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危险的防范

2012-04-0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危险领导

秦 健

(平顶山市委党校,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论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危险的防范

秦 健

(平顶山市委党校,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全党的表率。防范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是全党经得住“四大考验”、有效防范“四大危险”的重中之重。现阶段一些领导干部滋生精神懈怠的危险日益凸显,从根本上看,是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相关联的,既有领导干部个人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干部管理制度上的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防范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危险关键在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引导机制、正确的评价选任机制、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

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制度机制

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在建党90周年之际,在明确提出“四大考验”的基础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四大危险”的判断和警醒,并把它作为第一大危险放在“四大危险”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 央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精神自觉。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全党的表率。防范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是全党经得住“四大考验”、防“范四大危险”的重中之重。

一 防范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危险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精神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物质决定精神,同时,精神对物质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通过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精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一种政治力量的生命力,是与其精神状态密切相关的。胡锦涛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这里的精神,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所呈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精神懈怠的危险”的实质,就是一些党组织、一些党员失去了信仰、目标和斗志。这对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来说,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现实危险。

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是直面“四大考验”、防范“四大危险”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在党领导改革开放30年、执政60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考验”的提出侧重于从党长期执政的客观条件、历史任务、外部关系等方面来分析与判断,是党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在建党90周年之际,在关注党面临“四大考验”的基础上,胡锦涛又针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群众感情、作风形象等主体状况提出“四大危险”的判断和警醒,使党的忧患意识涵盖了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标志着党的忧患意识走向成熟与系统化。经得住“四大考验”,有效防范“四大危险”,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能否经得住外部客观上的“四大考验”,根本上取决于内部的主观条件和能力,在于能否有效防范“四大危险”。精神状态、能力素质、群众感情、作风形象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精神状态居于首位,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是过硬的能力素质、深厚的群众感情、良好的作风形象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只有有效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才能有效防范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才能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才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长期执政地位。

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1945年7月,黄炎培等人访问延安,毛泽东问他感想如何,黄炎培说,通观历史,“大凡初起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于是就出现了“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希望中共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P153-157这一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邃谈话,深刻揭示了王朝更替、政权兴衰与执政者精神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精神昂扬奋进,组织充满生机,事业兴旺发达,政权得以长期保持;精神懈怠,组织腐败滋生,事业每况愈下,民心渐远,政权最终丧失。防范精神懈怠危险,直接关乎执政者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长期巩固执政地位。

6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赖,保持先进性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对于党内可能出现的骄纵和懈怠,始终高度警惕和重视,始终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反复告诫全党,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的教训“实在值得注意”,要求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P153-1571949年3月,在解放全中国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P1438建国初,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了那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3]P329第二年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有些同志缺乏这种热情,缺乏这种精神,停滞下来了。这种现象不好,应当对这些同志进行教育。”[3]P420,421中国改革开放发轫之际,邓小平强调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大力发扬“五种精神”。[4]P368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特别要注意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克服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永远艰苦奋斗,永不停步。[5]P182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体现了共产党人对长期执政的自警与自励。在2004年1月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在坚持求真务实问题上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认真学习理论,不用心汲取新知识,不深入思考新问题,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打开工作的新局面。[5]P270在建党90周年之际,在明确提出“四大考验”的基础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四大危险”的判断和警醒。对精神懈怠危险的高度警觉和有效防范,是我们党60年来保持先进性赢得人民群众信赖拥护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永保先进性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和苏联共产党垮台,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这些政党失败的原因,有其各种复杂因素,但归根结底都与因精神懈怠而失去民心密切相关。

防范精神懈怠危险,是推进伟大事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历经90年革命、建设、改革不懈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近十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断调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状况没有改变,一些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放松。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世情国情变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能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能因循守旧,奋勇争先而不能无所作为。

二 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危险的原因探析

邓小平在1980年强调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时指出:“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4]P368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是每位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和国家的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处在把方向、作决策、统全局的重要位置,在各级岗位上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他们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影响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时,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在广大党员和普通干部中具有示范和标杆作用,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必然给整个党的队伍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求领导干部在精神状态、思想作风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这既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保持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应该成为衡量领导干部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

毫无疑问,领导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与党的性质宗旨要求是符合的,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是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满”: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满足于过往的经验,照抄照搬。“懒”:不学习新知识,不研究新问题,不探究新路子,不深入基层群众。“怕”: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怕冒风险,怕出乱子,怕担责任。“浮”:浮躁、烦躁、焦躁、狂躁,心神不安,心绪不定,不求真务实,热衷于表面文章,沉溺于形式主义。“奢”:丢弃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忘记人民公仆清廉为民的根本职责,讲排场,比阔气,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生活腐化,沉于酒色。“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而溃。”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和防范,任其滋生蔓延开来,党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风平浪静中丧失先进性;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在歌舞升平中丧失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就不成其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碌碌无为中丧失领导和执政地位。

现阶段一些领导干部滋生精神懈怠的危险日益凸显,从根本上看,是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相关联的,既有领导干部个人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干部管理制度上的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

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是一些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主观根源。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党永保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要素,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在总结我们党的奋斗历史时反复强调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6]P63,“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6]P190。一些领导干部精神懈怠,最根本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发生了动摇,从而失去了精神支柱,缺失了力量源泉。宗旨的实质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立场问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宗旨,就会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作为共产党人的根本行为准则,就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人生价值取向,就会为人民的利益、党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相反,如果宗旨意识淡漠,只为个人或少数人着想,计较个人得失荣辱,就会缺乏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导致精神懈怠,半途而废。

对干部考核评价不准,监督管理不力,是一些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直接原因。一些领导干部精神懈怠,放松主观世界改造和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是主观上的根本原因,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对干部考核评价不准确不全面和对干部监督管理不严格不到位等问题也从外部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一是对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主观努力缺乏准确的客观的考核评价。或是片面的只重视工作结果,忽视对工作的客观环境因素特别是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的分析;或是只重视眼前结果的横向比较,忽视与以前工作的纵向分析;或是只重视显绩,忽视潜绩,看不到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或是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屡禁不止,使那些昂扬奋进、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工作的干部得不到准确评价和充分肯定,挫伤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对干部的工作和行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和问责。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得不到应有的奖惩,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工作不用心,严重失职渎职、违法犯罪得不到应有的问责和惩罚,严重影响着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风气和环境。

党的历史方位和所面临的历史条件,使滋生精神懈怠的危险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土壤。一是长期执政、巨大成就、和平环境,使执政者容易产生精神懈怠。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已经62年,长期执政,使执政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也容易使执政党产生执政惰性,变得僵化、老化。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巨大成就,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几十年和平建设发展,强敌的封锁、严酷的战争已是久远的过去。面对长期执政、巨大成就、和平环境,党内一部分人出现自满情绪、安于现状,形成某种精神懈怠并不奇怪。二是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干部做官心理严重,淡化了干事意识,抑制了改革创新精神。一些干部在“官本位”意识流毒的影响下,有的官僚主义严重,当官做老爷,不为老百姓说话办事,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冷暖麻木不仁。有的刻意追求职位和权势,或怕改革创新使现有体制和权力动摇,不愿改革创新;或追逐官位名利,无法沉下心来干事创业,不想改革创新;或惟上是从,惟官是从,循规蹈矩,不敢改革创新。三是前所未有的“多样性选择”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领导干部迷失了方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社会处在前所未有的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党的生机活力显著增强,人们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显著增强,特别是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面对“多样性选择”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扭曲和错位,茫然惶惑甚至随波逐流,导致意志消沉,精神懈怠。

三 防范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危险关键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毛泽东曾开出根治“精神懈怠”的药方“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以制度机制建设和创新来保证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防范滋生精神懈怠的危险。

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引导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想懈怠。克服精神懈怠危险的根本在于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和坚定。历史经验表明,危险无论多么严重,一经觉察,就会激发克服危险的强大力量。应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艰苦奋斗反腐倡廉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筑牢精神懈怠危险的思想防线。应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坚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干部,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实效,切实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践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然锐气和浩然正气。

建立健全正确的评价选任机制,使领导干部不愿懈怠。要激励干部做到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的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要对工作的客观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是通过对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的分析,考察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主观努力程度;要将干部的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联系分析,评价干部的一贯表现与基本素质;要将干部工作的“显绩”和“潜绩”联系分析,考察干部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自觉和工作能力。只有使干部的工作成绩得到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才能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以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防止和消除干部工作中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消极腐败现象,使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使领导干部不能懈怠。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精神懈怠的思想苗头和行为,保证干部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昂扬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一要健全问题的发现机制,扩大信息来源,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二要健全及时的纠错机制,使发现的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防止小错拖成大错;三要健全严格的问责机制,干部在工作中出了问题,按规定问责,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绝不袒护姑息。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法规规章的相继出台,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日趋规范。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庸懒散”,工作不用心,精神颓废,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这种所谓的“不当行为”既是精神懈怠的表现,也是导致铸成大错、违法违纪的肇始,因此,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防范精神懈怠,不仅要着力“抓大”,认真贯彻执行党纪国法,坚决防范和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大案要案”,也“重小”,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与党纪国法搞好对接,建立健全防范和查处其“不当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领导干部不能精神懈怠。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D630

A

1673-2219(2012)08-0113-04

2012-04-16

秦健(1964-),男,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危险领导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还不都一样
喝水也会有危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
拥挤的危险(三)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