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青瓷》之于浮石的意义*

2012-04-09黎靖

关键词:秘色浮石都市人

黎靖

(北京博中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新青瓷》之于浮石的意义*

黎靖

(北京博中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浮石成名作《青瓷》重写版《新青瓷之秘色》和《新青瓷之窑变》中的许多人物,较原作来说是颠覆性的,在这些人身上,体现了更多一些的美好情感和善良人性。原《青瓷》侧重于原生态地、浑沌地、不置可否地表达与展示现代都市人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宣示的是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把人挟裹前行的力量;《新青瓷》则给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设立了不同的谱系,有了对与错、是与非的明确分界,着力表现了现代都市人对美好人性的坚守。

浮石;《青瓷》;《新青瓷》;颠覆性重写

每一个成名的作家在读者的心中,都有一部带有他明显记号的作品,譬如王跃文的《国画》,再譬如浮石的《青瓷》。[1]这种品牌记忆对于他们来说,既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我就听过不少人说,《青瓷》在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已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即便是浮石自己也很难。所以,当他的这两部新作,《新青瓷之秘色》和《新青瓷之窑变》面世时,[2-3]我在惊讶之余,也是有所担忧的。

惊讶的是,浮石不但是想要超越自己所创造的经典,而且是通过这种推倒重来的方式。担忧的是,这样做的难度很大,成功的概率很小。说白了,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名家名作的修订版、图文版、点评版……但没有见过浮石这样举重若重、甘愿花上6年大好时光打磨的重写版,这实在是与商人出身的浮石珠缁必较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不符。

重写,或者是对自己的否定,或者是因为对作品无与伦比的驾驭能力,已经到了武侠小说中常说的那种“心中有剑,一切皆可为剑”的地步。前者需要勇气,后者需要强大的自信。

也许浮石写这两部《新青瓷》的初衷是被逼无奈,因为审查的严格,以他原作《青瓷》来拍摄电视剧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他不得不改弦易张,重起炉灶。可正是这种逼迫反而激发了他深不可测的创作潜力和澎湃的创作激情。在阅读完他的这两部《新青瓷》后,我的担忧已经全部变成了佩服。我必须承认,他是成功的,他为自己又竖立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浮石原《青瓷》算是一种本色写作,多少沾了他亲身经历的那些坎坷的光的话,那么这两部《新青瓷》已经使他从“偶像派”迅速成为了“演技派”或“实力派”。在经历了出狱、成名后的起伏、沉淀之后,浮石的小说不再是去血淋淋地揭露人性的伤疤,去激愤地展现各种龌龊的关系交易,不再像以前某些评论批评的那样“赤裸裸地教男人们或女人们去学坏”,而是变得更加从容、圆通,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凤凰涅槃之后的人性光辉。

两部《新青瓷》,洋洋70余万字,给我们构建了一个更为庞大、复杂的关系网络和情感世界。浮石仍然在给我们讲他的“中国式关系学”,官商关系、男女关系,各种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只是不再像原来那样语调平缓、声色不露,而是更加乐意展示他的十八般武艺,以使情节更为精彩、刺激、悬念十足,以使故事发展的脉络更加跌宕起伏、层次丰富,以使人物更加形象丰满、价值多元。是的,《新青瓷》中的许多人物较原《青瓷》来说是颠覆性的,具有更多一些美好的情感和善良的人性。如果说原《青瓷》侧重于原生态地、浑沌地、不置可否地表达与展示现代都市人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展示的是社会中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把人挟裹前行的力量,表现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在现实社会中的挣扎与沉沦的话,到了《新青瓷》,则给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设立了不同的谱系,有了对与错、是与非的明确分界,浮石着力表现的是他们的坚守。

是的,在每一个的内心,善与恶、美与丑、法与理、欲望与理智、恐惧与贪婪、升华与沉沦、天使与恶魔,不仅真实地存在着,而且无时不刻不在纠缠着、博弈着,尽管身受诱惑,也曾误入歧途,甚至于不得不顺从于骨感的现实,但是,他们仍然可以自我救赎,所谓人间正道是苍桑。《新青瓷》的地气接得如此之丰厚与饱满,以至读者无不感受到被强烈的生活气息所挟裹,从而关照自己的生活。至少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全新的、充满挑战的、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鲜见的灵魂的对话与洗礼。我会不由自主地拿现在的张仲平跟过去的张仲平,现在的曾真与过去的曾真做比较,我更会经常混淆了自己与书中人物的界限,跟随着浮石一起体验和思考着丰富多彩的别样人生。我不得不承认,浮石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以及生活轨迹的不可把控。无论书中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在利益驱动、规则模糊、道德失灵的当下,人的好或者坏都是相对的,随时都有可能转化。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你也许知道你要什么,你为之努力、奋斗、拚博、殚精竭虑,可你得到的未必就是什么。你种下的是龙蛋完全可能收获的只是跳蚤。反过来说,你的坚守也可能守得云开日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青瓷》还是官场文学与财经小说,但因为浮石敢于直面浑沌的人性,因而轻松地超越了为官为财的术道之争,使他的小说同时具备了一种清新而浑沌的力量,必将成为文学界令人振奋的气象。

或许会有很多读者并不同意我的意见,浮石的小说从来就不缺乏争议性。“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心中,或许对浮石的小说也有一千种意见。这恰恰是浮石小说的魅力所在。但我可以保证,不管你从浮石的小说中体会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都将是一笔受益终生的财富。

[1]浮石.青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浮石.新青瓷之秘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12.

[3]浮石.新青瓷之窑变[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12.

Significance of New Celadon on Fushi

LI Jing
(Beijing Bozhongyang Culture Development Ltd.Co.Beijing 100029,China)

Many characters in the rewritten famous version of the New Celadon Secret and Kiln Transformation of New Celadon by Fushi,which shows much subversion than the original version,reflected many happy feelings and kind-hearted humanity.The original Celadon shows how the modern city people grab power and money and find lovers by focusing on the ecology and chaos,and proclaims latent rules publicly.The New Celadon is going to set up different lineages on how to search career and fortune,find lovers,having definite boundaries to right and wrong,the pros and cons and focusing on adherence on kind-hearted humanity to the modern city people.

Fushi;Celadon;New Celadon;subversion of rewriting

I207.425

A

1674-117X(2012)04-0037-02

10.3969/j.issn.1674-117X.2012.04.007

2012-03-20

黎靖(1975-),男,湖南邵阳人,北京博中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辑,主要从事当代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黄声波

猜你喜欢

秘色浮石都市人
Kiss and Ride
漂浮的“石头岛”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清单
“揭秘”秘色瓷 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说起
爱自己 你做到了吗
《向北方》中的压抑空间及都市人困境表征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秘色瓷文化品牌打造对策研究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水墨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