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2012-04-08杨阳
杨 阳
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杨 阳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建筑产品的价值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施工现场来完成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试从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阐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施工现场;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建造建设工程并且为建设工程提供相关生产服务的场所。它包含施工生产前方的工地,同时也包括施工生产后方各个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等。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施工工程的速度和质量,进而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施工现场管理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地进行,施工现场所出现的各种有关生产技术的问题都应该得到及时解决。本文将首先分析施工现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最后提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 施工现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每个城市的建设速度都在飞速提升,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施工企业在企业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追求施工企业的最大利润,同时也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因此,只有努力提高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施工企业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施工质量。
1.工序检查问题。
有些施工企业不按图纸施工,随意改动图纸,操作质量低下,更有甚者偷工减料,选用劣质的建筑材料或使用假冒产品。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一定要严格贯彻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专检、联检制度,必须严格监督施工企业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道施工生产工序,对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员工管理问题。
员工是施工企业施工生产的动力,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对施工企业意义重大。在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整个施工有序地进行,保质保量完成施工项目。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因长期接触对身心具有副作用的物质而造成身体或某个器官产生病变,施工企业应通过严格、有效的劳动保护帮助员工预防病变,达到对员工身心健康的有效管理。企业在采取劳动保护措施过程中,应坚持“严格落实、全面防控”的原则,积极为特殊岗位提供定向体检项目。
3.施工技术问题。
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决定着施工企业经济的盈亏和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将施工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最终实现优化施工项目管理过程的目标。作为技术管理人员,应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包括: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在搞好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其及时了解掌握新技术产品,提高其专业水平。
二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实质上是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在生产现场的深化和体现。加强现场管理,就是寻求企业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在生产现场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从而实现施工企业整体优化的最终目标。优化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以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施工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施工企业要提高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2.以施工过程的规范化为保障。
规范化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企业现场施工是由施工员工共同进行的协作和集体劳动,同时也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员工必须服从施工企业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施工作业方法、工程质量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3.以施工过程的科学化为前提。
在工程规划设计前,组织业务部门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实地调查了解施工设施现状,一项工程落实有无、核实上图,找准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做到“底子清”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最优配套的原则,确定工程建设内容和施工布局方案,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力争使项目设计方案达到最优,确保项目计划方案切合实际。
三 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施工现场管理得好,施工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降低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是众多施工企业的理想奋斗目标,但目前在施工工程进行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这个理想目标不能实现。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它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部分。
1.以人为中心,提高施工企业员工素质。
优化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施工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员工的个人潜力,培养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激发员工的事业进取心,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员工能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处理。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还应具备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施工管理人员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的责任。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证整个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2.以班组为重点,优化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组织。
作为企业最小的部门——班组,企业的各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它来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组工作的依据和保障,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班组正常运转行为,加强对班组的约束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重要单位,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要素。班组的工作对象一般都在施工现场,因此,加强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工作需要通过加强对班组的管理来实施。
3.以科学技术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科学技术是历次生产力和社会大发展的支柱,是最具有根本意义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用一流的科研成果带动施工企业发展。施工企业应始终把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的技术理念作为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化的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方法来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四 结语
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水平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体现,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基。施工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施工现场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的运转和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地优化其施工现场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管理整体优化,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1]李英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建筑,2001(02).
[2]林纪国.对搞好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建筑安全,2000(12).
[3]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4]钱家欢,殷宗泽.土木原理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5]闫琪,武经辉.试论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J].建筑安全,2001(07).
[6]周广文,常光爱.浅议施工现场管理[J].建筑安全,1999(01).
O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and It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Yang Yang
The re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ducts is largely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So,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of the entire enterprise.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problems,the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in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ite;site management;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U71
A
1672-6758(2012)01-0047-1
杨阳,学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08级3班,黑龙江·大庆。邮政编码:163319
Class No.:TU7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