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蓉年谱简编

2012-04-08韩洪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郭嵩焘咸丰清廷

韩洪泉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分院训练部, 上海 200433)

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丙子) 1岁

四月二十三日(5月19日),生于湖南湘乡四十都万宝坪老槠山(今娄底市娄星区茶园镇儒阶冲村)。后取字孟容,号霞仙。

1833年(道光十三年癸已) 18岁

春,与曾国藩订交。

期间,刘蓉在岳麓书院读书。

1836年(道光十六年丙申) 21岁

春,结识郭嵩焘。

夏,与曾国藩、郭嵩焘共聚于长沙近两月,订为莫逆之交。

1838年(道光十八年戊戌) 23岁

与罗泽南订交。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26岁

正月九日,长女出生,后为曾纪泽继室。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壬寅) 27岁

七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是年冬,在致曾国藩的信中感慨“和议之成,令人愤悒”,表达了关心国事、激励朋友之意。

刘蓉有长信《致某官书》,据曾纪泽云“当作于道光辛丑、壬寅年间”,其中对清政府即将爆发的统治危机有深刻预见。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癸卯) 28岁

长子培基出生。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戊申) 33岁

秋,与郭嵩焘会于长沙。不久应郭之邀赴湘潭,与“江右二陈”陈懿叔、陈广旉纵论学术,切磋辩难。九月间,与郭嵩焘、陈懿叔游南岳衡山。

1850年(道光三十年庚戌) 35岁

秋初,与罗泽南、王錱、郭嵩焘会于长沙。

十月,曾国藩作《养晦堂记》,对刘蓉给予高度评价。

1851年(咸丰元年辛亥) 36岁

是年初,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爆发。

四月,补县学生员。刘蓉一直不事科举,力求程朱之学,不愿贬道以求仕,湘乡县令朱孙贻暗中让其父刘振宗督促他就试,遂补县学生员。

1852年(咸丰二年壬子) 37岁

五月二十八日,母亲谭氏去世。

是年七月,太平军进围长沙,湘乡县令朱孙贻调罗泽南、王錱、李续宾兄弟等团练湘勇,刘蓉曾于八月底赶赴县城襄办防堵事宜。

1853年(咸丰三年癸丑) 38岁

二月,入曾国藩幕。

五月七日,请曾国藩作《刘母谭孺人墓志铭》,归家葬母于乐善里苋冲山之阳。

八月,致书江忠源,勉励其忠心国事,建立功业。是月曾国藩自长沙移驻衡州练兵。

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 39岁

一月二十八日,曾国藩率湘军自衡州北上,正式与太平军作战。

二月,再入曾国藩幕,不久因病归家。

六月中旬,再赴曾国藩军中,小弟刘蕃送至长沙。

七月六日,湘军攻克岳州,曾国藩自长沙前往南津港指挥作战,刘蓉在此追随曾国藩停驻累月。

十二月二十五日,曾国藩水师受挫于九江,愤而欲赴敌以死,被罗泽南、刘蓉劝止。

1855年(咸丰五年乙卯) 40岁

三月,因在军日久,亟思归省,适逢郭嵩焘自湖南来南昌,曾国藩因作《会合诗一首赠刘孟容郭伯琛》以留之。

八月上旬,与曾国藩、罗泽南等同游庐山,十六日随罗泽南率军西援武昌。

二十七日,刘蓉与罗泽南等率军西援武汉,自义宁州杭口拔营,开赴湖北通城。

九月六日,与罗泽南率军攻克通城;十四日,攻克崇阳

十月二十一日,与胡林翼、罗泽南等攻克蒲圻。幼弟刘蕃战死于是役,遂扶柩归丧,不再复出。

1856年(咸丰六年丙辰) 41岁

是年春,咸丰谕令刘蓉赴罗泽南军营襄办军务,刘以老父年力衰迈,二弟刘葵多病,侍养无人,不肯复出。

三月八日,罗泽南因负伤不治,死于武昌。四月二十三日归葬故里,刘蓉亲往致奠。

1858年(咸丰八年戊午) 43岁

六月十日,曾国藩奉旨复出,本日自县城起行,刘蓉与郭崑焘、曾纪泽一同送行。至长沙,与左宗棠等共议军事。

七月六日,长女与曾国藩长子曾纪泽订亲,由彭玉麟、唐训方作媒,次年八月完婚。

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 44岁

二月五日,李续宾灵柩南返,刘蓉至其家中祭奠,并作《祭李忠武公文》。

十月十四日,父刘振宗去世。

1860年(咸丰十年庚申) 45岁

自去岁十二月中旬,左宗棠因樊燮事件离开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三次致书刘蓉请其自代,均被刘复信拒绝。左、骆转托胡林翼致书敦请,也被刘蓉坚拒。

五月初三日,胡林翼上敬举贤才力图补救疏,其中称刘蓉“学有本原,志期远大,胆识恩威,能结士心而寄军政”。不久,清廷“谕知骆秉章饬令募勇六千,前赴江浙皖南等省”。

六月二十七日,清廷命骆秉章赴四川督办军务,骆奏调刘蓉随同入蜀。

十一月,刘蓉应聘入骆秉章幕。

十二月,二弟刘葵病逝。

1861年(咸丰十一年辛酉) 46岁

正月二十二日,随骆秉章启程入川。

八月十四日,指挥湘军击败蓝大顺部起义军,解绵州之围,被蓝军呼为“赛诸葛”。

九月十日,因骆秉章奏刘蓉“悉心筹划,动中机宜,故能屡获大胜,立解城围”,被清廷擢升以知府用。十五日,赏三品顶戴,署四川布政使。

十月十三日,因尚未服阙,由骆秉章转奏呈请终制。清廷遂谕令毛震寿暂行兼署四川布政使。

1862年(同治元年壬戌) 47岁

正月十九日,接署四川布政使。

二月十三日,实授四川布政使。

七月二十日,因顺天府尹蒋琦龄上疏清廷请慎名器,认为刘蓉“未免进之过骤”,刘蓉于是日上《沥情乞退疏》。清廷于八月十四日谕令其不必引嫌乞退。

闰八月十六日,自成都赴前线督师,二十一日至军中,起义军惊呼:“赛诸葛又至矣!”二十五日湘军获胜,擒李永和、卯得兴等。

十一月十四日,清廷命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

十二月十四日,请廷谕骆秉章:“叙南军务关系至要,刘蓉谙练戎机,著该督迅遵前旨,饬令出省督剿,以期及早蒇事。”

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 48岁

二月三日,石达开部中旗赖裕新进攻四川冕山,为湘军所败。五日,赖裕新在越隽厅战死,余众由旗帅郑永和统率。

二月八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端王蓝大顺等部及捻军围攻陕西汉中。郑永和部被四川湘军所迫,于三月底进至汉中,与陈得才等会合。

二月二十五日,石达开自云南昭通府米粮坝抢渡金沙江,入四川宁远府,由小路北趋。二十七日,进至越隽紫打地。因大渡河、松林河陡涨,不得渡。

四月二十七日,石达开在越隽洗马姑降于清军,六月二十二日被处死。刘蓉在致曾国荃书信中,对达开自降至死期间视死如归的精神极为肯定。

七月二日,授为陕西巡抚,督办汉中军务。因汉中被围日久,清廷屡次催令刘蓉迅速率军赴陕。

八月十二日,自成都出发前往汉中督师,二十七日抵巴州,汉中已于二十日失陷。

十月,移屯广元,募勇调军,筹措饷需,谋划三路进军。

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 49岁

正月三日,汉中太平军三路东下赴援天京。

正月十一日,督率萧庆高、何胜必诸军收复汉中,又相继收复城固、洋县等地,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四月一日,到达西安省城。三日,接陕西巡抚篆。

四月十四日,太平军梁成富部自郧西回陕西,与云南起义军蔡昌荣部会合。

五月六日,清廷任命杨岳斌为陕甘总督。是月上旬,梁成富、蔡昌荣、郑永和等部逼近西安,旋西走。二十日,刘蓉自西安赴前线,指挥各军进剿。

八月一日,梁成富等为湘军萧庆高等所败,西走略阳,十八日占领阶州。

八月二十三日,因疾病缠身返回西安,二十九日上奏因病恳请开缺调理,清廷不准,仅赏假两月调理。

十一月十二日,上奏参劾陕西省道府州县各级庸劣官员,清廷依奏分别给以革降勒休处分。同日,因疾病未愈,上奏再请赏假一月。

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 50岁

三月十六日,清廷因蔡寿祺参劾刘蓉与薛焕“挟重赀而内膺重任,善夤缘而外任封疆”,于本日谕令二人“据实明白回奏”。

四月二日,上《明白回奏恳赐查办疏》、《陈蔡寿祺挟嫌构陷疏》,对一生出处本末及蔡寿祺因私诬告等情况详细陈述,并称“乞圣主天恩,悯臣孤危,放归田里,俾遂还山之愿,长为击壤之民”,词意激昂,气节凛然。

同日,甘肃提督陶茂林部副将高文义因索欠饷,率众六七千人哗变,溃勇进入陕西,刘蓉剿抚兼施,逐步平息兵变。

四月二十三日,清廷在上谕中批评刘蓉《明白回奏恳赐查办疏》中“有请放归田里等语,词气失平,殊属非是”,强调“黜陟进退,朝廷自有权衡,非臣下所能自便,刘蓉所请,著毋庸议”。

五月十三日,湘军将领胡中和、萧庆高等攻克阶州,擒梁成富,斩蔡昌荣。

六月十六日,因伊犁参赞大臣联捷参劾陕西布政使林寿图并涉及刘蓉,御史陈廷经参劾刘蓉“疏奏失体,漏泄密保”,清廷命令瑞常、罗淳衍严密查询。

八月二日,清廷以刘蓉明白回奏疏中词气失欠平,降一级调用,擢四川按察使赵长龄为陕西巡抚。陕西省士绅闻讯后众议纷纷,候选道雷致福等分赴陕甘总督杨岳斌、陕西学政仲宝华等处具呈乞留。

八月十八日,固原提督雷正绾部胡大贵等叛变,东走陕西。刘蓉派兵防堵,并致信雷正绾晓以利害,兵变渐次平定。

十月二十日,清廷因杨岳斌奏称民情爱戴,瑞常、罗淳衍等奏称办理军务有胆有识,谕令刘蓉着仍带革职留任处分署理陕西巡抚。

1866年(同治五年丙寅) 51岁

二月七日,清廷谕令刘蓉妥善处理陕西省西安、城固两地归还法国教堂一事。

四月四日,提督谭玉龙部在陇州哗变,东走西安,刘蓉派员妥为安抚。

四月十八日,自西安赴泾州,指挥对回军作战。

五月四日,回西安省城。

七月九日,因患病日深、难期痊愈,奏请开缺回籍调理。

八月二日,因病解职,清廷调安徽巡抚乔松年为陕西巡抚,同时命刘蓉暂留陕西办理军务。

十七日,杨岳斌因病解职,清廷调闽浙总督左宗棠为陕甘总督。

九月十三日,捻军在河南杞县分为两支: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东北走,是为东捻;梁王张宗禹、淮王邱远才等西南走,是为西捻。

九月二十六日,西捻军由河南陕州西走阌乡。刘蓉闻讯,调彭体道带兵三营扼守潼关,何胜必、黄加焜往洛南,刘原基驻蓝田。

十月八日,清廷谕令刘蓉在乔松年到陕后“仍当会商防剿,或出省扼要驻扎,不得遽行抽身引退,倘新旧交替之际,稍有疏虞,仍惟刘蓉是问”。

本月下旬,致书曾国藩,对曾氏不派鲍超援陕表示不满。

十一月七日,上《筹办陕省教堂议立条约疏》,对西方传教士及其传教活动防范颇严。

十一月十日,交卸陕西巡抚任,遵旨与乔松年会办军务。此后清廷屡次催令刘蓉出省城指挥对捻军作战。

十一月二十八日,张宗禹率西捻军进至自渭南进至灞桥,逼近西安省城。

十二月十六日,清廷在上谕中严厉批评刘蓉:“高卧省城,养贼自重,以致军无统率,任贼纷窜,不知是何居心。”

十二月十八日,西捻军大败湘军于西安城东之灞桥,进围西安。

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奏汇报灞桥之败情形,并参劾乔松年诸多掣肘、贪利徇私等情。

十二月三十日,清廷谕令着即革职回籍。

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 52岁

二月十日,自陕西启行归里。行前曾致信左宗棠,陈述对西北军事的建议。

四月八日,返籍途中过洞庭湖,函招郭嵩焘、吴敏树、罗汝怀等同游君山,写有《游君山记》。

归里后,“增营轩馆,稍葺亭台”,名为“遂初园”,并作《遂初园记》以明其志。又作玩易阁、绎礼堂、迎薰馆、修篁寮、天游台等,皆有文以记之。

1870年(同治九年庚午) 55岁

春,复书李瀚章,述及湖南秘密结社活动情形。

秋,两次复书湘乡县令温圻,反映了对湘中“伏莽窃发,将成大乱”的深切忧虑。

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 57岁

二月四日,曾国藩卒。刘蓉闻讯悲恸,作《哭曾涤生太傅十二首》、《曾太傅挽歌百首》,情深意切,且颇具史料价值。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 58岁

十月一日,病逝于湘乡家中。

1874年(同治十三年甲戌)

二月,葬于白竹山之原(今湖南湘乡栗山镇白竹村境内)。

注释:

①主要依据《刘蓉集》、陆宝千《刘蓉年谱》,并参照《曾国藩全集》、《郭嵩焘年谱》、《郭嵩焘日记》、《曾纪泽遗集》等作以考订。由于刘蓉生平史料的稀缺,许多史迹仅能考订到季或月,故一律援用农历纪月纪日,以力求避免时间转换中的误差。有些史迹,如刘蓉与曾国藩订交的时间可以推断为1833年春(《曾国藩年谱》记为1836年,当误),但订交的地点究竟是朱氏学舍还是岳麓书院,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订,本文中对这类情形采取了求同避异的办法,如前者简略记为“春,与曾国藩订交”。

猜你喜欢

郭嵩焘咸丰清廷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内在理路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定识人间有此人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省思与超越——新世纪以来郭嵩焘研究回顾与展望
咸丰妙解写错字
科学谋划 精准扶贫——“咸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履职尽责铸造咸丰“人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