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哲学思想探析
2012-04-08李磊
李 磊
(长沙学院 法学与公共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003)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①,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光辉。讲话针对当今大家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认识与实践、坚持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等方面给予了系统的回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哲学内涵,对解决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科学发展的诸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从理论与实践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看,先有实践,后有理论,正确的理论是对实践真实的反映与提升。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方向劈浪前行,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进行了系统的回答,从而把一个改革开放生机无限的中国顺利地带进了21世纪。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不能承受经济社会粗放式发展的需要;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项改革不够协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东、中、西经济发展呈明显的梯状分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理论,要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实践所需要的先进理论。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2]9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并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新的历史性课题,在系统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库,为我国实现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科学跨越提供了长期的战略指导,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二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应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还是把它当做我们行动的指南?这一直是我们重要的一个经验教训,在这方面过去也犯过一些错误,主要是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党之所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偏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当时还没有全面介绍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停留在不完善的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党之所以多次陷入到错误路线的漩涡当中,与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分不开。毛泽东在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要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但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理论体系,而不能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实事求是地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历史实际的结合,取得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巨大进步。从这些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品质。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2]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发展之中,对现实事物的理解应从运动、发展的观点来进行考虑。世界上不存在永居不变的东西,运动和变化是事物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它以一种先进的理论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原因就在于其理论诞生的基础是对当时新的社会实践进行了科学而抽象的理论概括,回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能够以燎原之势在世界各地发展开来。马克思注重对新实践的概括,重视在对新实践进行概括时的理论基点。马克思认为,人类一切优秀的成果都应该根据实践的需要而有针对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这样站在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社会需要和实践的要求为现实创新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开放性、包容性、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蕴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部分内容也随着时代主题与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历久弥新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程来看,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根据实践新的发展和社会的新的需求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其次,我们从实践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来看,实践在本质上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现时性,因而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已有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并超越前人的实践活动,这种限定中的超越是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从实践活动所包括的两种活动来看,第一个活动是客体主体化,实践主体根据客体活动的基本规律并依照人的主观需求对客体运动的特点进行主观能动地反映,即我们常说的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客体主体化的内容和进程,一个是人的主观需要,一个是人认识客体运动特点的能力。人的主观需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不同的内容,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性和个体差异性,因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主体认识客体的能力也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这两个因素都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个活动是主体客体化,即主体通过一定的媒介把自己对客体和反映自己需要的认识外化到实践活动中去,使主体见之于客体。主体客体化同样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不同,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都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实践活动也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实践不停止,理论的发展也就不会停止,实事求是的精髓就是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着的理论来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随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形态理论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纳为三个形态:一个是实践形态,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理论形态,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制度形态,即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胡锦涛总书记这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成就作了一个科学、深刻而又精辟的概括,表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等基本原理的娴熟运用,是我党理论上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我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有重大意义。
三 在动态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当前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的建设工作需要改变思路,应该将社会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总书记清醒地强调“三个没有变”,在此基础上,重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有很大针对性的。他解决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问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市场经济中固有的一些负面因素也开始在中国的大地上得到疯狂的蔓延。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奖优罚劣,有竞争就会有胜败,有胜败便会有差别,市场经济制度本身不能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也不能解决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是将工作的重心继续放在经济发展上面还是放到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中来,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影响着以后发展的政策取向。许多专家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应该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上面来,以解决现在贫富差距过大、内需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这种呼声契合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初一看,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但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便发现了其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假如我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到社会建设方面来,缩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们势必要加重富者的税收,或者制定不利于富者发展的政策,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这也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另外,如果富者觉得在可预期的范围内得不到一定的回报,他便没有投资和扩大生产的冲动,这样就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从哲学角度来进行分析,这是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中的反映,形而上学是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方法看待问题。它看不到事物的发展是处于普遍联系下的发展。在看待当今一系列社会问题时,看不到问题的各种因素因相互作用而相互变化,想通过转变工作重心在一种发展较慢的环境中片面静止地协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水平,结果在实践中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还可能制造出许多不曾想到的一些问题。事物本来就处在普遍联系的发展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应该用发展的办法来进行解决,不能为了解决当下的矛盾而用相对静止的办法通过国家制度的作用来强制地加以解决。实际上,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完全同步的,发展有快有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解决发展快慢的问题除了发展本身以外而别无它法。这是马克思主义运动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回想邓小平同志当初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也遇到过许多的问题。东欧剧变之后,国内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政治改革上来,邓小平同志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局势和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的经验之后明确指出:发展才是应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后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当初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党的发展历史证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什么时候我们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就发达,整个国家就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原理,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要遭受损失。正是如此,胡锦涛同志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映了我党理论上的成熟,也是我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这一正确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胜利。
四 在和谐中看对立,在对立中求统一,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2]20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否认矛盾便是否认发展。
当前,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处处耦合的社会,因而否认社会中还继续存在着矛盾。从而在社会建设中过于注重事物发展中统一的一面而忽视事物矛盾的一面,把和谐社会看成是一种没有矛盾的形态。这种观念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有害的,它没有看到和谐社会的形成需要社会矛盾的力量来推动,没有搞清楚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胡锦涛同志并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并在正视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提出了从物质基础、精神动力、社会制度等多方面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为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在实践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便是要解决吃饭、穿衣等物质问题。只有基本解决了物质方面的问题之后才能有可能去解决其他的问题。物质基础是解决任何矛盾的基础,这就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依旧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创造矛盾解决的物质基础当作解决矛盾的首要问题,其实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是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标准,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标准。除了创造解决矛盾的物质基础,胡锦涛同志认为还应从人和制度两个方面来转化矛盾,从而使唯物史观在这里得以一以贯之。即物质基础是根本,人的能动性是关键,制度是保障。从而使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互链接,形成统一而完整的解决矛盾的哲学理论体系。
五 在联系中发展,在发展中联系,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事物总是在联系中发展,在发展中联系。不存在不联系的发展,也不存在不发展的联系。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如此。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不可能相互割裂,人为地割裂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规律,只能导致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体损失。比如,离开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而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便失去了保障和动力而得不到长远的发展,甚至还有倒退的危险。
就我国的改革来看,单独地推进一项改革或一个领域的改革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为社会其它领域没有实现相应的改革,局部改革充其量只是一种局部的量变还不足以引起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就是说事物原有的性质依旧占据主要的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局部改革就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一种矛盾。因此,我们在推进改革事业的时候,必须整体规划,重视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事关改革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在各个环节上实行改革创新。”[2]15这充分反映了我党在新的实践中对改革事业的新的认识,说明我党始终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突出代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事业适时推进,在经济建设中建设政治、社会、文化等事业,将政治、社会、文化等建设纳入到经济建设的目标中来;同时,在政治、社会等建设中将经济建设纳入其中,使各项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影响中看发展,在发展中看影响,从而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建设多位一体,这不仅为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找到了现实的着力点,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充分的保障。整体发展观的认识使我们从单一的发展观中挣脱出来,提高了对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认识,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广阔的理论视野和现实道路,为我们充分获得21世纪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了理论保障。
综上所述,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是实事求思想是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位一体共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联系中发展,在发展中联系,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更高水平和惠及更多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注释:
①特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中文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G]//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