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
——基于湖南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2012-04-08刘明伟
刘明伟
(湖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
——基于湖南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刘明伟
(湖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本文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为着重点,阐述了创业素质培养的理念、目标及培养特色;探讨了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培养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专业优势具体提出了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培养方案的实施。
创业素质;提升;培养;实施
目前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培养,是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校培养人才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 改革创业培养理念,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
1.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经验,深化创业培养理念
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毕业后选择一个稳定和安逸的工作就业,毕业生为将来谋一个好职位选择考研、考博、出国留学深造,但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子女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导致自主创业和创业意识淡漠。虽然我国各高校也相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缺少创业基础设施和系统化的创业教育基地,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研究型和应用型。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学创业教育在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和教育部的推动下,正在经历从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择业教育到就业教育、从创新教育到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尽快转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经验,改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美国创业教育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其内容不仅只是教育和研究二元化的传统结构,在结构中增加了外部拓展活动部分,学校倡导创业活动的理论教学法,简称TBA法。欧盟各国形成和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共识,在中小学时期就开始鼓励创业思维;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创业家的独立性,鼓励学生、教师创办企业,让学生通过创业的实例进行实习;而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广创业教育与培训。加拿大的办学非常灵活,专业设置始终盯着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根据社会急需来制定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
2、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培养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就得着重培养他们有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的竞争能力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校应以开展创业教育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教育方式和创新方法,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深化到学生思想中去,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
以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素质塑造为基础,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潜能的发挥为根本,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和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和指导,引导和帮助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完善创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平竞争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角色意识,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素质的创业型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越多,说明这样的高校是优秀的人才摇篮。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
1、培养目标定位
创业思维培养定位:目前我国创业素质提升教育正在发展过程中,从教育的实际来说,创业素质培养只是在提高学生的商业价值认知力,在创业思维模式培养中还需要长期摸索和积累经验。许多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失败就对创业想法失去信心,加上社会对功利性的价值判断也障碍了学生的创业视野,使学生误以为创业培养是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商业活动,忽略了创业素质提升的真正意义和塑造职业品格的本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从思想上有一种创业倾向、创业激情;培养学生从心理上具有一种创业欲望和具有一种识别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高屋建瓴,全局思维并进行战略规划和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有一种创新的理性思维来正确对待创业过程中的不同认知和实践知识的不足,突破创业心理障碍因素,克服创业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在大学毕业以后成为我国所急需的理性的创业者。
创业能力培养定位: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培养学生具有认识机会把握机会能力、决策事物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培养学生以较高的质量和效率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从业与创业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交往、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有一定的经济目标,对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学生洞察形式创造机会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收集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综合利用信息,适应变化和利用变化、驾驭变化的能力;具备对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综合开发和运筹能力等。
创业知识培养定位:大学生在具备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其次是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再次是应具备多种专门的综合性知识,如法律、法规、政策、工商、税务、金融、保险、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各种风险预测和评估等知识。
2、以专业为优势的培养特色
大学生素质提升计划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充分体现实用性、新颖性、通用性的特点。它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平衡发展。该专业大学生素质提升培养,依托机械行业为研究活动背景,增加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心理与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能性。
教学组织以课堂讲授、讲座、研讨、参与竞赛、社会调查与实践等多种形式,强调“引导式”、“启疑式”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师生互动,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根据学生个性和实际情况自主定位,培养一技之长扬长避短,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品味、道德素养,通过一系列的培养,使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和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三、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的实施与保障
1、以专业为依托的创业素质课程设置
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构建创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针对学生创业素质提升教育采用三种形式:⑴开设跨专业的理论课程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成功的企业家来学校进行专题授课,设置比如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现代管理知识、投资与理财等课程,将各专业的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创业教育着重向学生介绍创业经验体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采用集体授课形式,学生不限年级,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由报名,然后由班级导师组成面试小组,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素质。分学期进行开课安排,根据不同的课程安排不同的课时,统一由教务部门归口管理,保证一至四年级学生均可参加。⑵机械类专业可让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社会调研、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观考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整合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开设一系列专业素质提升类课程,比如:有经营与管理类、创业研究类及学科前沿知识课程等。⑶为让学生更好地走向市场,学校在创业素质培养过程中与企业链接,带动学生进行实用项目创业训练,通过专门化的创业教育,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了创业项目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学科竞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通过科研带动创业激情,提升创业能力。
2、加强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必须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并选派能够培养创业人才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通过有效教学来提升创业型人才培养水平和培养效果。基于此,学校在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组建了一支既注重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创业型教师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既有企业兼职的教师也有自己成立了工作室的教师,还有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教授,按照学科交叉的形式聘请了知名企业的老总和创业成功人士来当兼职教师,邀请自主创业成功的校友来现场传授经验,同时还组织有创业激情和有创业才能的师生一起交流,通过开展一系列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主导地位变成了引导地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启发式、实践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开发学生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体安排如下:
⑴课堂讲授,主要由校内教师主讲,可采取同一门课由多个教师共同主讲。
⑵讲座,主要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杰出校友主讲,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和深度交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⑶参与科研、创新实验等,选配学院教授、博士进行指导。
3、利用产学研优势为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作保障
学校充分依托地域优势,以株洲工业行业为主体,先后在校外企业中建立了科研、教学实践基地,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依托专业优势和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平台、导师的工作室、学科性公司、博士教授工作站等资源,成立了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班,并取得政府扶持、政策支持。通过这些模式的运作,真正为学生提供了“学有所用、为用而学”的大舞台,提高了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科研和创业意识,为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提供了可靠保障,搭建了创业平台。
4、利用竞赛促进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
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学校将专业特点与创业需求相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过程,并且通过竞赛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激发学生参赛意识,鼓励有经验的老师以导师制形式来带动学生,形成团队精神,同时提供参赛平台并给予了经费支持。比如组织大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数控技能竞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芙蓉”杯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通过优秀获奖作品来推选适合创业的项目,鼓励与支持有条件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并在校内创业孵化园进行全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了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的效果。
[1]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2]黄伯云.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D].创新与创业教育-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0.
[3]纪志成,朱飞, 李华钟.江南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1).
[4]余江舟.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2,(3).
[5]邵阳.高校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G41
A
1673-2219(2012)08-0130-02
2012-05-11
刘明伟(1966-),女,湖南益阳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及研究。
(责任编校:何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