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请命的吴科道
2012-04-08吴冠玉
吴冠玉
刊中报
为民请命的吴科道
吴冠玉
很早以前就读过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多年过去,这一名言仍经常萦绕在耳边,由此想起了在定安流传多年的琼崖老革命吴科道的故事。吴科道在定安是个传奇人物,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解放后的建设时期,他的故事总是在民间流传不断。这个人尽管级别并不高,或许名不见经传,可总是震撼着我的心灵,以至于非将其写出来不可,否则不吐不快。
吴科道是海南定安县雷鸣镇石锦堂村人,1915年生,1939年1月,在中共定安县委王平同志指引下,正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琼台师范学校的前身)读书的吴科道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琼崖党组织领导的对日斗争,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吴科道曾任东定县(琼东、定安联合成立民主政权,称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一科(民政)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定安县民主县长、琼崖东区行署一科长。解放后任海南区公安局治安科长、广东省教育厅财务科长等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广东进行反“地方主义”时,将立过辉煌战功的“红色娘子军”解散,数百名琼纵战士有的得不到妥善安置,有的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有的因思想不通而自杀。此外,还有不少琼崖基层党组织领导,在土改整队中要么被撤职,要么被贬谪。冯白驹对此事很有意见,便向广东省委和党中央如实反映,要求妥善处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中共琼崖党组织和琼崖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的冯白驹,却因此被广东省委打成“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头子。在这种政治气候下,时任广东省教育厅财务科长的吴科道因中小学工资改革问题与有关领导闹矛盾,于是被送到中南党校“学习”。本来性格刚直不阿的他便到北京上访,广东省有关部门知道后将其当“政治神经病”关进牢房,一关就三年。后来又将他送回老家定安农村长期“治病”。
也就是在这“治病”期间,吴科道所作所为在定安县民间流传更广。尤其是他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这件事是值得大书特书的:1968年,文化大革命已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党纪国法遭到了践踏和破坏。这年1月20日,定安县黄竹公社首先发生滥杀四类分子(建国初期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等四类人的统称)及其子弟的严重事件,接着事件波及到居丁、岭口、龙门、龙塘、雷鸣、九所、新竹等公社,许多出身地主富农家庭者人人自危。住在农村老家的吴科道知道这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的行径后愤怒至极。他亲自书写当时流行的“大字报”,吩咐颇有正义感的年轻人带到定安县城和其他公社张贴,以示抗议。这些“大字报”里有一句话至今还印在不少上了年纪的退休干部和群众的脑海里:“杀猪宰羊都须经畜牧站批准盖章才行,人岂能不经过政法部门判决就被滥杀?”这年的1月30日是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于过年,吴科道却像当年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琼崖革命一样,派人到邻近的石锦、龙梅等大队发动群众,并亲自带领这支由几百名群众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到雷鸣墟上游行示威。这一举动轰动了全县,同时引起了定安县军管会的重视,军管会采取措施制止了事件的扩大。无数生灵得到了拯救。
1983年2月,蒙冤二十多年的冯白驹得到平反昭雪。也就在这期间,吴科道“政治神经病”得到“治愈”,办理了离休手续,1985年3月去世。尽管当时我和他同住在定安县政府大院,可遗憾的是一直只闻其名而未识其人。
由此我想起了二战期间,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的何凤山博士。何凤山是湖南益阳人,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38年至1940年他出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欧洲上空战云密布,纳粹德国肆虐横行,掀起反犹太恶浪。在当时很多国家对犹太人关闭大门的时候,何凤山博士顶住压力,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向数千名犹太人签发了前往上海的“生命签证”,使他们躲过纳粹的大屠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壮举,被尘封了60年之久,直到他过世后这段历史才大白于天下。1997年9月28日,96岁高龄的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其女儿何曼礼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刊登的讣告中提到父亲在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向犹太人发过签证。这一消息引起犹太裔历史学家艾立克.索尔注意,他找到了何凤山当年亲笔签证的一些犹太幸存者及其后裔一一考证,并将其真实情况公布于世。从此何凤山博士的义举轰动全世界,他的故事在每个犹太人中流传。
在犹太人眼里,何凤山是一名真正的英雄。而何凤山并不认为救助犹太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对女儿何曼礼说:“我对犹太人的处境深感同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我感到帮助他们义不容辞。”他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写道:“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做的。”
(责任编辑:陈 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