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实践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04-08赵国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综合性创造性动画

赵国栋

(湖南科技学院 新闻传播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各项艺术韵味于大成,融汇包括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众多艺术为一身。目前,动画作品有很多,但是兼具创新性的优秀作品却很少见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动画课程的学习教学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丰富的想象力转变成表现力,摆脱固有思想的束缚,融合特有的文化底蕴创作个性鲜明的文化作品。在这里,就动画实践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 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理活动。需要长期经过知识的储备与积累、思维的联想与升华、甚至多次的挫折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创造性思维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一定要具有新颖性。表现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首创性、开拓性。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二 创造性思维在动画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现有的动画教学体系偏向软件教学,以学懂、学通软件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学生通过软件的学习能够独立的制作一些作品,但是这些作品仅仅是动态的画面,不能赋予其持久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情感色彩,缺少独创性、新颖性和艺术性。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们应该两条腿走路:首先,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技术性传输为思想上技术上同步的创新型教育,把动画创作的每个阶段进一步“精耕细作”,化技术性为艺术性;其次,结合设计性实验的衡量细则,把每一个动画的阶段量化为一个衡量标准,确保每一个阶段的顺利实施;最后,动画的制作阶段也就是综合性实验的衡量评估阶段,教学的成功与否,创造性思维是否成功运用,都在这一阶段体现出来。教师应该把教学要求上升到更高的思维层面,从而为学生的动画创作提供一个较高的思维起点。创建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困和环境。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作灵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一)动画剧本的编写

在这个环节,我们既可以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也可以天南地北的凭空捏造,把我们说喜欢的,关心的故事情节堆在一起,为这个故事设定一个角色和形象,在这个角色的基础上,再把故事情节进行梳理,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动画剧本的创作。在这个剧本里面我们既可以看到学生目前的思维状态,我们还可以把他们说喜欢的这个剧本的思维深度再次的提升一些。这就为后面动画创作的完整性和深入性打好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动画造型环节,我们可以单独绘制诸如:脸型、眼眉、鼻子、嘴唇、耳朵、发型等局部特征,根据角色的需要我们可以组合出许多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还可以进一步把形象符号化,或者加强局部特征,既可以体会动画造型的创作过程,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动画的了解和热爱。

在动作设计环节,根据剧本需要结合角色特点,可以设置出不同的模拟情景,让学生用DV 拍下表演模拟的场面,如欢快的前进,沮丧的走路,伤心的回头等等,总结各种动作特点结合夸张的人物造型等手段,然后绘制出富含角色特征的动作设计画面,以备制作时选用。

(二)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是以探究为载体,构建一种开放性、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实践的教学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所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验的设计,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步骤与方案,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资料整理、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到结果分析的全过程。通过设计性实验的检验,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水平。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开设了一系列设计实验,如“动画剧本编写”、“动画造型”、“动作设计”等。每一个设计性实验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连续性,遵循动画创作的工作流程划分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的。以设计性实验的形式,由指导教师给出实验的题目,要求学生围绕实验主题从查阅资料开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最后用作品成果的形式阐述实验结果。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动画创作的了解,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有很好的促进性作用,通过相连续的几个设计性实验的成功检验对于最终的综合性实验的成功是一种保障性作用。

(三)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兼具一定的研究性。

在综合性实验中,我们按照实验流程和实验目标要求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写出综合实验方案,不仅从理论上对实验内容有所认识,写出详细的剧本及分镜头台本,保证了实验目标的方向性和准确性,统筹了前期方案与后期制作过程的无缝衔接。在剧本写作中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创作过程的感性认识;其次,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管理,把整个实验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把每个阶段再细分成多个目标,保障了整个实验过程的顺利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实验目标的深层次内涵,及时调整分目标是完成实验目的完美体现;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创意思想及实验总结报告,这既是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检验,也是对学生分析、表达能力的合理测评,进一步深化了课堂学习成果,为今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小 结

在实验教改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改革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对传统实验内容进行再认识,做了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进而整合优化,顺应了课堂教学发展的新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在注重保持传统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丰富了教学内涵、提高了教学手段,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全方位、多层次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猜你喜欢

综合性创造性动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