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师培养思路探讨1)

2012-04-10马淑丽

护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护理学人才专业

马淑丽

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师培养思路探讨1)

马淑丽

从营造“西学中、中学西、医学护”的氛围,突出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注重教师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提出了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师培养的新思路。

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师;培养思路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理人员向服务对象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各个方面的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知识面宽,而且驾驭知识的能力还要强,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体现护理的价值。我国自1983年开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截至2006年年底,开设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达195所,其中高等中医院校开设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有23所。高等中医院校开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如何突出办学特色?使培养的护理人才深受社会用人单位及服务对象的青睐,这是每位护理教育者应思考的问题。

1 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教师

有研究显示,不论是西医医院还是中医医院都离不开西医护理工作,事实上就是在中医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单纯采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科室是不存在的。护理管理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是看好的,服务对象也欢迎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因为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能够将中西医护理理论与技术有效结合,解决病人病痛,满足生理、心理、社会需要,使其早日康复[1-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预示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护理事业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与之配套的中西医护理理论与技术更适合于护理服务需要。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大力度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势在必行。护理领域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随着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护理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凸显,引起了国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培养具有鲜明特色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服务对象及国际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2 培养思路

要培养具有鲜明特色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首先需要培养一支创新型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师队伍,以胜任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教学工作。从目前中医院校从事护理教学的师资来源来看,大致分4类:西医护理学专业毕业、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中医护理学专业毕业、中医学专业毕业,但是,最终的师资培养目标是要胜任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的目标: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发展后劲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鲜明的人才。

2.1 营造“西学中,中学西,医学护”的氛围,突出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

2.1.1 护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师的培养

2.1.1.1 明确开设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的目的 开设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使培养的护理人才具备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掌握护理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护理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2 浓缩护理学专业基础内容,使其贴近临床,体现中西医护理特色 提倡早期接触临床,注重基础理论与人文素养、临床知识的结合,加大护理实践的比例,体现“夯实西医,突出中医、贴近临床”。具体措施:一是要求自学与自己所授课程相关联的中西医课程内容;二是强调听优秀的中西医教师讲课;三是积极参加中西医课程培训班;四是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五是每年赴临床1个月~3个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1.2 护理学专业课教师培养

2.1.2.1 明确开设护理学专业课的目的 开设护理学专业课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习护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工作方法;满足不同护理对象的需求,做好专科护理;培养护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2.1.2.2 优化整合中西医临床护理课程 内科护理学体现中西医并重;外、妇、儿科护理学应采用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原则;中医骨伤科护理学具有中医特色,加大实践课比例;中医临床护理以中医内科护理学“病症”护理引领中医临床护理学,既要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要汲取现代护理学科的理论精华,融辨证施护、整体护理为一体,与西医护理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做到“辨病护理”“辨证护理”“辨症护理”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病人病痛;提倡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4,5]。具体措施:一是自学所授课程的相关中西医课程内容;二是听优秀的中西医教师讲课;三是积极参加中西医课程培训班;四是坚持教研室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尤其是要探索中西医结合护理疾病的最适宜的方法,缩短病程,使病人早日康复;五是每年赴临床3个月~6个月实践。

2.2 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双师型教师既懂教学,又有丰富的中西医临床护理经验,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临床教学中均能始终贯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在见习中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结合起来分析判断,使枯燥的理论和活生生的病人结合起来,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病人问题的临床思维方式[6]。具体措施:每年根据所带课程到附属医院的对口科室工作3个月~6个月,边工作边收集典型病例,提高教学质量。

2.3 注重教师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提出新见解、新发现、新创造、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方式,包括潜意识、联想、想象、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等思维活动。简言之,创新性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方式的综合。当今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做好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教师应具备创新性思维,在教学中做到两个并重即“传承和创新并重;教学和教学研究并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在实施教育的同时其爱好、兴趣、学识特别是思维方式,均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创造性的技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7-9]。

2.3.1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将近5年来相关杂志上有关高校创新教育高质量的论文打印成册,安排教研室主任在每周1次的教研室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讨论学习,树立教师创新教育的理念,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使其能主动地将创新中西医护理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

2.3.2 营造创新思维氛围 人的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条件的。浓厚的学术氛围熏陶,对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始终把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一是经常邀请国内外护理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二是建立教师教学创新空间,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课程申请研究课题,提高其创新能力。

2.3.3 培育教师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可以使教师在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并且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促使其不断检查自身行为与教育目标的差距,持续地、长久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地实现自我,又不断地重新塑造新的自我;使自己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潜心的钻研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开拓的竞争意识和坚定的抗挫折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由此可见,教师创新人格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4 加强教学创新指导 教师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综合化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二是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的教学中 定期让学生在网上跟踪国内和国际护理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三是拓展护理实践性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训室,到附属医院见习、实习,形成对所学中西医护理专业的感性认识;四是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2.3.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教师业务综合考评。学生、同行、专家针对教师的理论授课和实训授课质量客观评价;教师业务综合考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成绩等方面。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只有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才能激发其自主发展的欲望;只有让教师明白自身专业知识不足之所在,了解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有效地自主发展。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表彰和奖励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研室和个人,展示他们的课程建设成果,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对评价结果不理想的教研室和教师,提出整改意见,认真督促和检查,促进他们教学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依据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教师培养,是事关护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需要,是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是护理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也是护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1] 韩丽沙.对中医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16-19.

[2] 朱建平,王岩梅,黄铮.中医护理教育发展与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3):251-252.

[3] 李春,李伊为,吴小婉,等.中医护理本科教育10年实践与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9):818-820.

[4] 徐桂华.优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素质护理人才[J].中华护理教育,2007,4(1):28-30.

[5] 韩丽沙,郝玉芳.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医教育,2002,21(6):36-37.

[6] 崔宏利.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9-12.

[7] 丁国芳,郑舟军,杨最素,等.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23-24.

[8] 关青,王军辉,王立群,等.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国际化高等护理人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9(6):241-242.

[9] 沈传华.注重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51-52.

Probe into teacher cultivation think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 in hig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Ma Shuli(Shanxi TCM College,Shanxi 030024 China)

G642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2.047

1009-6493(2012)1B-0175-02

1)为山西中医学院专业改革与建设项目,编号:201008。

马淑丽(1961—),女,护理学院院长,副教授,从事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研究,单位:030024,山西中医学院。

2011-10-23;

2011-12-26)

(本文编辑 范秋霞)

猜你喜欢

护理学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