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密植挖掘水稻单产潜力
2012-04-08湘乡市农业局411400李妍霏李运生
湘乡市农业局(411400)李妍霏 李运生
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产,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湘乡市多年的经验证明,适度密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
1.生产效果 ①增产效果显著。同一品种,栽培管理水平(施肥水平)相同,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每667平方米抛插蔸数,增加基本苗,能促进有效穗增加,对提高单产有显著的效果。从湘乡市最近几年水稻测产数据来看,以株两优819水稻为例,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9万穗~25万穗,每增加1万有效穗,可提高单产20公斤左右,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有效穗低于18万穗,单产就在400公斤以下,当每667平方米有效穗达到23万穗以上时,单产可达500公斤。②禾苗发育整齐,生长平衡。适度密植,保障了基本蔸和基本苗,依靠禾苗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蘖就能满足高产对苗数的要求,能够提前晒田控苗。同时,个体生长整齐一致,群体生长平衡,有利于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等农事操作。而过度稀植,则需要依靠禾苗无限地分蘖,才能满足高产对苗数的要求,分蘖期过度延长,个体发育参差不齐,无效分蘖增多,耗肥、耗水,不利于高产,也不利于田间管理。③抽穗整齐,成熟相对提前。适度密植,基本苗足,主穗增多,分蘖相对减少,较好地控制了无效分蘖,分蘖成穗率高,抽穗整齐,成熟期有所提前。
2.适度密植 水稻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分蘖力强弱,生育期长短,以及土壤肥力水平来确定。①早稻密植的确定。根据湘乡市水稻生产的经验,认为常规早稻中等肥力稻田,每667平方米基本蔸2.2万蔸左右、基本苗12万苗~14万苗,杂交早稻每667平方米基本蔸2万蔸左右、基本苗6万苗~8万苗。②双季晚稻密植的确定。一般晚稻品种生育期较早稻长些,且生育期间气温较高,成秧率、分蘖速度都优于早稻,所以晚稻杂交品种的栽植密度可适当稀一些,在中等肥力水平的稻田,分蘖力中等的双季杂交晚稻中熟组合,每667平方米栽植1.8万蔸~2万蔸、基本苗5万苗~6万苗,双季晚稻迟熟杂交组合,每667平方米栽植1.8万蔸左右、基本苗5万苗以上。
3.技术措施 既要把适度密植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又要不增加种粮农户的劳动强度,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①适当增加用种量,确保基本苗。一般水稻种子千粒重在2.6克左右,每公斤种子约为38000粒,早稻按80%发芽率、65%成秧率计算,每667平方米大田常规早稻用种要保证5.5公斤~6公斤、杂交早稻用种量保证3公斤左右、双季杂交晚稻用种量为1.5公斤~2公斤。②改变栽插方式,大力推广盘育抛秧。盘育抛秧省工、省力、省秧田,一个劳动力每天可抛植秧苗1334平方米~3335平方米,适当密植不会增加太多的人工,盘育抛秧是推广适度密植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湘乡市早稻、晚稻盘育抛秧面积均达到80%以上。通过增加育秧盘的数量,可确保适度密植,一般用353孔抛秧盘80个或308孔抛秧盘100个,按85%的盘孔成秧计算,每667平方米可达到2.2万蔸以上。③大力推广早稻机插秧。机插秧可通过人工调节密度来保证适度密植,但是机插秧由于秧苗要求密度大,一般宜在早稻生产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