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2012-04-08蒋玮玮
蒋玮玮
(湖南科技学院 新闻传播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和谐社会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蒋玮玮
(湖南科技学院 新闻传播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大学生作为国家明日的栋梁之才,常怀感恩之心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可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弊病,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一种感恩氛围。笔者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和谐社会;感恩教育;大学生
一 引 言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德之本、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大学生作为国家明日的栋梁之才,担任着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常怀感恩之心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可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大弊病,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一种感恩氛围。
二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健全
在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90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长辈的过度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使得一些孩子变得自私、冷漠、缺乏孝心和感恩之心,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从不为别人着想。他们肆意的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却很少有人记得父母的生日。“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父母做牛做马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只要儿女能出人头地。于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没有受过挫折教育,感知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把父母、亲人、朋友对自己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毫无感激之情。此外,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主要就是智力教育,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成才观,而忽视了孩子应该先学会如何做人,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缺少关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中的大学生更是忽视了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只知受人恩惠却不懂知恩图报。
(二)学校教育的片面倾向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学校的教育一味追求“以学为本”,而忽视了“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的教育以分数为重,家长盲目攀比,成绩成为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至于从小学开始大家的关注目标就聚焦在升学率上,在非常关注的时期缺乏对学生德育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不少高校更多的是把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和就业上,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以至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了“摆设”,学生只需记忆课本中的知识点就行,而不是教他们如何将道德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导致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于是,大学生更是把德育当成了一种客观知识对象,认为与自己无关。然而,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在面对学习成绩不理想、求职失败、感情受挫时丧失自信,从而选择了轻生。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让父母悲痛欲绝的。
(三)自我教育的缺失
自我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饯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批评、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己重新认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下,当代很多大学生从小就缺乏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过高,使得他们总是一味的去要求别人,却很少去要求自己,遇到困难、挫折就怨天尤人,从不进行自我反省,从而造就了他们自私、冷漠的性格,不知道对社会和他人知恩、报恩,不理解感恩的内涵和意义,把感恩当成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忽略了发自内心的去感恩那些曾经抚养过、教育过、帮助过、重视过自己的人。同时,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逐渐增强,倾向于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更容易忽视自觉感恩的情感,更加意识不到还有感恩的责任。
(四)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负面效应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如此残酷,优胜劣汰,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模糊性和多元性,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功利化,人与人之间日渐疏远,缺少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同时,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等丑恶现象的层出不穷,导致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这些价值的不良影响,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进行正确地价值判断,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感恩路上望而止步,重功利而轻德行,“亲情”、“友情”、“师生情”遭到漠视。于是很多大学生只是把社会当成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利益的场所,社会责任感淡化,回报意识减弱,极少思考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前途。
三 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包含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大学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胡锦涛书记说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可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感恩教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大学生懂得对父母感恩、对师长感恩、对生活感恩、对社会感恩,不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一)家庭情感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不能一味的只关注孩子的智力教育,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教育孩子怎样做人,让孩子学会做人,懂得尊重他人,方能知道感恩。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多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子女学会承担责任,给予子女回报自己生育、养育之恩的机会,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平时跟孩子相处时,应多讲讲关于感恩的成语、故事、寓言,让孩子把感恩养成习惯,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做一个善良、懂事、知冷暖的人。
(二)构建感恩教育体系
学校感恩教育应从多方位进行,不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彻,班主任、辅导员、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也应参与到其中,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体系,营造和谐的感恩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感恩这种中华民族美德的理解,同时把感恩教育融入实践中,更能让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真情,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者在激发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进行批判式自我反思,以达到自我精神成长、感恩意识觉醒的目的,从而将感恩内化成自觉行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以情动情”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学会识恩、知恩,这样他们才会懂得感恩、报恩、施恩。
(三)建立健全的感恩心理辅导机制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认识误区导致的心理障碍。因此教育者除了常规教育外,更应该加强心理辅导。感恩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我们要以心理教育为切入点,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利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对一些感恩意识严重缺失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员可以专门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尊重大学生积极个性的发展,通过他们身边的榜样、先进事迹等,让学生反思自我,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的感恩情怀,引导大学生修正错误的观念,从而把感恩装入心中。
(四)全社会营造感恩氛围
我们在期盼和谐社会的时候,首先需要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坚持弘扬感恩教育,共同营造识恩、知恩、报恩、施恩的氛围。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和谐的感恩氛围更有利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政府、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应多发起各种形式的感恩活动,媒体正面引导大众舆论,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在这样的感恩氛围的滋养下,整个社会的爱心环境会慢慢形成,我们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得以真正的实现。
四 结 语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要循序渐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大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我们应构建以家庭感恩教育为基础,学校感恩教育为核心,社会感恩教育为主体的感恩教育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最有效的培养。这样,感恩才更具有社会意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才会更加容易。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0-33.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26/content_3138887.htm,新华网,2005-2-19.
[3]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12-14.
[4]朱学义.论高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一种创新的智力投资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5):93-95.
[5]屈迎昕,丁雷.大学生感恩教育初探[J].学理论,2010,(30):232-233.
G641
A
1673-2219(2012)08-0121-02
2012-01-20
蒋玮玮(198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实习员。
(责任编校:刘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