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12-04-08李娜

飞天 2012年4期
关键词:普查文化遗产物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交通的拓展和延伸、全球经济经济一体化的趋向、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徙以及旅游业的持续高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危机。

河南是我国音乐文化资源大省,然而,随着时势的变迁和时代的转移,河南音乐遗产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也越来越被忽视、冷落,日益成为消失的文明。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就文化生态、文化自觉以及文化普查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深入推进我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规范环境,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社会环境和人文规范环境构成。文化生态是指各地区各民族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生活,这个文化生活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文化生态保护所要保护的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她既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既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又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不但是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人类的居住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空间,带有鲜明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民族特性。

作为意识形态的音乐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音乐文化,每一种音乐文化都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以豫南音乐文化来说,其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一,每年腊月到二月期间,各种民俗表演活动比较集中。其二,山歌如海。打柴唱“柴歌”,插秧唱“秧歌。”第三,节日文化多彩多姿,风格别具特色。如过年重视除夕的年饭,正月十五夜晚要为已逝先人送灯(也称“送亮”)等。

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许多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文化的生成与传承是一个动态相互联系的过程,因此,要保护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就要保护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普查、建档与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浩大的文化工程,它不仅涉及文化多样性、一个国家的文化权利,而且与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它的保护也是多方面的。面对当前日益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全面普查、建档和研究至为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也指出,各地区要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種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见,文化普查工作对于“非遗”保护作用非同小可。

普查工作是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目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全面有序的展开,也发现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文化遗产。但调查发现,普查工作还有些不足,尤其在采集作品和民俗记述方面不够准确、到位。只有全面而科学的采集文化作品,忠实的记录下各种民俗文化现象,才能保存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从而为我们从民间文化视角研究普通民众的思想和世界观提供可能,为国家制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普查要对现在存活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作品、传承人、历史与现状等,进行全面的调查、采录,然后进行登记、建档,并按照我国统一的编码进行分级建档。

三、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目前正面临着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时代转变,城市的变迁、电子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风格多样、姿态万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赖的土壤消失了,文化生态破坏了,众多的音乐文化遗产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面对此种情况,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文化自觉”,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与异域文化相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在城市改造、日常生活的时尚追求等方面崇洋媚外,摒弃传统。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连同它们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洗劫。可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不仅有利于处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处理本土文化内部隐性与显性文化、历史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作为音乐资源大省的河南,很多民歌之乡、戏曲之乡、歌舞之乡的民间传承人日益减小,诸多优秀的音乐遗产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艺绝。由此可见,唤醒河南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意识,应是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自觉是适应性的调整自身的文化,从而在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求得生存。在面临自然生态不断被破坏的同时,我们的文化生态也在自觉不自觉的被破坏,文化资源在流失、在减少,日益成为消失的文明。难怪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靠全民族的自觉和全社会的自觉,而实现全民族的自觉和全社会的自觉,需要有专家、学者的参与,共同做好普及提高认识工作,是大家真正深刻的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河南民众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制度,完善普查、登记、录音、录像工作,使河南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地保护。

注: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一般招标课题“河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黄淮流域周口为例”(2011B92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娜,河南周口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普查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学习调查要“四会”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