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一瞥

2012-04-09张蓓

神州·校长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才学校教育

张蓓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之所本者在学校。

公元1059年夏日的一天,开封城城门处人头攒动,车水马龙。除了百姓,人群中还夹杂着无数达官显宦、文人贤仕。他们翘首以盼,为的是一个送别。史书有记,这一天,是一位老者因病告老还乡的日子。城门处的黎民百姓达官显贵皆是自发送行。他是谁?为何会如此受万民拥戴?

他叫胡瑗,字翼之,号安定先生,当时是当朝国子监的直讲,名下学子无数,育人业在春秋。但他的传奇不仅于此,而是如同穿越千年一样,始创了和现代教育如出一辙的育人体系,被后期的欧美教育学者称为奇迹。

让我们走进胡瑗,走进这位华夏历史上的教育界传奇吧。

明体达用

宋神宗有次向胡瑗的弟子刘彝问起胡瑗,刘彝躬身答道:“吾师胡瑗用‘明体达用来教导我们。现在的学者都用‘圣人体用来治理国家,这是吾师的功劳。”“圣人体用”意为将圣人的道理用于实践。

而刘彝所说的“明体达用”,是胡瑗贯彻始终的教育宗旨。“体”是指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用”就是用这个基本道德标准去治理国家。胡瑗认为,不仅要“明体”,还要“达用”。即学校教育要培养既精通儒家经书、具有道德规范,又能在实践中运用、具有实际才干的人才。

自隋唐盛行科举制度以后,土人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入仕参政。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词赋,于是一般土人就专门修习词赋去应付考试。那时的风气就是崇尚浮华文辞而鄙视真实学问。科举考试制度对士人学风和学校教育带来的这种消极影响,在北宋初年严重存在。当时虽然设立了中央官学,但却成为官宦子弟游寓的场所,有教育之名而无教育之实。天章阁侍讲王洙曾感叹过:太学里几千名学生只是来混日子。太学没有规矩可言,老师也不安心教书,说是有几千名学生,可平日里来听课的才一二十人而已。

因为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格格不入,胡瑗曾七次落榜。因此,胡瑗对科举制度的状况深为忧虑,认为这样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方法根本就无法为国家选择合适的人才。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在他看来,教育的根本就在于为国家发现和培养有用的人才。要为国家培养人才就必须重视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明体达用”的实用型人才。

胡瑗对人才培养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发现、培养和造就人才同国家使用人才的目标紧紧地联系起来。它提出了教育之根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问题。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现行社会制度,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千年前的胡瑗就深蕴其道了。

分斋制

胡瑗受范仲淹邀请在苏州、湖州办中学时,为了实现“明体达用”的教育宗旨,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十分详细的教学法规,创立了一整套全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是“分斋制”。

所谓“分斋制”,就是让学生分科学习,将学校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简单地说,“经义斋”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就好比今天的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即所谓“可任大事者”。因此,它对学生的来源要求较高,学习内容是儒家经典;而“治事斋”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就好比今天的各种专业院校),意在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才人,所谓“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学的是带兵打仗、修堰筑坝、农田水利、算术历法这些实用性知识。这种专长一般多掌握一门就多一样好处,于是“治事斋”的学生主修一门科目,又兼修另一门科目,相当于现代大学里的主修和辅修。

待胡瑗到太学任教后,更是自觉地实施这一教法。他十分细致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依据各人的志趣和特长,分成相应的组互相进行讲习,使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而且,胡瑗还采取问答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评价,学生讲述、思考、讨论。有时是把各小组召集起来,先指定学生讲,教师评价,师生共同归纳出结论;有时又是教师先出题目,人人都来阐述,当场评论;有时还一起议论时事政治,各抒己见,最后统一认识。这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校里人人乐学,学生们学有成效。

胡瑗采取的这种“分斋制”的教学制度相当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了许多各有专长的人才。学生中有擅长经义的,如顾临对于训诂的研究,朱临和翁仲通对于《春秋》的研究,以及杜汝霖对于《易》的研究;有善于政事的,如范纯仁、钱公辅、江致一;有以兵战为特长的,如苗授、卢秉;有的擅长文学,如滕元发、林晟;有的擅长古乐钟律,如欧阳发,等等。

“分斋制”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四方有志读书做事的学子纷纷到胡瑗主持的学校来求学。这种先进的教育制度不仅在北宋时期就直接影响了中央官学;北宋以后,历朝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中央官学,也大都沿袭。

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胡瑗的“分斋制”教育制度,第一次在同一学校里分设多种科目,把民、兵、水利、算历等实用学科和自然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破天荒地与儒家经典取得了同等的地位;并且,开了主修和辅修制度的先河,这是具有相当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现代大学制度虽然是引用欧美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不就是胡瑗“分斋制”的传承么?

体美并举,注重实践

胡瑗精通音律,在宋仁宗时期就曾因为参与确定雅乐声律、制作钟磬的工作取得宋仁宗的欣赏。因为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从音乐中获益的亲身体会,他在教学中非常注意音乐教育,注意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就是他的高徒,跟着胡瑗专攻音乐,最终卓然成家。其他学生在胡瑗的带领下也都精通音律。在后人收纳整理关于胡瑗的教育文献《安定学案》中有这样的记载:驻足胡瑗的学舍外,舍里传来响彻天空的琴瑟歌诗声,路人们常常听得如痴如醉。每当各种考试之后,胡瑗就带领学生在太学里的“首善堂”且歌且吟,直到夜里人们才纷纷散去。

中国讲究“学海无涯苦作舟”,莘莘学子枯坐案头苦苦用功。胡瑗却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学生有个强壮的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治理国家。在北宋学者邵伯温所撰的《邵氏闻见录》中记载了胡瑗的建议:吃饱后不要久坐在案头,而要活动筋骨,这样才能身体健康。

胡瑗提倡的体育、音乐教育,超越了功利性,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极富光彩的一笔。

除了书本教育,胡瑗还组织学生到野外、到各地游历名山大川,以开拓胸襟视野,让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统一。他认为:学者只守着一方土地,只能狭隘而孤陋寡闻。一定要游遍四方,多看看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有益于自己的学习。因此他反对闭户读书,曾亲率诸弟子四处巡游。让学生接触实践、了解社会,让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他培养出“明体达用”治世之才的教育目的。

人格感化《宋史·胡瑗传》称:胡瑗的学生,不管聪明还是愚钝,也不论才能如何,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很类似,大家不用询问就可以知道他们是胡瑗的弟子。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和胡瑗的人格感化分不开。

胡瑗以身为先,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行止。即使是大热天,他也必定是终日穿着公服坐在堂上会见诸生,行严师弟子之礼。正因为自己端正,所以当胡瑗发现学生行止有亏时,就能理直气壮、正气迫人。胡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于是有了“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效果。在《安定学案》中就记录着胡瑗纠正学生行止的事情。他的弟子徐积在初次见到胡瑗的时候就被胡瑗喝止:“头立正直了!”后来徐积回忆起此事,感叹自己得了老师一个“正”字,受用终身。

在严格规范学生的同时,胡瑗也有和蔼的一面。他和学生相处时,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地接受道德礼仪规范。他的高徒,后世公认的“理学大家”程颐这样评价道:“凡从安定先生学者,其醇厚和易之气,一望可知。”

正是胡瑗这种正人正己的教学态度,感化了学生人格,让学生既能自觉遵守学校规矩,又能勤奋努力进德修业,同时还养成了优良的学风。

穿越千年的成就

胡瑗的这些教育宗旨、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千年来被后人一再沿用,甚至直到今日仍有实用价值,不由得让后人赞叹,也让后人称奇。

有学者在研究中西方文化时曾提出:西方文化注重承上启下,传承过程严谨,几乎没有超越时代的事件发生。而中国文化因注重从自然获取灵感,所以总有一些不符合时代的超前思想者出现。

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说,胡瑗就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前行者。让我们一起铭记他的教育成就,记住“明体达用”,记住“分斋制”,记住他传奇的一生吧。

编辑王慧

猜你喜欢

人才学校教育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毛遂自荐
教育教学
为国家选人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