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2-04-09王定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血肿腰椎骨折

王定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越来越多。由于胸腰段是人体脊柱生理弯曲的移行部位,亦是应力集中部位,此处易致骨折,据统计,胸腰椎骨折占全身骨折3%~5%[1]。胸腰椎骨折并发腹胀率为40%~88%[2],特别胸12、腰1骨折腹胀更为明显,重者可使膈肌上升导致呼吸困难,更有甚者可使下腔静脉受压,造成血栓,危及生命。因此,精心的护理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伤残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3]。我科对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了积极的预防腹胀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1 月~2007年9月我科共收治高处坠落伤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85例,其中男58例,女27例。年龄18~71岁,平均41.6岁。胸椎骨折24例,腰椎骨折36例,胸腰椎同时骨折25例。手术治疗69例,保守治疗16例。入选标准:(1)受伤史:1~5 h。(2)意识清醒。(3)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50%以上,无腹腔脏器损伤。(4)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5)受伤前无长期腹胀病史。(6)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胀。

2 腹胀原因分析

2.1 腹膜后血肿 大量的交感神经分布于椎管内外,胸腰椎骨折患者,早期因骨折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腹膜后血肿,刺激交感神经或由于交感神经休克而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发生腹胀。

2.2 角色改变 骨折患者多因突发事件引起,情况变化较大,瞬间改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易出现焦虑、紧张甚至忧郁、悲观的情绪,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角色缺失、角色冲突、角色减退或角色异常,机体高级活动中枢受刺激,导致机体神经和内分泌紊乱而加重腹胀。亦可使患者消化功能减弱,产生过多胃酸,导致腹胀。

2.3 饮食因素 伤后患者情绪低落,食欲低下,进食量少,可致患者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症状,表现为腹胀、肠麻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患者以减少进食量来减少排便次数,食物残渣相对减少,故大便量也较少而致腹胀,或进食过于精细低纤维、高蛋白的食物,不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而致便秘及腹胀。部分患者于术后肛门未排气、胃肠道功能未恢复情况下过早进食,尤其进食豆制品等易产气食物,更易导致腹胀。

2.4 正常生活规律改变 因疼痛及治疗要求,患者需绝对卧硬板床,活动量明显减少,以及在病床上使用便器等,胃肠蠕动相对减弱,排便反射受抑制而导致腹胀。

2.5 麻醉及手术方法的影响 术中、术后因麻醉药物的作用,肠蠕动减弱,易造成腹胀;术后镇痛泵的应用,虽减轻了患者的伤口疼痛,但增加了患者静卧及睡眠时间,患者肠蠕动减弱,从而引起腹胀的发生。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中手术操作的牵拉、压迫会刺激消化管壁神经丛,进而造成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且经前路或侧方入路手术都需推开腹膜,造成腹膜后血肿形成的可能,导致腹胀发生。

3 护理对策

3.1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若患者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应嘱其戒烟、戒酒,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分析腹胀原因,询问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等,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护患工作,积极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

3.2 建立正确饮食指导 入院后24~48 h之内,暂禁食、禁饮,待肛门排气后,指导患者饮少量温开水,观察患者无腹胀、腹痛症状,嘱其进清淡、易消化、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亦可进食如蜂蜜等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减轻胃肠道负担。少食含酸性水果,如柿子、苹果,因其可吸收大肠里面的水分,易导致便秘。忌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嘱患者勿饮用碳酸饮料、嚼口香糖等,勿过急进食或使用吸管,以免胃内进入过多气体,导致腹胀[4]。同时嘱患者勿进食易产气食物,如土豆、豆制品、胡萝卜、牛奶等。本组有4例患者,骨折后过早进食高蛋白、高淀粉类食物发生腹胀,经暂禁食1~2 d后腹胀消失。

3.3 预防性护理 入院后协助并指导家属行腹部按摩,日间每2~3 h 1次,每次5~10 min,夜间入睡前或餐后1 h可进行1次。按摩时以肚脐为中心,四指并拢,掌心紧贴,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按摩,且给予腹部适当压力,按摩力度由轻渐重,速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一旦出现腹胀需随时按摩。经腹部B超检查,确认无内脏损伤,指导家属尽早行腹部湿热敷,预防腹胀,注意将湿毛巾装入塑料袋中,避免浸湿大单被褥。

3.4 早期活动 在病情许可下,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道蠕动,降低腹胀的发生可能性,如指导患者行肩部旋转运动、腹部收缩运动及扩胸运动等,且可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5 体位护理 定时翻身可促进胃肠道蠕动,翻身时保持患者肩、腰、髋于同一水平线,以免造成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调整卧姿,患者仰卧床上,于骨折脊椎平面垫10~20 cm厚软枕,侧卧时背部亦应靠长垫,保持正确姿势,防止脊椎扭曲8~10周,有利于复位,又可减轻腹膜后血肿的压迫[5]。

3.6 排便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之尽快适应卧位排便,并及时与患者交流,告知有便意时及时排便,不可刻意抑制,以免发生便秘。用成人尿布湿取代传统便盆接大便,减轻骨折断端的受力。若便秘时间较长易出现粪石嵌顿,需特别注意检查乙状结肠有无粪结石。对大便困难者,采用开塞露塞肛或用肛管插入直肠7~10 cm注射液体石蜡油20~40 ml后,用毛巾适当垫高臀部使药物达到直肠深部,有利于排便。必要时予以人工掏便,为避免损伤肠黏膜,掏便时动作应轻柔。

3.7 及时治疗 生理情况下,肠壁血管吸收腹腔内大部分气体,而后由肺部排出,胸腰椎骨折后,肠系膜交感神经受不同程度的腹后壁血肿刺激,进而影响气体吸收,导致腹胀。故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减少或消除腹后壁血肿,本组15例患者出现严重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请普外科医师会诊,诊断为肠梗阻,予以禁食、禁饮,大黄水灌肠,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等,肛门排气排便,腹痛、腹胀症状减轻。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伤所致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亦越来越多,如何合理处理其并发症值得广泛的讨论和探索。腹胀虽不是胸腰椎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但一旦发生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腹胀时可使横膈膜上升,造成呼吸困难进而影响心肺功能,有时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甚至超过原发疾病。故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腹胀未发生之前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如密切观察病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监测电解质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及尽快建立排便习惯,在腹胀发生后及时治疗,综合运用各项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或减少腹胀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谈国明,金荣忠,吴一雄,等.GSS-II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科治疗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4):261-262.

[2]姚菊英,罗凯燕,喻姣花.早期系统化护理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2):24 -26.

[3]张湘君.胸腰椎骨折83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65 -66.

[4]姜明霞.早期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后腹胀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4):30 -31.

[5]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16.

猜你喜欢

血肿腰椎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