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林风声》的两个变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012-04-08关昕李湘
关 昕 李 湘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从《柳林风声》的两个变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关 昕 李 湘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文章选取了儿童文学名著《柳林守声》的两个变译本进行分析,阐释了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体作用并根据儿童读者的阅读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翻译;《柳林守声》;译者主体性
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翻译既具有文学翻译的一般特征,又拥有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自身特点。儿童文学译作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儿童,而译者往往是成人,儿童相对于成人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特 殊的阅读和审美需求。这一特点决定了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虑儿童读者的存在,并根据心目中的预期读者群的阅读情况选择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儿童读者与译作的交流,儿童文学翻译受译者主体性的直接影响。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年鉴认为儿童文学“首先是儿童能够欣赏,喜欢看,看了有好处的文学。它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通过儿童的眼光反映生活,从生活作出符合儿童特点的审美评价”[1]P36。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也必须要带上儿童的感情色彩。然而,以儿童为读者对象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脱离原作任意发挥其主体性,译者的再创造必须以不违背原作精神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前提。
一 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翻译观认为作者和作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译者和读者是被动的接受者,强调“文本绝对中心论”。直到 20世纪70年代,翻译学思潮兴起,西方翻译界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其主要表现是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这一新的研究方向极大地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界开始重新认识翻译理论、更新观念。在此转向的大背景下,译者和读者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得到彰显。
《译学词典》对译者主体性的解释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征。译者主体性亦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在克服客观制约性中得到表现。客观制约性包括双语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政治语境等。”[2]P82-83译者主体性具体表现为:“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3]
从严格意义上说,译者首先是个读者,要传译原作,首先必须依赖译者的阅读活动。可以说一部作品的传译的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正确解释。然而作为特殊意义上的读者,译者的最终目的不是阐释、理解原文,而是要将他的阐释的原文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是一个创造者。他要将目标语读者考虑在内,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译作。他必须非常清楚他面对的读者类型。因为读者群不仅影响翻译方法、策略和语言的选择,还是评价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必须使用译入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潜势。译者不能在译文中随意填充文本空白,更不能掺入自己对文本涵义理解的差异。
二 从《柳林风声》的两个变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是英国最重要的童话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英国儿童文学第一个黄金时代后期的经典之作。此书自出版之日起就被译成多国文字,现今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该作品的中译本。我们按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将其分为全译本和变译本,并选取了两本变译本进行分析。显然,相对于全译本,变译本则更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读者。译者们在翻译前就已经考虑到这部分儿童读者的语言水平、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限,因此通过适当的改变、增补或删节等手段对原文本进行处理。此外,从两译本的版面设计也可看出,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儿童期的儿童群体。由季天然改写的译本全文加入了拼音注释,并在书的封面标明“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柏华、丁一等编译的译本则配有大量的黑白和彩色插图。黄忠廉在其《变译理论》中指出:“所谓变译,是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4]P11这是与全译不同的发挥译者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创造性的一种翻译活动,加入了更多的译者智力因素,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例来说明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柏华、丁一等的翻译
《柳林风声》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四个拟人化的动物,作品所达到的拟人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一些动物童话。作者塑造了四只性格各异的动物,并赋予它们以人的本色,让它们依照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活动。柏华、丁一等译者在翻译前,显然已经对作品进行了认真的研读,把握了原作的写作精神,并将预期读者的期待视野考虑在内。译者们通过一些变通手段以求将故事角色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语言特色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例1.When they got back to the kitchen again, they found the Rat walking up and down,very restless.The underground atmosphere was oppressing him and getting on his nerves,and he seemed really to be afraid that the river would run away if he wasn’t there to look after it.So he had his overcoat on,and his pistols thrust into his belt again.[5]P65
他们参观完后,回到厨房。发现水老鼠已经穿好大衣,手把着腰间的手枪,焦躁不安地踱来踱去。“出什么事了,耗子?你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吗?也许你需要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鼹鼠说。不等水老鼠回答,坐在凳子上的水獭抢着说:“不是不是!他是担心那条河!可能是怕一夜之间,那条河就被偷走了!哈哈……”[6]P55
译者在保留原义的前提下将原文部分叙述性的语言转换成了对话形式,既符合原文的语体特征,也满足了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儿童期儿童对直观的具体事物如形状、颜色、声音等很感兴趣,故事中的俏皮的对话不仅能吸引其注意力,还能让他们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去理解故事角色的性格特点。
例 2.“Finest house on the whole river,”cried Toad
boisterously.“Or anywhere else,for that matter,”he could not help adding.[5]P103
“你的眼光真不错!”他神气活现地哇哇叫着,“这一定是你们所见过的最棒的房子,而且以后很有可能见不到比这更好的了”[6]P19。
以上是蟾蜍对鼹鼠的回复。当鼹鼠参观完蟾蜍富丽堂皇的豪宅并做了一番客气的评价之后,蟾蜍忍不住想自吹自擂一番。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了原文本没有的对话内容,将自鸣得意的蟾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译文语言形式变长了,但意义并没有变。这种增补既让读者感觉合情合理,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季天然的翻译
《柳林风声》中不仅有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幽默生动的对白、还有很多对柳林河畔四季风光舒卷自如的描写,作者流畅的文笔透露出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少年期儿童读者而言,这些绮丽的景色描绘或许可以把他们带入一个梦幻般的神奇世界,由此也增加了他们的阅读乐趣,提高了其审美品位。但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儿童期儿童,过多的风景描述不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相反,这些华丽的辞藻可能会击溃他们的阅读信心。因为此年龄阶段的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在认知和审美能力方面不如少年期儿童,还没有能力阅读过长过复杂的文章。鉴于此,季天然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删节和省略。
例 1.In midmost of the stream, embraced in the weir’s shimmering arm-spread,a small island lay anchored,fringed close with willow and silver birch and alder.Reserved,shy,but full of significance,it hid whatever it might hold behind a veil,keeping it till the hour should come,and,with the hour,those who were called and chosen.[5]P28
在前面那座大坝环抱中,安卧着一个小岛,小岛四周密密层层长着柳树、白桦和赤扬,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7]P124
显而易见,译文删去了很多对小岛的细节描写,保留了比原文更简化的内容。再看一例:
例2.One member of the company was still awaited;the shepherd-boy for the nymphs to woo, the knight for whom the ladies waited at the window,the prince that was to kiss the sleeping summer back to life and love. But when meadow-sweet,debonair and odorous in amber jerkin,moved graciously to his place in the group, then the play was ready to begin.[5]P41
此段文字勾画了河岸边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的盛大场面,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排比修辞法。季在翻译时可能认为这部分有太多花卉名词,儿童期儿童很难真正理解和欣赏。于是省去了对这部分的翻译。然而,省略很多景色描写毕竟是此译本的一大遗憾。《柳林风声》正是以其优美的散文格调和对大自然风光抒情画意的描写著称。这种译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丢失了原文的写作精髓。因此,译者在使用此翻译手段时,应更加小心。因为删不等同于对原文不必要的省略或有意逃避难译之处。
三 小 结
《柳林风声》的两个变译本凸显了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译者根据特定年龄阶段儿童读者的阅读特点和需求对原作进行变通,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力求生产出满足读者需要的译文。但另一方面,无论译者怎样发挥主体性,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都要在原作的框架下进行;译者更不能过分低估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而对原作进行简单处理或随意增删内容,
[1]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室.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年鉴[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2]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4]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Grahame,K.The Wind in the Willows[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Cumberland House,1993.
[6]肯尼思·格雷厄姆.柳林风声[M].柏华,等,编译.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7]肯尼思·格雷厄姆.柳林风声[M].季天然,改写.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H159
A
1673-2219(2012)10-0157-02
2012-08-29
关昕(1983-),女,湖南岳阳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李湘(1974-),女,湖南攸县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与外语教学。
(责任编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