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产学研一体化研究

2012-04-08姜志胜袁中华张新华唐志晗刘录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湖南省导师

姜志胜 辛 燕 袁中华 张新华 唐志晗 刘录山

(1南华大学 医学院;2南华大学 研究生处;3南华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指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设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旨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共赢的一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1]。研究生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带动各专业学科的发展,必须遵循开放性的教育原则。基于“创新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使过去单纯的知识创新,拓展到技术创新、实践应用,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更广阔的领域,这一开放性的转变使研究生培养的职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2,3]。

1 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基地建设概况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培养高层次、专业型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由政府部门牵头,各高校、企业、科研所积极参与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建设模式对于地方高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创新基地建设的周期为三年,建设期间所需研究项目经费由教育厅、企业和高校共同资助,教育厅会定期对创新基地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将减少或停止经费支持,严重的甚至取消该基地建设的资格。我省自2006年开始实施创新基地建设,至今共培养研究生千余名。

我校共获准建立了三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分别是:2006年7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和依托湖南省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在湖南省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立的创新基地、2007年7月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华菱集团·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在华菱集团·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的创新基地、2008年6月依托病原生物学、卫生毒理学、免疫学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申报的在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的创新基地。截至目前,我校各有关学科与创新基地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级科研项目26项,发表科研论文121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83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获得各级成果奖14项,另有6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获授权专利3个,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的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2 基于“创新基地”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基地各项计划的实施与完成,创新基地通过校企协商,在基地主任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基地制度建设,提高了管理的执行力。基地管理委员会还通过逐步完善培养创新基地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来加强经费的开支使用情况,同时,严格经费管理评审程序,使培养创新基地的资金发挥最大功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近几年来,创新培养基地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取得成效,但由于此培养模式尚在探索过程中,并不成熟,因此,培养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共同讨论解决。

2.1 研究性质与应用性质不一致

学校侧重的是学术性研究,而企业则侧重应用性研究。创新基地建设中最主要的矛盾,即: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性质要求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科研的技术应用性质不一致的矛盾[4]。对于企业或科研院所而言,创新基地的建立主要是为其解决科研生产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而对研究生而言,则是希望通过在创新基地实践的过程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并在创新基地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2.2 研究内容的保密性问题

研究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同时,还要保证完成学校所要求发表的论文,而大多数企业因为学生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保密性会拒绝让学生公开发表。这样一来学生虽然能够学到很多应用性的知识,能够研究出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但都无法用到自己的论文当中,也就不能完成自身学业内容,且研究生的流动性非常大,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值得担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2.3 导师培养环节有待健全

由于企业的导师与高校导师工作内容和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相对高校导师而言工作繁忙,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此外,企业的导师虽然科研能力强,但学历不一定达到高校遴选导师的条件,且缺乏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和技巧,对于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要求把握的还不够准确,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摸索。

3 建 议

3.1 对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

学校加强对研究生培养的分类指导,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培养类别,并对两种类别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研究内容和方向都做出不同要求。统一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在同一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环节上的认识,对研究的内容和学位论文的要求方面尽可能的达成一致。做到既要保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又要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3.2 加强相关配套管理

学生在企业从事研究时,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对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企业机密的予以保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对学生研究的专利、创新成果给予奖励,但参与了企业重大研究课题的学生,在毕业后的若干年内不能够在相同行业从事相关工作,切实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3.3 完善导师培养过程的监督

控制一定的师生比例,核算导师的工作量,定期对企业导师的培养过程进行考核,以保证导师培养学生的时间和效果。对企业导师进行专门的导师培训,改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要求,与同专业的其他老师建立导师组,加强导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既要保证导师水平,又要保证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能力[5]。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力度,制定明确的考核体系,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

[1]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Z].湘教发〔2008〕25号.

[2]李会强,胡燕平,胡忠举,等.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3):28-30.

[3]胡燕平,郭源君, 李会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50-51.

[4]刘思华,李际平.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9):206-208.

[5]王东旭.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35-36,43.

猜你喜欢

产学研湖南省导师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V eraW an g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导师榜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