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阴水稻集中育秧模式推广(6)全力推进集中育秧的做法(下)

2012-04-08湘阴县农业局414600喻永华刘明辉

湖南农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湘阴县技术骨干农业局

湘阴县农业局(414600)喻永华 刘明辉

3.创新机制,激发工作活力 2011年湘阴县在抓粮食生产上除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外,还出台了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与奖励办法。一方面,由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作为粮食高产创建奖励资金,拿出50万元作为水稻集中育秧奖励资金。各乡镇对每1位乡镇包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分别拿出500元~1000元的资金进行考核,主要考核指标为播种面积不减少、早稻直播控制比上年减少70%以上、坚决杜绝晚稻直播。另一方面,对非办点示范的集中育秧点,每667平方米秧田由乡镇按600元~1000元的现金奖励到村,由村统一集中翻耕秧田,统一管理。

4.全力抗旱,确保春耕用水 2011年以来,由于前期降水少,湘阴县各地普遍遭遇春旱。面对罕见旱情,湘阴县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组织全县上下合力抗旱,全力以赴确保早稻育秧和播种面积。一是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连续4次召开紧急会议,县委书记田自力、县长黎作凤分别带领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抗旱工作。县政府成立了抗旱保面积领导小组,各地全面启动抗旱应急机制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二是组织群众抗旱自救。动员群众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方法,增加育秧面积。抓住有效降水,迅速翻耕农田;利用塘坝沟渠现有蓄水,自行组织机械提水灌溉。三是认真组织。农业部门加强育秧技术指导,搞好秧苗的培育管理。县政府集中采购一批潜水泵,用于机械提水灌溉。农机部门、乡镇水管会、乡镇电排站抽出专人加强抗旱机械的提水和维修服务。四是严肃纪律。县政府成立4个督查组,对抗旱工作主动、效果明显的乡镇予以通报表彰,对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5.完善模式,实行统一管理 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督战,亲自指挥,采取“政府奖励、干部指导、分组集中、农户为主”模式大力推进集中育秧。2011年共投入集中育秧资金185万元,在全县19个乡镇120多个组开展集中育秧,育秧面积达466公顷。一是统一育秧规划。确定新泉镇和白泥湖乡等4个群众基础好、自然条件优的村作为示范点,带动周边村组开展集中育秧。对非示范点的地区,组织技术力量统一规划,落实面积,确定集中育秧点。二是统一秧田翻耕。由村组织负责,每一个集中育秧点落实一名技术骨干,以一个组或多个组有水源的优势地域集中翻耕秧田。由县乡两级实行育秧补助,每667平方米补助农户200元秧田租金、150元翻耕整平秧田工资,既解决了水源问题,又解决了劳力不足问题。三是统一种子供应。集中育秧示范村由县农业局统一供种,其中杂交种子统一供应株两优02、常规种子统一供应湘早籼45号和中嘉早17,有效保障了种子供应。四是统一田间管理。由县农业局每村安排1名包村技术干部,吃住在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村组在每一个集中育秧点选定1名技术骨干负责秧田的日常管理,包括清沟沥水、喷施敌克松等。集中翻耕秧田后,由村、组干部和技术骨干按农户面积分好秧厢,指导农户自备地膜、竹拱、软盘等用具,分户催芽,摆盘、播种、盖膜。全面完成省粮食工作会议的目标任务,为促进全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湘阴县技术骨干农业局
心之所至,静水流深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掠影
推进湘阴县三井头旧城区改造的对策思考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浅谈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的管理研究
邵阳县和湘阴县不同规模耕地经济效益比较
浅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并非“小题大作”
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在重庆举办“第7期计划生育技术骨干高级研修班”
桦甸市农业局积极参加第一个“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