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2012-04-11吕天益
吕天益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11)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吕天益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11)
目的: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按照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标准和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我院637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35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的28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3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既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又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感染率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有用药指征需要使用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等有关规定,术前0.5~2 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h或失血量大于1 500 m L,术中可给予第2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根据《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2]及卫生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对我院2011年6月1日-8月31日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11年6月1日-8月31日泌尿外科手术、骨科手术(包括一般骨科手术及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和关节置换术等)、颅脑外科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胆囊手术、疝气手术、阑尾手术、耳鼻喉科手术及眼科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共637例。
1.2 方法
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及用药情况,包括手术切口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用药品种及使用率、患者术后感染率,制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38号)[3]等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遵照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4]),对Ⅰ类手术患者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637例,男性418例,女性219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5岁。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Ⅰ类切口手术共637例,其中35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占调查人数的55.6%,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83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每例患者均只使用了1种抗菌药物,共涉及6种药品,使用率为44.4%。在283例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发生1例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35%(见表1、2)。
表1 2011年6-8月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表2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及使用率
3 讨论
3.1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手术切口感染情况
Ⅰ类切口手术为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其细菌污染主要来自手术室的空气、手术人员或患者本人的皮肤、手术用品等。牢固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是减少细菌侵袭数量的关键。
Ⅰ类切口手术的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目的是杀灭或抑制手术中术区来自空气、环境及患者自身的污染细菌,手术结束切口缝合,手术区污染即停止。因此,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作用也仅仅限于这段时间,也就是在手术开始前0.5~2 h给药较为合适,可提供手术时组织内有效的药物浓度,而手术后才给予抗菌药物不能起到预防手术野感染的目的。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反而可能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增加细菌耐药性[5-6]。
从我院2011年6-8月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来看,35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83例应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1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35%。说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作用不大,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确有用药指征时,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3.2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高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Ⅰ类切口手术637例中,预防用药28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44.4%)高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的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30%的目标。用药指征尺度较宽,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且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35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未使用任何抗菌药物,术后恢复良好,说明“不预防用抗菌药物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的观念是不正确的。临床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摒弃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经验用药,严格根据预防用药指征合理用药。
3.3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持续改进
我院积极按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通过专项治理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及选择、预防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但用药指征仍存在尺度较宽问题,主要原因是部分医师对医院消毒技术、手术过程、无菌操作存在种种顾虑,害怕出现医疗纠纷。为规范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医院应积极强化下述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开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活动,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级管理、细菌耐药预防、相关制度规范、相关法律责任等。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外聘专家和临床药师在本单位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作用,对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科室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学习,注重患者的安全,制定本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处罚规定,建立质控小组对运行病历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临床药学室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环节监控,发现不合理使用情况时,临床药师及时提醒医师要求限时整改,针对整改不力的科室或医师立即上报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每月10日前将上月监控情况上报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合理用药检查小组每月对全部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医疗质量办公室。
医疗质量办公室每月根据各科室质控小组、临床药学室及医院合理用药检查小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把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通过《医疗质量简讯》进行公示,同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相应科室进行整改,同时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并把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作为科主任、医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Ⅰ类切口手术为清洁手术,一般不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有用药指征需要使用时,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既能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又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10-09.
[2] 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1-04-18.
[3]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03-23.
[4]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S].卫医发〔2001〕2号.2001-01-03.
[5] 祝培友,孙京峰,谢法东.临床合理用药导读[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8:37.
[6]May AK,Flem ing SB,CarpenterRO,etal.Influenceofbroad-spectr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monitor infection and subsequent infectious complication in head-injured patients[J].Surg Infect(Larchm t),2006,7(5):409-417.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m icrobial Agents in the Operation of TypeⅠIncision in Our Hospital
Lv Tianyi(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g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Guizhou Xingyi 562411,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 icrobial agents for the operation of typeⅠincision during perioperation and the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 icrobial agents.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 th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 icrobial drugs in the operation of typeⅠincision during perioperation and the diagnosis standard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the situation of reasonable use of antim icrobial drugs and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of 637 cases in our hospital was investigated.Results:Among 354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operations of typeⅠincision w ithout using antim icrobial agents,no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s were found.In 283 cases of the surgical operations of typeⅠincision using antimicrobial agents,there is one case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w ith 0.35%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rate.Conclusion:For the operations of typeⅠincision antibacterial agents were generally not needed.When necessary,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s and also ensure the safe drug use in patients and reduce bacterial resistance.
Operation of TypeⅠIncision;Antim icrobial Agents;Infection Rate
10.3969/j.issn.1672-5433.2012.07.003
2011-11-23)
吕天益,男,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药事管理。E-mail:lvtianyi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