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和改进
2012-04-08何春
何 春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部,湖南 永州 425000)
论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和改进
何 春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组织人事部,湖南 永州 425000)
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地方高校开展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地方高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基层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当前,地方高校党组织在履行职责,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认识上的不足和自身的建设等诸多原因,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着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工作缺乏深度,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少数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采取提高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等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加强和改进;措施
地方高校是指位于地州市城市,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本科院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发 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的重要责任。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地方高校开展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肩负着党在地方高校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基层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如何适应地方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学校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高校的基层党组织主要是指机关处室党总支、系(部)党总支及下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其处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所属党员大部分为业务骨干。从总体上看,这些党组织能够联系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际履行职责,努力发挥其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重“业务”轻“党务”
很多地方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学校党组织的建设,而忽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一些学校领导甚至认为: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工作是 “实”的,可以定量考核;而党建和思政工作是“虚”的,弹性较大,没有硬性量化指标,难以准确衡量,只要不出大的原则问题,就万事大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很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埋头于教学、科研等工作,或者专心于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工作,把复杂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了。在业务工作时间与党的活动时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党的活动让位给业务活动。一些地方高校也将党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或写到工作要点中,但实际落实并不到位。
2.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工作缺乏深度,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
地方高校基层组织的设置一般都以行政单位或教学科研单位为基础组建的,由于一些行政部门党员人数不够,往往是几个行政部门组合成一个党支部,党的工作难以与具体单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系部,则在系党总支下面再设置一些以教研室为单位教师党支部及学生党支部。这样的设置,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受到业务工作很大的制约,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由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也使得基层党组织对党务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党务工作缺少创新,不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学学文件,读读报纸和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上,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单调,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层次不高。这不仅达不到对党员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
目前,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缺乏延续性是很多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缺乏稳定性。地方高校一般没有专任支部书记,教研室支部书记多由教研室主任由兼任,而学生党支部支委一般由学生正式党员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更换也就意味着支部书记的更换,兼为支部书记的教研室主任考虑更多的是教研室的教学科研工作,而不是党务工作。担任学生支委的党员学生一般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很多党员学生到了三年级之后,就更多的是考虑考研或就业等现实问题,这种情况下,支部不得不考虑更换人选,从而使学生支部的流动性更大。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本身也缺乏生机和活力。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一些基层组织的班子成员往往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上,认为“政治学习的体会文章写得再多,也抵不了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而对做党的工作不够热心,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缺少创造性。一些班子成员甚至甘当“老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敢对歪风邪气做坚决的斗争,见好处就上,见困难就撤,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4.基层党组织生活不健全,党内民主氛围不浓
目前,不少地方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除了一年一度的民主测评会,很多基层党组织基本不过组织生活。由于组织生活不健全,缺少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一些党员同志甚至出现思想倒退的迹象。由于没有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党内民主气氛严重缺乏,党员个人不能进行自我批评,对党员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理直气壮地开展互相批评。有的党员的党性原则逐渐丧失,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对教职工和学生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不能够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5.基层党务与业务工作协调不够
为便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地方高校的基层部门一般都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行政负责人一般兼任党支部副书记。但在实际工作中,专职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往往消极参与业务工作,不能及时做好对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些行政负责人,虽身兼党内职务,却常把书记视为业务工作的摆设,业务上的工作很少和书记研究讨论。那些兼任了业务职务和教学工作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也把主要精力花在业务和专业工作上,而把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淡化了。
6.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优秀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教师和学生正确的教育和培养,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优秀学生的组织发展工作不力。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及优秀学生入党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一些教师甚至对入党持排斥的态度。在发展党员的实际工作中也往往存在重学生、轻教师,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管理教育的现象。
二、影响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原因分析
影响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笔者认为主要有:
1.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随着党内腐败现象的不断曝光,使很多师生对入党的热情和信心不断下降。同时,受市场经济条件利益观念的影响,很多师生越来越注重“利益”,而忽视思想的上进和追求。在信息社会,随着对外界信息了解的扩大和加深,一部分师生受到西方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下降,对党的信念下降。
2.部分地方高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着生存、发展和提高的压力。在这愈演愈烈的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学校领导普遍认为,一所地方高校要想生存、发展和提高,就必须把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在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上面,而忽视党的建设工作。对教师而言,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就得上学历、上职称,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正因为这样,“政治学习的体会文章写的再多,也抵不上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才成为了很多教师的共识。
3.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价值得不到认同。由于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难以量化,所做的工作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实效,因此,他们做出的贡献往往难以得到人们的肯定。而目前高校对教职工的考核评价一般是以量化指标尤其是教学科研指标为基础的,而很少把党务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那些在基层党组织默默奉献的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往往被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迫使他们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失去信心和热情,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工作上。
4.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不健全,方法落后。许多地方高校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工作机制,调整方式方法,没能把党建工作和具体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基层党务工作者把党组织建设简单等同于政治学习、支部开会,组织生活也仅仅采取“读报纸,学文件”的单调形式,不能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把党务工作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具体工作中去。
5.基层党务工作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由于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重视,认为基层党务政工干部是虚职,基层党工作是虚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可做。很多地方高校在选拔任命基层党支部书记时,并没有把党性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作风正派、工作负责、联系群众,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放在书记的位置上。一些党支部书记的任命,甚至是为解决某些干部行政级别待遇问题而定。至于学生党支部书记,则主要是看学生入党时间的长短及跟系部领导的关系好坏而定。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达到地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6.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乏力。各地方高校对发展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一般都比较重视,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再到发展为预备党员,都有详细的规定和实施细则。如入党前必须经过党校的系统培训,对发展对象进行必要的考察等。但待到列为预备党员后,尤其是转为正式党员后,由于组织生活的不健全,逐渐淡化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以至于一些党员说:“我只参加过两次组织生活,一次是入党,一次是转正”。也有党员说自己只有在交党费时才知道自己是党员。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1.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年12月24 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团结、组织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工程,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地方高校要从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在地方高校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党建工作理念,在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党的活动,把党的活动贯穿到学校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把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一样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摆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日程,并作为一项中心工作长抓不懈。
2.合理设置高校基层党组织
地方高校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调整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行政、教学、科研组织对应设置,做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薄弱点。在具体的党建工作实际中,可以将教师支部按教研室、学科组、课题组或重点实验室设置;学生支部按年级、专业或系设置,高年级学生党支部按班设置;并积极探索将学生支部建立在学生公寓和新建大学园区等多种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工作范围,以利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
在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关系。党组织在参与讨论决策过程中,既要支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又要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3.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和谐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要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特别要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按照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好、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务实、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念、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支委会的委员应该由系科或专业教研室范围内的优秀党员组成,应该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并善于团结群众,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其次要加强教育培训。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理论学习、情景模拟、研讨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党务工作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水平。最后要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使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具有责任意识和好的工作作风,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艰苦奋斗的表率、勤政为民的表率、坚持原则的表率、为人民服务的表率。
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同时,还要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民主建设等各方面建设。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规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组织自身建设,使党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严格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支部生活质量。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及时解决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强化群众观念,树立服务师生的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并将其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
4.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要努力改变过去“党只管党,政只管政”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协调、指导;建立严格的检查、督促制度,总结经验,交流信息。在工作方式上,要围绕教学科研抓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工作应坚持以教学、科研为载体,把党的各项工作和服务活动植根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党支部要多倾听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意见,注意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要切实帮助教职工解决教学、科研、生活待遇方面的实际困难,为教职工营造“家”的气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要努力改变过去对党员“重发展、轻管理教育”的局面,不断创新党建活动的载体,改进党员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要积极寻找和创造能为广大党员接受的教育形式,注意深入了解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对理论学习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在党员教育的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可充分运用影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增强教育的生动、形象、直观和快捷的效果。要积极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网上党建理论研究、党建论坛、党建报刊、党建数据库、网上党校、网上党课等,以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教育辐射力。
要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尤其要健全和坚持支委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大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党的观念,监督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同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党内外监督,督促党员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6.切实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在教师党员的发展上,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发展党员观念。高校教师的自我意识都很强,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地对他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对于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过硬,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业务骨干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要纳入支部工作日程,指派专人负责,重视和关心他们进步,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发展标准,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好经常性的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二是群策群力,发挥各方面力量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教师党员、团委、学生会的作用,通过他们对学生宣传党的有关知识。对于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上成绩优异,积极承担社会工作的学生,积极向支部推荐。并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尽早将这些同学吸收加入党组织。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可以把发展党员的任务分配给支部的每一位学生党员,让其承担起入党联系人的工作。学生党员可以多方式选择入党积极分子,如就近联系同宿舍的学生、联系旁边宿舍的学生、联系比较了解的同学或联系老乡等。让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成“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联系帮扶,真正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四是积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教师党员通过他们在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感染学生,而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无论在学习、生活或是社会工作中都具有模范的带头作用。党组织要经常推出这样的榜样,让学生从榜样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努力去加以改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今后能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习近平.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7.12.24
[3]课题组,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
[4]楼成礼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6;
[5]蒋莲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问题与改进[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
[6]刘国有.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7]孔嵩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
[8]齐亭亭.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
[9]冯英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
[10]雷德荣.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9.
G41
A
1673-2219(2012)08-0117-04
2012-04-05
何春(1972-),女,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校:何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