真理和人的解放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文明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完整地掌握,科学地对待、坚定地坚持、灵活地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壮大,从而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群众性、大众化的理论,是朴实的道理,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如果仅成为理论家的专利而与人民群众相脱离,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我们党在91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紧贴群众的实践活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紧贴群众的理论素养,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紧贴群众的实际需求,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普及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双向互动、长期推动,既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也包括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大众所关心的各种问题,根据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及生活习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表达出来,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同时,制作播出电视理论专题片,组织编写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积极探索网上宣传普及等新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要义,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们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人们的认知方式、接受方式、实践方式的新特点、新规律,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快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等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这表明我们党对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保持着正确的认识和清醒的判断。
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应当放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布局中实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取得新突破,从发展的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再定位,从“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上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上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功能[5]。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五)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具备知识传播和意识形态教化的双重功能和使命,立足点旨在指导对“人”的改造,对于抵制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消除人的意识形态异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关键要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科学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内容;应与时事相结合、与实际相联系,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高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主战场。对高校而言,应正确认识哲学知识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联系,以知识教育为载体和渠道,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灵魂和目标,侧重知识教育,在哲学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水到渠成,实现知识性和教化性、说理性和政治性的有机统一;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定位,实现其由原来纯粹的意识形态灌输向建立在严格学术研究基础上的思想阐释转变,赢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哲学教育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决定作用。
(六)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新的部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能够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知识贮备,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需要更加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阐释、教化与支撑作用。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其次要加强理论研究与普及,把研究、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任务,研究要紧密结合实际和时代特点,着眼于实践运用,着眼于用通俗的表述方式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眼于研究成果的转化,真正把学术理论成果转化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重要工具。再次是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力度,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要求,重点扶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项目,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最后要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组织。各级社科联组织是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基础,是联系党委、政府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理论研讨和宣传普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黏合剂”和“催化剂”。然而目前尚没有全国统一的社科联,现有的社科联组织网络也远远无法满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应该尽快健全组织,成立全国社科联,在高等院校等社会科学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社科联组织。此外,积极实施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1]张文镝.深化对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认识[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5):78—81.
[2]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207391/13295479.html.
[3]姚建军.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意识形态斗争以及我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硕士生论文,2005
[4]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5]许冲,许华.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和实践转化及规律[J].理论探索,2011,(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