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2012-04-10田红艳
田红艳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400)
浅析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田红艳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400)
中草药;中药药理学
中药的双向调节是近年来中医药研究中出现的新术语,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功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因机体所处病理状态不同而产生截然相反的药理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1]。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通过选用适当的药物调节人体的阴阳,使机体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状态,而许多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在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1 同一中药本身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是天然药物,所含成分复杂,由多种不同有效活性成分组成,因此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具有散瘀止血,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其所含的三七氨酸可以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达到止血目的,而所含的三七总皂苷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同时三七总皂苷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实三七具有补血作用[2]。当归中的挥发油及阿魏酸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当归的非挥发性成分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3]。大黄中既含有泻下作用的蒽醌类成分,又含有收敛止泻作用的鞣质[4]。葛根中所含的大豆甙元有明显的罂粟碱样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但葛根水溶性提取物则有很强的乙酰胆碱样作用,可以收缩平滑肌[5]。枳实的有效成分对胃肠平滑肌呈双向性作用,既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其收缩加强,蠕动加快,又可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减缓蠕动[6]。
2 同一中药不同剂量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医治疗疾病的另一优势是随症加减药物剂量,而某些中药随着剂量的变化其功效也可以随之发生变化。蒺藜10 g用量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而30 g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则有激活作用[7]。黄连中的黄连素及其衍生物小剂量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大剂量反而会加重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损害[8]。附子有强心、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作用,而剂量过大可导致心律失常[9]。马钱子中的马钱子碱小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出现镇静作用[10]。黄芪在用药剂量15 g以下有升压作用,30 g以上时则有降压作用[11]。因此,对因剂量的大小而可呈现双向性的药物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掌握用量。
3 同一药因炮制改变药物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莱菔子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调下痢后重,止内痈,皆是利气之效”,可见炮制能改变药物的性能。蒲黄乃血分行止之药,生用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味涩调血而兼止,蒲黄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活血作用,炒炭后可能因为黄酮类物质因温度的变化转化成鞣质而起到止血的作用[12]。生地黄主泻,具有清热凉血、滋阴之功,熟地黄主补,具有补血滋肾养阴的作用。牡丹皮生品中的丹皮酚具有降压、抗血栓、活血化瘀的作用,炒炭后丹皮酚的含量减少则加强了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血热出血[13]。因此,处方调药时应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炮制品而提高疗效。
4 药物的不同部位作用不同
中药多为动植物类的天然药物,入药部位的不同则有不同的功效。如紫苏入药,紫苏叶发散解表升浮之性,紫苏子则降气之沉降之性,紫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通十二经之关窍,盖叶、茎、子俱能和气,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14]。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麻黄根具有止汗作用,所含的麻黄根碱有降压作用。川乌头为乌头的母根,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附子是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有回阳救逆的功效。瓜蒌的果实入药有润肺祛痰、利气宽胸的作用,瓜蒌子入药有清肺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瓜蒌根入药称为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作用。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切记药物名称准确,不可混淆。
5 中药复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复方中的双向调节,完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优势。金匮肾气丸既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或尿崩症的小便多,还可用于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水肿小便不利,虽然在临床上表现不同,但均属于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良之证[15]。补中益气汤即可治疗中气不足,痰浊中阻,上扰清窍引起的高血压,也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对脾虚引起的便秘或腹泻均有通行和固涩的双向调节,此方对肠道蠕动亢进者呈抑制作用,对肠道松弛者可促进其蠕动[16]。桂枝汤既可治疗风寒表实的无汗,又可治疗营卫不和的自汗,同时对血压、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均有双向调节作用[17]。大承气汤可促进正常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但当巨噬细胞失控时释放出过多的炎性介质,大承气汤则抑制其过量释放,减少其对组织功能的损害[18]。
6 小结
中药的治疗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效应优势。无论是单味中药还是复方组药,临床应用中都应注意到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只有合理恰当的运用,才能最充分的发挥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同时也应继续加大对中药的临床基础研究,以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1]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
[2]冯陆冰,潘西芬,孙泽玲.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8,11(10):1185-1187.
[3]刘志梅.妇产科临床常用中药药理初探[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12):179-180.
[4]傅兴圣,陈菲,刘训红,等.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534-1538,1568.
[5]施燕峰.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健康研究,2011,31(5):386-388.
[6]朱玲,杨峰,唐德才.枳实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04,32(2):64-66.
[7]杨柳,赖梅生,蔡红兵.白蒺藜血清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双向调节作用[J].陕西中医,2005,26(4):370-373.
[8]陈明锴,罗和生.黄连素及其衍生物对钙、钾离子通道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3):361-362.
[9]阎爱荣,张宏.附子的药理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9):745-747.
[10]马维波.马钱子的炮制、毒理及合理应用浅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57-58.
[11]薛红卫,周超凡.方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10):16-17.
[12]陆婷,刘敏.蒲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探讨[J].山西中医,2010,26(9):51-52.
[13]杨正生,彭振辉,姚青海,等.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5):545-547.
[14]邓毅.中药的优势:双向调节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08.
[15]张忍.金匮肾气丸双向调节机理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1989,5(4):9-10.
[16]朱红梅,苏宝林.补中益气汤双向调节作用的探讨[J].中医药学报,2010,38(6):45-47.
[17]杨丽.桂枝汤双向调节之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248.
[18]杨文修,王辉,刘曼,等.大承气汤和大黄对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双向调节作用[J].天津中医药,2004,21(1):53-57.
R285
A
1002-2619(2012)11-1700-02
田红艳(1974—),女,主管中药师。从事中药管理临床工作。
201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