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
2012-04-12黄铁苗
黄铁苗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州510053)
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
黄铁苗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州51005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制度、体制、机制、政策、观念等,其中,观念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如何转变发展观念也成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以GDP论政绩、“唯GDP论”等观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加深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在看待GDP指标上转变观念,这就需要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辩证看待GDP指标、通过制度变迁破除GDP崇拜等方面加以努力。
经济发展方式;GDP;观念
众所周知,中国“九五”期间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实践证明,中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因此,党的十七大在更高层次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也强调,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观念。本文拟对此进行专门探讨。
一、文献综述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是苏联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国外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发展就是增长,代表作有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6)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阶段,强调发展是整个社会体系的进步,代表作有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68)的《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英国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对此也有论述;第三阶段,强调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代表作有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1962)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1972)的《增长的极限》;第四阶段,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应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如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自1990年起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
在国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留苏经济学家刘国光、董辅礽引入的。“九五”计划时期,中国正式提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时期,张卓元、奚兆永、于忠孝等学者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周叔莲、吴敬琏、王一鸣等学者从体制的角度,厉以宁、林毅夫、陈毅然等学者从政策的角度研究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其内涵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为丰富。黄泰岩、吴树青、王一鸣等学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马凯、子睿、安洪等对此也有过研究,并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研究发现,涉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较少,仅有杨永生、朱红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来研究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与对策;林振平从加快国有企业集约经营的发展步伐研究了福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和难点;苏奎认为资源稀缺的压力、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等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难题。
可见,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论述甚丰,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的研究甚少。已有的不多相关研究,有的仅从某一局部地区出发,有的仅从资源稀缺角度出发,显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新的探讨。
二、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一直存在着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因此,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首次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强调指出:“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高度重视,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窃以为,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抓住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影响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如制度、体制、机制、政策、观念等,但是,在众多的因素之中,观念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矛盾,如何转变发展观念无疑成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一项工作能否做好,观念问题十分重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中,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因素。诺斯(1981)指出,社会价值的改变——即意识形态的变更——是制度变革的主要因素,没有意识形态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将是不全面的。从长远看,对法律、公民权利、政府和统治者的权威的广泛认同和尊重,是任何社会得以保持的基础[2]。如果社会的意识形态混乱或者人人自以为是,那么人们相互监督的成本就会逼近于无穷大。这说明意识形态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党政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是什么错误观念制约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懂得如何克服这种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三、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
那么,妨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念是什么呢?唯物论告诉我们,观念、意识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不言而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长期以来,最大的客观现实是人口多、底子薄、贫穷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人自然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作为追求,并自觉和不自觉地将追求GDP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这也是以GDP论政绩、片面追求GDP的数量和速度、过分强调GDP的重要性等问题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经过理论的针砭和现实教训后,上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大量存在。例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除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计划外,还包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目前这些政策效应虽已初步显现,但经济结构调整总体进展不快,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目前,全国“打造新能源基地”的省份已多达17个,未经过充分论证规划的却不在少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六大行业产能过剩[3]。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出席2009年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时表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达到2亿吨,按照每吨钢材产能投资5000元计算,中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浪费达1万亿元之多[4]。
这种“GDP崇拜”,不仅直接导致和加深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且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观形成了一些负面引导,“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证。其结果是GDP总量虽然增长,但实际导致的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也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激化。雷明教授认为,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治污成本,实际GDP很可能就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5]。
盲目追求GDP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代价过大,伴随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了世人的瞩目[6]。可见,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追求高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发展模式如果不改变,中国经济将难以为继。
四、切实转变观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既然已经认识到正是长期以来的“GDP崇拜”导致了中国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所以,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是要在对待GDP指标上转变观念。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所谓政绩观就是干部对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成绩的总的要求和看法。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他的《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一书中指出,经济学应当关心人、关心社会公共目标。他还指出,在一般官员和一般公民的思想里,“经济增长”成了不可动摇的目标和信念,“无论如何不应当妨碍经济增长”成了一把保护伞,遮盖了许许多多不好的事情和做法,对经济增长数字的关心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心,对“物”的注意超过了对“人”的注意[7]。英国学者理查德·杜思韦特在《增长的困惑》中也指出:“对于促成这种增长的人来说,增长的结果对他们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增长本身。增长越快,政治家和商人就越高兴。”[8]一旦把增长本身作为目的,进而演化为增长主义,就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这种消极后果就是如今人们看到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资源、气候、环境危机等。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
2.辩证看待GDP指标。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重量级指标。作为国际公认的通用标准,GDP已经为世界各个经济体广泛使用,所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称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事实证明,通过建立和应用以GDP为核心的SNA体系,中国在改革开放形势下较好地实现了科学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有助于世界客观评价和比较中国的发展状况,由此促进中国同国际社会的深入交往。当然,任何指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会有其局限性,伴随着GDP指标的推广应用,其缺陷和负面效应同样遭到非议,比如,不能全面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财富的积累,无法反映社会分配公平;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消耗和破坏;无法反映公众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等。
对于GDP,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方面不要看得太重,尤其不能以它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因为如此就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中国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另一方面,GDP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看也不行,因为没有GDP指标就无法进行国际比较。从国内来看,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就不稳;没有一定的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就没有空间和余地。GDP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所以,需要GDP指标,但只能将GDP作为国际比较和自身前后期间比较的一项指标,而不能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
3.通过制度变迁破除GDP崇拜。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时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其所以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在于产生这种观念的客观条件存在。就如中国各级党政干部对传统的GDP有如此深厚的情结,原因在于中国包括干部的奖励制度、任用制度、升迁制度等都有以GDP论英雄的内涵。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变迁来破除对GDP的崇拜。
其一,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获利机会的引诱及对其好处的认同,从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如建立奖惩制度、加大惩罚力度等。主要是在全社会造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光荣、粗放式生产可耻的氛围。因此,党和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对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注重环境保护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视,使他们成为全社会学习的典型。同时,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也要制定有利于打破传统GDP追求,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政策,从而诱使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积极投身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中。
其二,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指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强制性制度变迁所具有的客观强制性对于强化人们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关于发展观念转变的强制性制度来说,当前的关键是完善立法和严格执法。一是在完善立法方面,必须科学创建相关法律体系,以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指引、预测、评价功能。在制定新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有利于加快发展观念转变的措施和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二是必须严格执法,确保法律充分、及时、正确地实施,利用法律制度的教育、警示功能,保证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促进依法行政,并促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措施的落实及产生现实的经济效益。
4.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长期以来,对各级官员和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内容不少,但实质上只有传统GDP才是唯一的硬指标。GDP成了硬道理,所有政策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制定的,有些地方盲目追求GDP的增长,把它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指标,忽视人文、资源、环境等其他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头”现象和问题。要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建立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
绿色GDP是泛指在一个国家(地区)的范围内由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后的有效最终结果。建立和实施绿色GDP体系,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中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使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其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如果用GDP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其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也可以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并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
5.进行深入持久的宣传和教育。正确的宣传舆论对引导人们转变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民的共同任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深入持久地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全民的科学发展意识。(1)要特别重视利用电台、电视台、展览馆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知识答卷、典型展览等,并利用报刊、杂志进行科学发展观念的宣传和理论探讨。(2)各地要利用情况简报、办公业务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错误的政绩观、浪费资源与破坏环境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智力来源和精神向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强教育。(1)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规划。培训不是权宜之计,要具有长期性,其中,应侧重对地市县管理干部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组织编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培训教材;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纳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之中。(2)要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资源短缺、环境忧患意识作为终生教育的内容。同时,要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3)要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党政军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党政军干部是群众的表率,是公共资源的掌握者和支配者。他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态度、言论及决策等都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十分重视对党政军干部的相关教育培训。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2.
[2][冰]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1.
[3]马继鹏.十部门“围追堵截”产能过剩“调结构”将成重点[N].国际金融报,2009-10-20.
[4]韩哲.成思危称中国钢铁行业产能投资浪费达1万亿元[N].北京商报,2009-12-28.
[5]薛黎,阮奇.治污成本最高可达10% 有些省份GDP实际是零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7-08-03.
[6]孙明春.房地产泡沫将在未来10年破灭[N].第一财经日报,2011-05-17.
[7][美]约·肯·加尔布雷思.经济学和公共目标[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英]理查德·杜思韦特.增长的困惑[M].李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F12
A
1007-4937(2012)03-0054-04
2012-02-12
2009年度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两型社会’建设研究”(09D-01)
黄铁苗(1951-),男,广东广州人,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陈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