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2012-04-08胡新亚刘霞英

护理与康复 2012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学负性情绪

胡新亚,刘霞英,任 勇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05)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1]。患者因长期带病生存,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不良心理和病理生理间的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因此,AIDS 患者的心理问题,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传染科对47 例AIDS 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在20岁以上;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诊HIV 阳性、AIDS患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意识清楚,智能正常,能配合完成量表检查;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无精神病阳性家族史;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 焦 虑 自 评 量 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2]测评标准分≥50 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7例,男42例,女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0±10.3)岁;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14例,中专12例,大学及以上2例。

1.2 干预手段 由5名中级及以上职称护理人员组成心理干预小组,组长为二级心理咨询师。

1.2.1 社会家庭干预 在AIDS患者及家属自愿及有沟通交流需求的情况下,每2个月组织1次家属参与的心理干预,给予足够的疾病信息支持,告知AIDS预防、治疗方法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嘱家属尽量多陪伴探视患者,在精神上给患者鼓励和支持;每季度组织1次AIDS活动沙龙,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结交知心朋友,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朋友的友情;主动传达社会各界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给患者以间接的心理支持,减轻被社会遗弃的想法和孤独无助感,最大限度地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疾病康复。

1.2.2 认知干预 以科学知识为理论依据进行健康教育,每周组织1次健康教育小课堂讲座,时间30min/次,由职称护师以上护理人员承担授课,主要内容为AIDS基本知识及相关防护、治疗等知识;每月组织1次健康教育大课堂讲座,时间30~60min/次,由职称主管护师以上护理人员、科室主任和专职AIDS医生授课,主要内容为AIDS发生、发展及防治和最新治疗方案等知识;平时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床前讲解、播放录像、健康教育处方等向患者传授AIDS的基本知识,提供有关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信息,告知患者有关此病的治疗进展情况,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近况,从而调整心态。

1.2.3 情绪干预 采用倾诉法、音乐疗法、情绪转移法等。倾诉法:护理人员与患者一对一交流,30min/次,2~3 次/周,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释放。音乐疗法:每日午休后进行,30min/次,选取患者喜爱的民乐、经典乐曲,患者听音乐时,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音量适中,可以放松其情绪。情绪转移法:嘱AIDS患者多读幽默小说、看小品及喜剧、听相声等,一般30min/次,1~2次/d,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1.3 评价方法 用SDS和SAS量表评定患者情绪状态。SDS和SAS量表均包括20条目,每条目按1~4级记分,1分表示没有或基本没有,2分表示少部分时间有,3 分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 分表示绝大多数或全部时间都有,20条目得分相加得基础分,基础分乘以1.25即得标准分。标准分≥50分,即可判断为焦虑或抑郁状态,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评定最近1周内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 果

患者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s)

时 间 例数SDS SAS干预前47 56.9±5.1 59.6±5.1干预后 47 39.3±4.5 36.7±5.7 t值 5.558 6.326 P 值 <0.01 <0.01

3 讨 论

目前,AIDS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意味着患者只能带病生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3]。焦虑、抑郁可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AIDS的预后产生明显负面影响。采用社会家庭支持及认知、情绪等心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本文资料显示,经心理干预后患者SDS、SAS评分下降,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1 社会家庭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过程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 社会家庭支持是来自于AIDS患者的家属、亲戚、朋友、社会等各方面给予患者的关爱与支持。社会家庭支持也是护理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促进个体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中具有重要意义[4]。社会家庭支持在精神上给患者鼓励,可使AIDS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朋友的友情,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从而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降低抑郁与焦虑心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利于疾病的康复。

3.2 认知干预可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正性心理 个体情绪和行为问题与其不良认知有关[5]。部分患者常因非功能性思维而引起负性情绪,如果这种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都会导致身体、心理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6]。认知干预帮助患者认识到负性情绪的危害,机体若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可使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失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而积极情绪能使人各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增进身体健康[7]。通过对患者的认知干预,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从而采取有利疾病治疗的健康行为。

3.3 情绪干预可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行为学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干预可产生与焦虑、抑郁相反的生理效果,是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自信心、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干预技术。放松内心意象,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于疾病外,将其从疾病情景中分离开,可有效减轻和缓解抑郁和焦虑[8]。通过倾诉法、音乐疗法、情绪转移法等情绪干预手段,可使AIDS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摆脱焦虑、抑郁情绪所造成的孤独无助感和不安全感,保持较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1]罗端德.传染病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104.

[2]张明园.精神病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3]饶岁新.艾滋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1):616.

[4]李乐之,姚树桥.艾滋病及其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环境与社会支持[J].护理学杂志,2006,21(13):71-73.

[5]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5-78.

[6]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20-239.

[7]庄南.心理干预对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16):24-25.

[8]陈良珠,谢忠,冯湛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56-358.

猜你喜欢

护理学负性情绪
《护理学杂志》稿约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情绪认同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