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子思想对当前研究生学习的启示

2012-04-08李化树

关键词:尚贤墨子儒学

冷 健 李化树

墨子思想对当前研究生学习的启示

冷 健 李化树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学儒而不囿于儒,是在学术和思想上第一个批判儒学的思想家,他在对儒家思想进行合理扬弃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成果。墨子重视实践验证并在前人的成果上进行创新,体现其思想的批判性、实践性、求实性,这对当前研究生的学习具有深刻的启示。

墨子;墨子思想;研究生学习;启示

一 墨子生平及其伟大成就

毛主席曾赞赏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胡适先生也赞扬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伟人是怎样炼成的呢?战国时期,是先秦诸子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一个百家争鸣、学术成就最为辉煌的时代。在当时涌现出许多思想主张不同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并称“显学”的儒学和墨学。墨子原为儒门弟子,青少年时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训》),在邹、鲁儒学的熏陶下学习成长。

墨子本人“通六艺之论”并读过“百家春秋”,自幼学习周礼儒学。稍长,他逐渐认识到儒学思想存在的弊端,遂开始涉猎和吸收其他流派的文化。针对儒学的弊病,他没有拘泥于儒学所学,而是深刻、尖锐地揭露儒学的弊端,指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训》)。在古代,学术历来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墨子一介平民,深刻体会到物质财富积累的不易,从而提倡节用、节葬、非乐的观点,这些观点在物质匮乏、广大劳动者经常忍饥挨饿的时代,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他从小生产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学说,在先秦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二 墨子思想的光辉

墨子是个现实主义者和实践者,他的主张有明确的针对性,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墨子思想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墨子·鲁问篇》记载:子墨子游,魏越曰:“既得见四方君子,子则将先语?”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1]这是墨子关于其思想体系的完整表述,由墨子的“十论”或十大政治主张组成。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墨子的思想体系是他本人所概括。该体系很完整,针对不同的社会现实情况提出来的,涉及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实践性的纲领。墨子的理论创新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应用范围也很广。

1.墨子思想的批判性。墨子对周礼持批判的态度。孔子认为一个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非常重视礼乐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墨子则认为周礼乐文化“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训》)。墨子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思想的立足点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怎样兴天下利?首要除天下之害;而周礼的厚葬靡财使得广大的平民百姓不堪重负,何谈兴天下利?因此墨子对儒家从周礼乐文化等思想进行了大量的批判,可见《墨子》书中的《节用》《节葬》《非乐》等章节。[2]他认为周礼乐是表面形式、劳民伤财、奢靡不实用,理应摒弃,方法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要,而非只重形式缺乏实效。

墨子对儒学中的其他思想也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比如在尚贤的问题上,孔子和墨子都将人才作为为政之本,“尚贤者,国之本也”主张贤人治国。但墨子与孔子的“尚贤”出发点、目的和范围不同。孔子的“举贤才”未打破“亲亲”的限制,举贤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而墨子的“尚贤”范围完全打破了“亲亲”的束缚,不问贫富贵贱,亲疏远近,“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国之统治,有贤能者居之,由此可见,墨子举贤的范围要比孔子大得多,彻底得多,这也是墨子“尚贤”思想进步性的突出表现,其光辉之处在于它突破了当时的阶级限制,主张贤能面前人人平等!

2.墨子思想的实践性。墨家特别重视实践,他认为“言必行、行必果”才能造就“爱利天下”的兼士。其次,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不能怠惰,“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再者,“志不强者智不达”。[3]没有在艰苦实践中磨练出来的顽强意志,谈不上人的智慧,所以墨家重行。墨家对行的理解与儒家有很大歧义,其内涵要广泛和有价值得多。

对于《墨经》所记载的凹面镜成像实验,科学家钱临照先生曾说过:墨经这条实验记载是丝毫没有错误的,只是当时作实验的人没有用烛炬做发光体而就把他自己的脸作发光体,把自己的眼睛做观察的仪器罢了。如果墨家弟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通过反复实验和实践,又怎能造出像连弩车、转射机等技术性强、精密度高的守城器械呢?墨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实验方法并不断的进行实践验证,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就。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墨子不但在理论上有突出贡献,而且还进行了诸多实践验证。墨学是付诸社会实践的行动纲领,不是只空谈的虚玄之学、无益之辩,有很强的实践性;事事皆对时弊而发,有明确的目标,有鲜明的批判性。

3.墨子思想的求实性。重实、求实即实事求是是墨子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墨子强调“取实予名”。“取”,为辨别、甄选事物的能力;“实”指事物的客观实际及规律;“名”指称谓即概念。所谓“取名予实”,是指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确定事物的名称,将外部世界作为认识活动的对象,强调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性,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不能凭主观想象。[4]

其次,各种概念的形成均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各种感性的认知、接触外部世界和自然万物,形成对事物存在的状态和其属性比较一致的感知和认识,并用概念等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要求各种名词、概念等必须和各自的对象及其属性等相互吻合,即“名实合一”。[5]

再次,墨子认为各种理论的认识正确与否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这体现了他重实、求实的态度,奠定了他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

三 墨子思想对当前研究生学习的借鉴

当前的研究生在学习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对学术缺乏正确的质疑精神,对本专业所学缺乏实践应用,对待学问缺乏求实态度。以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怎么能在自己的专业和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呢?借鉴墨子思想的批判性、实践性、求实性精神来指导当前研究生学习,具有深刻的意义。

1.墨子思想批判性的应用。当前某些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好的倾向:对师长的学术盲目崇拜,迷信权威,对待知识缺乏应有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其实尊敬师长和质疑学术是不矛盾的!

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一句简单的话,字里行间不仅饱含了对师长的尊敬,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位真正的学者对真理的追求!俗话也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在研究生日常的学习中,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对于自己老师的学术,作为学生不敢主动质疑或批判的;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也较反感学生对自己学术的质疑和批判,认为这样的学生“离经叛道”,不尊重自己。“尊师重道”既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品行,也要尊重其学术。如果老师的学术有不足或错误之处,我们正是出于对师长的尊重,更应及时指出其学术中的错误之处,为完善教师的学术体系提出正确、中肯的意见。因此,尊师和质疑其学术并不矛盾,更无须将两者对立起来。对真理不懈追求,不盲目偏袒、包庇错误,正确质疑学术中的错误,是每个研究生在学习中应有的精神和态度。

2.墨子思想实践性的应用。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重视实践应用,不仅能提高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能对以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反观现在的研究生,很多是为逃避就业压力才继续学习生涯的,且大都缺乏本专业的实践经验。到了研究生阶段学习中,就暴露出很多问题,空有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其所做学问没有信服力。一个常见的实例:研究生的论文写作。研究生写论文大多在和文字打交道,但有时也需要实验数据来支撑其观点,否则文章缺乏信服力。古人尚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坚实的数据支撑;为了获得第一手文献资料,有时需要翻阅古籍原著,或进行适当的实验,而非只是引用他人论文或者著作中的材料或数据。

3.墨子思想求实性的应用。实事求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首要原则。当前的研究生在学习中缺乏求实的精神;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将实事求是的态度落到实处。墨子对待事物坚持“取实予名”,“名实合一”的原则,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名符其实,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这为我们的研究生学习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本着诚信原则,坚持原创性。其次,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古人尚且脚踏实地地做学问,作为21世纪的研究生则更应踏踏实实做学问。再次,要虚心求教,谦虚谨慎。现在有不少研究生认为自己登上了“象牙塔”的顶端,骄傲自满的情绪和优越感不溢言表,殊不知“满招损,谦受益”。只有摒弃骄傲自满的情绪,才能在学术和品德上更上一层楼。成功的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对于每一名研究生来说,只有勇于探索,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墨子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做人做事,以质疑、批判的精神追求真理。他通过在自然科学和生产中的实践,在数学、声学、光学、力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实践教育思想为我国现代的课程改革提出了积极的参考,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思想的批判性、实践性、求实性对当前研究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地指导和教育意义。

[1]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2]童恒萍.墨学精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孙培青.中外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蔡尚思.十家论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刑兆良.墨子评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Inspiration of Mohism on Contemporary Postgraduate’s Learning

Leng Jian Li Huashu

Mocius is a famous thinker liv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hina.He founded the Mohist School of thought and the book MoZi is taken as his masterpiece,which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oday.Mocius learned a lot from the Confucianism and not restricted to it.He is the first thinker who criticized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 in academic ideology,and obtained his own unique academic achievements.Mocius valued the practice proving and endowed his theory innovative ideas,which embodies criticalness,practicality and pragmatism of his theory,which provide us a profound revelation for contemporary postgraduate.

Mocius;Mohism;postgraduate’s learning;inspiration

B224

A

1672-6758(2012)01-0029-2

冷健,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0级,四川·南充。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邮政编码:637002

李化树,硕士,研究员,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南充。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院校研究。邮政编码:637002

Class No.:B22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尚贤墨子儒学
儒学交流在路上
“墨子号”与墨子
墨家“法理”与“尚贤”、“尚同”
为什么民主尚贤制适合中国
电风扇不能玩儿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