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2012-04-09石崛

海南医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静脉护理人员护理

石崛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梧州543002)

20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石崛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梧州543002)

目的总结老年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老年严重多发性伤患者痊愈10例,致残6例,死亡4例,其中死亡失血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脓毒血症各1例。结论合理的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严重多发伤;急救;老年人;护理

多发伤是指由同一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其中创伤程度评分(AIS90-ISS)>16分者即为严重多发伤[1]。严重多发伤病势发展急,致残及致死率高,是急诊医学的一大难点。我们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对20例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配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65~78岁,平均(67.5±5.5)岁;就诊时间为致伤后20 min~8 h;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跌伤4例,刀伤及挤压伤各2例;损伤部位: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损伤部位,其中以颅脑外伤为主9例,胸外伤为主6例,腹部伤为主3例,脊柱四肢及骨盆骨折为主2例;损伤严重程度:按AIS90-ISS法[1]评分为16~70分,平均(35±10.5)分;患者伤前合并症:合并高血压7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各2例。

1.2 治疗方法20例紧急抢救,其中实行气管插管术10例,实行气管切开术4例,实行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例,实行呼吸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2例。

2 结果

20例中,痊愈10例,致残6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0%(4/20);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脓毒血症各1例。

3 护理体会

3.1 提高急救反应严重多发伤具有损伤部位较多、伤势重、病情变化快及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等特点,而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及耐受力低等因素,使其致死率更高,需要紧急处理。创伤后60 min是抢救最佳时机,任何拖延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2-3]。本组资料中,患者均在受伤后20 min~8 h内即送来医院就诊,其中多数在受伤后1 h内就诊。经积极抗休克及手术抢救处理后,治愈16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0%。可见,医护人员提高急救反应,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是提高老年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3.2 加强伤情评估及诊断配合积极配合医生对疾病进行评估及诊断是急诊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在医生实施伤情评估及早期诊断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及脉搏等测量工作,解开患者衣裤以暴露检查部位,但注意给患者保暖以避免体温过低[4];妥善备好检查所需的各种器械及急救物品,检测生命体征,做好胸腔及腹腔穿刺准备。本组行胸腔穿刺6例,腹腔穿刺3例。此外,还应做好B超检查、血常规检查等诊断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以避免漏诊或误诊。当然,对于危重老年患者,应遵循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或诊断与伤情评估同时进行的处理原则,同时须禁做病情不允许的相关检查[4]。

3.3 急救护理干预措施

3.3.1 维持气道通畅,充分吸氧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尤其是伴颅脑或胸外伤患者,常常因舌后坠、痰液或血液等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首先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异物以保持其气流通畅,同时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以改善其组织血氧含量,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3.3.2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本病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由于大量失血,有效血容量严重不足,加之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使其血液循环障碍更为明显。因此,患者入院后应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遵照医嘱,采用静脉套管针上肢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在30 min内输注1 000 ml左右的平衡液以达到扩容目的;若穿刺困难,则应考虑静脉切开置管输液。值得注意的是,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应合理控制以避免因循环负荷加重而引发脑水肿及心肺衰竭[5]。若对输液后血压仍不回升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配血准备,常规采集血液本供交叉配血、生化检测及肝肾功能化验,察看开放性伤口出血情况。

3.3.3 控制活动性出血抢救过程中,对开放性骨折或活动性出血患者夹板固定及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及胸带加压包扎法对以胸部伤口为主合并气胸者的止血效果较好,而对以腹部伤口合并腹腔内容物外露患者,则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包扎止血。若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气压止血带。

3.3.4 术前准备手术是抢救的关键手段,多数患者都需及时手术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术前做好皮试、备皮、留置导管及血气分析等术前准备工作以保证手术能及时顺利开展。

3.4 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1)呼吸状况: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口腔护理,观察其呼吸频率,动态监测其血氧饱和度,根据呼吸状况调整吸氧浓度;(2)动态监测脉搏、心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做到每30 min测量一次,并配合医生做好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3)神志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及瞳孔变化,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明显者,提示可能有颅内血肿;失代偿期患者多为意识模糊,甚至表现为昏迷;以颅脑伤为主者,应特别重视其意识变化,动态监测颅内压以可了解病情进展;(4)引流液的观察及护理:护理人员应观察胸腔引流管、胃管及导尿管是否通畅,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流量均应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老年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护理要求快速、准确及有效。护理人员应提高急救反应,做好气道通畅、有效循环血量、引流管通畅及术前准备等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伤情并能做出应急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老年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其致残率和病例率。

[1]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2]骆新华.严重多发性创伤102例的急救护理[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2):1152-1153.

[3]聂鹏,聂国英,李艳红.群体创伤院内护理急救的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9-10.

[4]聂明明,华积德.严重多发伤的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 12(9):647-648.

[5]李凤华.严重多发伤256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 (18):113-114.

R473.6

B

1003—6350(2012)11—14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1.061

2011-12-27)

石崛(1971—),女,广西梧州市人,主管护师,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静脉护理人员护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