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色及未来发展
2012-04-12夏东民
夏东民,罗 健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各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绘就了经济总量高位跃升的“中国轨迹”。近10年来,我们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主要特色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动力和形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不动摇。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就需要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及其相互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定了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据中国现实国情、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目标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也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科学、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实践呼唤和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胡锦涛指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根本上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紧密相连的。道路规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主要内容,是理论体系、制度构建的实践基础;理论体系是道路方向、制度变革的科学指导,其本身也要随着道路、制度变革而不断发展;制度是道路方向、理论体系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本身也要随着道路前进、理论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着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前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彰显
胡锦涛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1]把握这“四大特色”,需要全面而正确地理解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及其相互联系。
首先,就实践特色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形态。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迥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没有直接经验借鉴,也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都需要在实践中寻求突破创新,走一条创新实践的特色发展之路。
实践特色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事实求是原则的灵活和具体的运用,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性。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出道路方向、理论完善、制度变革的新课题,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的探索历程,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破解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难问题;又通过实践不断检验改革、发展的成效,检验道路方向、理论完善、制度变革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还体现在依据社会有机体理论,走了一条渐进改革、逐步全面发展的道路。中国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大胆改革举措,进行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多体制上的突破,体制的突破解放了生产力;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举措,大力发展了生产力。与此同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完善社会生产关系,日益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经济的成功既是重点领域突破的直接成果,也是社会其他方面配套改革、协调发展的间接结果。在突出经济领域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到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性,探索了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引领全面发展,充分注重社会发展的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通过实践的创新创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指引。
其次,就理论特色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契合时代发展潮流、源于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摆脱了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也抛弃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诱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是在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指导着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入创新,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前进。胡锦涛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主观不断符合客观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辩证运动向前推进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具有实践检验的科学性,也具有价值考量上的合理性。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合理性,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考量合理性的鲜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4]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色。
再次,就民族特色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一致性。具体国家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发展具有民族性、本土性、独特性。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胡锦涛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6]历史的特殊性、文明的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道路、发展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文化风格、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思维理念。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与本国民族特色相关,受着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制度基础、价值认同、行为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以彻底否定其赖以存在的文明传统作为代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发扬了传统文明的积极因素,充分反映了中国的特色;同时善于吸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改革创新,形成并拥有自己的本质特色。总体上看,在经济方面中国没有实行全面私有化,在政治方面没有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没有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在文化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依据中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实现国家与民族利益来选择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规模,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逻辑解答,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主选择的集中体现。与世界其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相比,中国发展道路既具有共性的特征,也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反映并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民族特色。
最后,就时代特色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预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变化发展的,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恩格斯指出:“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存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变革中求得发展、必须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胡锦涛曾指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推进的,它突出体现为我党与时俱进、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发展经验只是初步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体制、改善民生、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不断探索、努力完善。在一种面向全球的大格局中,我们善于吸取他国发展经验、模式的优势,吸收人类一切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最新的文明成果,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中国将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从全人类的高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国的发展既符合时代的特点,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要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系统阐释是我党的重要理论贡献,它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是有机统一、相互参照、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实践特色是基础,理论特色是指导,民族特色是依归,时代特色是动力,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理论与实践统一基础上的独特性、发展性。胡锦涛总书记不仅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动力和形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
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不会动摇,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根本上看没有受外在强制力量的控制或摆布、没有受外在所谓“先进发展理论”的约束或影响、没有受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或制约。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今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惧任何风险、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需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胡锦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既树立了近期目标,又描绘了中远期的发展蓝图。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是以民生为导向的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小康社会的建立为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准备必要的条件,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实现是小康社会的发展与提升。近期、中远期目标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合规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发展目标定位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未来,强调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改革开放。胡锦涛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1]社会主义需要不断的变革,变革的动力来自改革开放。恩格斯早就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未来发展道路应契合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理论体系应保持与时俱进、各项制度安排应持续保障支撑社会发展。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面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共同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实践形态。社会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作用,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社会有机体的某一方面在一定历史条件需要加快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能牺牲社会整体发展为代价,需要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传统的发展方式由于过分注重经济发展而在现实中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现实,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关注、实现程度逐渐提升。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方面都需要渗透、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现实的强大力量,才能真正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潜力和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
[1]胡锦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01).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