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阳县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2-04-10唐铁林王结平

湖南水利水电 2012年4期
关键词:麻阳用水灌溉

唐铁林 王结平

(麻阳县水利局 怀化市 419400)(怀化市水利局 怀化市 418000)

1 基本情况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湘黔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 27°32′02″~28°01′46″和东经 109°24′43″~110°06′22″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 1 568.2 km2,辖 6 镇 17 乡,总人口38.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25万人,耕地面积25.4万亩(其中水田23.09万亩,旱土2.3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9.5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6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 600元。

全县现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7442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 19座,小(Ⅱ)型水库 138座,山塘5 947口,泵站54处,灌溉机埠104处,引水堰闸1 179处,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中型灌区2处,小型灌区800多处,灌排渠道总长近1 400 km。水利条件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但由于麻阳县现有水利工程基本兴建于20世纪70~80年代,建设标准低,自从“两工”取消后,出现大部分水利工程有人用无人管的局面,导致维修经费欠缺,工程老化失修、损毁严重、瘫痪不能使用。全县范围内,水库塘坝蓄水能力下降,渠道渗漏,输水能力大大降低,耕地有效灌溉面积逐年萎缩,农业效益持续下降,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为解决多年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责、权、利不清,工程效益低等问题,麻阳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2007年起陆续成立了多个农民用水户协会。截止2011年8月底全县在县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了11个乡镇级农民用水户协会,设立95个村级分会,参与农户20 436户,参与人数93 264人,涉及灌溉面积79 498亩。具体情况见附表。

2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职责和任务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经过民主协商、经大多数用水户同意并组建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其主体是受益农户。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宗旨是互助合作、自主管理、自我服务。

(1)科学组建协会,明确协会职责。

麻阳县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经过县水利局、民政局及乡镇的大力支持,从2007年至今,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舒家村山野冲水库灌区等乡镇级协会11个,村级分会95个。组建过程中,大力宣传用水户协会的有关精神,让用水户自愿入会。合理确定协会的管辖范围;制定协会章程、工程管理、灌溉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召开用水户代表大会,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及时到县民政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各协会职责是以服务协会内用水户为己任,谋求其管理的灌排设施发挥最大效益,组织用水户建设、改造和维护其管理的灌排工程,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供水管理单位签订供用水合同,调解农户之间、协调农户与水管单位之间的用水矛盾,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并按合同上缴供水管理单位。

(2)确定协会目标任务,走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和管理好协会所管理范围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入会农户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灌排服务,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繁荣所辖区域内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制定协会工作目标,通过对辖区内水利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让具备供用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民不断加入到协会,补充壮大协会会员队伍,使协会工作步入持续发展之路。

3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成效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调动各灌区内协会会员参与灌区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灌区的工程效益,增加灌区农业收入,确保灌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为核心,精心指导、大力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工作,形成了定额管理、配水到户、公众参与的水资源高效利用运行机制。在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1)加强了灌溉管理,提高了节水意识。

协会成立前,灌区内的用水没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由于用水户责任感有高低,在灌水时缺乏节水意识,灌水次数和深度缺乏科学性。加之在灌区内渠系配套工程建设以前,渠道严重老化,渗漏严重,大部分水量都没有进入需要灌溉的区域,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如山野冲水库灌区灌溉面积由最初的3 200亩下降到2 200亩;宝库岭水库灌区灌溉面积由最初的4 200亩下降到3 200亩,粮食亩产下降到650 kg。

协会成立后,明晰了各用水户的用水指标,建立了定额管理、总量控制、配水到户,超额加价的配水制度。各组范围内的管水工作由管水员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擅自开闸放水,一切严格按照协会的灌溉管理制度实行。各级渠系都有固定的管水员进行管理,加强了灌溉管理,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干旱年还有水灌溉,提高了节水意识。通过协会管理,改善灌溉面积7.8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1万亩,年均增产粮食795万kg,新增经济作物产值300万元,增加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03元。

(2)实行用水户民主管理,减少了水事纠纷。

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加之渠系工程严重老化,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流失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协会成立前,每年灌溉高峰期,水事纠纷时有发生,协会成立后,通过规范运作,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职能,用水户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按章自我约束,自我调处水事。各用水户在管水员的统一管理下,严格按照灌溉管理制度进行灌溉供水,保证了用水户在计划时间内得到灌溉。用水矛盾和水事纠纷得到遏制,维护了良好的用水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3)增强了用水户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工程管理力度。

改革开放,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直沿用过去集体管理模式,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脱节。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内,水利工程只运行不维修,或者只是简单维修,致使损坏老化现象突出,效益衰减,守着工程却浇不上地、用不上水,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协会成立后,灌区内的水利工程由协会统一管理,解决了责任不清,产权不明的问题。用水户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工程的主人,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极大地调动了用水户投劳投资兴建和管护水利工程的积极性责任感,形成了“谁建、谁用、谁管”的风气,提高了工程管理力度,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脱节、管理缺位的问题。

(4)实行协会运作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用水户协会对所有涉水事务、工程维修、财务状况、人员聘用等事宜都做到了公开透明,接受广大用水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在规定期内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并报告协会工作。并在乡镇及各村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向用水户公开水费标准、用水量、水费收入与支出等情况,使所有用水户对协会的财务状况清楚、明白,各用水户会员提高了对协会理事会的信任程度。通过协会民主、公开、透明、规范的运作,发挥了其管理作用。

4 目前协会组建和运行存在的问题

(1)主管部门不够重视及缺乏相关法律支撑体系。

上级主管部门只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对工程建后管护还不够重视。对农民用水户协会不够关心,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导致一些协会注册后没有很好地运行,效果不太明显。

用水户协会是以服务受益农户为己任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运行中主要依据协会章程等管理制度来约束自己,主要体现互助合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但协会在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时,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

(2)运行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农民用水户协会在麻阳县还算新兴组织,运行不够规范,体制不够健全。随着“两工”取消后及中央对农业税的减免,协会缺乏正常运行费及工程日常维护费用等。

另一方面,各级主管部门没有建立用水户协会资金支持体系,为了追求协会建设数量,在协会筹备过程中给与少量的资金支持,但对协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研究和落实不够,没有真正发挥协会的作用。

(3)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协会工作人员由协会会员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经验。协会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大部分协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需要加强培训和更多的指导。

(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

麻阳县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兴建于20世纪70~80年代,蓄水工程和输水工程都已破损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灌溉效益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水费的收缴,大部分协会缺乏工程的正常管理费用和工程维修费用,有些协会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5 发展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运用各种宣传方式,真正让农民意识到协会是为自己服务的管水组织,是全心全意为全体会员服务的。

(2)加大财政支持和监督力度。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用水户协会资金支持体系,提供必要的运行费用和工程日常维护费用,建立协会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加大监督力度,要求每个协会必须建立用水收费台帐,每年向有关部门提出针对协会的专项审计和有效监督。要求协会建立监事会,监督协会的筹劳集资、财务支出等工作。

(3)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加快全县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地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和正常运行,建立有效的工程建后管护机制。

(4)提高协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协会执委会在协会的运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执委会成员要不断学习科学管理知识,引导全体会员自主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水管人员要加强培训,实行竞聘上岗,通过考试和民主选举产生。

猜你喜欢

麻阳用水灌溉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约洗碗用水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麻阳推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入职
“5W模式”理念下麻阳花灯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麻阳县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管理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