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2012-04-09陆柳雪韦慧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士护理人员

陆柳雪 韦慧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认识需求也不断提高。医院健康教育也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服务转变[1]。健康教育不仅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医患关系也能得到改善,所以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对医院来说至关重要。护士作为服务者,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2]。而基层医院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健康教育的成效甚微。笔者在基层医院对口帮扶,通过更新观念和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及编写健康教育资料等多种途径来提升基层医院的健康教育水平,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基层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1 管理者及护理人员观念没有完全转变 健康教育是一项总体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3]。基层医院部分管理者观念和知识更新不够,对经费的投入不足,护理人员的配备不够,使健康教育成效不佳,部分护理人员观念还未改变,在履行教育职责上缺乏主动服务意识[4]。这些问题制约着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知识技能缺乏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基层患者不断增多,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多,临床护士配备不足,护士常常超负荷工作。有51.6%的护士认为影响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因素是没有时间[5]。护士工作时主要是忙于各种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常在治疗护理间隙进行,教育时间严重不足,所以护士只能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宣教,患者收效甚微。基层医院的护士目前仍以中专毕业为主,约占70%,加上大多数护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与患者沟通技巧欠佳,难以做到主动地、有价值的健康教育,而患者最需要的健康教育则无法彻底实现。

1.3 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单调,针对性不强 在实施健康教育中,仅采用单一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感到单调和枯燥乏味,不能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从而降低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积极性[6]。而基层医院因经费问题,没有任何健康教育资料,一般就采用口头、示范方式进行宣教,教育方法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少形式多样的方式,难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也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健康教育就难显成效。

1.4 教育内容局限,教材短缺 目前基层医院为护士提供的健康教育书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所能借鉴的一些健康教育书籍可操作性不强,健康教育资料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需求,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时都是千篇一律,未能做到因人施教,缺乏个体化。

1.5 患者个体差异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当地农民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留守的大都是老人、儿童。基层医院来就诊的患者中,当地老人、儿童占绝大部分,他们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比较贫困,受教育机会相对较少。林翠芬[7]调查显示,基层医院外科患者60%来自乡下农民,初中以下学历占73.5%,文盲占7.1%,而且60岁以上的患者占有相当部分。他们健康意识淡薄、自我保健能力和防护能力低下、民族语言与汉语言沟通交流困难、信息来源少、理解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造成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的成效甚微。

1.6 管理上缺少监督和效果评价 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后缺乏对患者的知晓率、满意度等方面给予及时的评价,这跟护理管理者缺少监督有关。

2 提升基层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更新观念和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明确职责 更新护理观念,护理人员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意识;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采取护士管床管患者的管理模式,每个护理人员分管一定的病床,负责所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使其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通过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模式,明确了健康教育是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护士对患者教育有明确的标准。护士主动了解患者需要,并灵活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为患者提供教育,保证了教育的有效性。

2.2 争取医院管理层支持,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配备 争取医院管理层的支持,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按照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护士与床位比为0.4∶1,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实施基层医院一直未能实现这个目标。从2010年卫生部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大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适当增加了护士的比例,使其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向着“优质工程”三满意(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前进。

2.3 提供多样的健康教育资料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我院组织科室护士、护士长根据科室病种、患者的需求、基层医院的特点修订了健康教育疾病指南,该指南以表格的形式把患者从入院第1 d到出院,每天教育的内容、教育要点说明都详细列出,使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针对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制作了本地方言的疾病健康教育的宣传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健康教育画册,画册图片采用正错对比的形式,简单扼要提出重点信息和健康行为。还分别编制了各专科患者教育的宣传单张,并制定了护士健康教育流程,指导护士对住院患者的治疗、用药、心理、康复等提供规范化的宣教服务,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2.4 护士培训多样化,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为了提升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护士的不同情况,采取各种讲座、培训班、外出短期学习、上级医院进修、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培训,开拓了护士的思路,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得到提高、专科理论水平得到加强,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2.5 建立符合基层医院的健康教育模式 根据基层医院的特点,应寻求既经济又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符合当地农民知识水平较低、语言交流困难或障碍、理解能力不同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之路,以更好的落实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我院在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方面大力创新,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即教育要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人而异。我们采取了同一方言同一病种的患者尽量安排同一病室收治,每天定时播放本地方言的教育宣传片;以实景的画册对患者进行动作示范和讲解。还开展了病友沙龙会、健康教育馆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内容上,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设计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安排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如入院后第1 d、第2 d、第3 d直至出院的活动、饮食、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康复功能锻炼计划等,所有项目具有可操作性。

2.6 建立有效的质控体系 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教育质量考评指标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部、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健康教育效果及时进行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保持在93%以上,患者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手段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已经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体系,具有人员专业化、模式规范化、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方法个体化、评价标准化的特点。我国医院系统化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在完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和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制订适宜民族地区的健康教育资料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和实现。

[1]张媛媛.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J].天津护理,2008,16(6):366.

[2]卢西爱.基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111 -112.

[3]安继奋,张焕莲.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0,5(4):90.

[4]潘银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1):54 -55.

[5]曹渺平.提升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路径[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244.

[6]祁 燕.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3):316.

[7]林翠芬.基层医院外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2002,24(2):292.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