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三门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2-04-08张美云
张美云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三门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张美云
三门峡高职教育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宏观上受到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微观上受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宏观上营造环境、创新发展思路,中、微观上明确办学定位、改革办学内容,来推进三门峡高职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教育生态学;三门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三门峡高职教育于1999年正式起步,并在短短十几年内实现了规模上历史性的跨越。但是比较特殊的是,三门峡只有一所高等院校,即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与1999年相比,高职在校生人数由不足1000人达到15283人;高职招生人数由399人达到5123人。数据表明,三门峡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区域教育新的增长点,但其在发展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定位不清等。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三门峡高职教育应如何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
二 教育生态学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与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自身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和谐的发展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它们提出的目的和任务相同,均是为了解决当代普遍存在的教育与生态不协调问题,使高职教育走向生态可持续发展。但二者提出的具体着眼点和内涵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眼点于教育与生态状况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其涵义同时包括空间区位上的横向协调和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协调两个方面。后者强调的是可持续性的条件,即要保持发展的基础能够体现出代际之间的公平性。然而,在共同的目的和任务下,二者的这些差异只是在统一方向和相同任务下的具体差异,其存在和作用是完全统一的。[2]
三 三门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
本部分将利用SWOT分析法来论证三门峡高职教育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提供现实依据。
1.内部优势。
(1)发展态势优势。三门峡高职教育近10年来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是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与1999年相比,高职在校生人数增长了约15倍;高职招生人数增长了约13倍。二是专业建设成绩明显。到2010年,学院共设置专业37个,其中3个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同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10月通过了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第二轮评估,其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后发优势。三门峡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当地未做到尽早把高职教育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其发展呈现落后之势。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给当地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后发优势,使得三门峡可以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也可以充分接受国内高职教育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享用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进步的各项成果。
2.内部劣势。
(1)办学定位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自组建以来,在高职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办学定位误区。如重口号、轻特色等,办学目标空洞,淡化专业特色,忽视区域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造成资源浪费。[3]
(2)办学条件较难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高职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提高都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目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依靠“以学养学”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渠道单一,总量有限。二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学院缺乏相关制度规范和培训机制,而且师资大都来自应届毕业生。三是学院是由大中专合并升格而来,加上近几年的规模扩张,生均图书数量、生均教学设施等指标多数达不到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规定。
(3)产学结合程度很难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近年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结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学校不能真正用产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来统筹考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产业部门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二是产学结合层次低。院校产学合作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停留在实习实训或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合作层次。三是产学合作政策不配套。三门峡各级政府虽然高度重视产学合作,但还没有没有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很多项目难于获得企业、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3.外部机遇。
(1)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一五”期间,三门峡生产总值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5%;“十二五”期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的发展思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战略目标的实施将为三门峡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
(2)“中原经济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中,三门峡被列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各项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三门峡将在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高质素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河南省最西部的区域,三门峡要力争成为面向中国西部的桥头堡。而在这一进程中,必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将为三门峡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历史机遇。
(3)产业的梯度转移。沿海的各种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三门峡位于河南省最西部,具有“承东接中”的区位优势。因此,三门峡要在做好充分改善自身投资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大力举办高职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制造业人才,从人力资源方面为迎接这一挑战作好充分准备。
4.外部挑战。
(1)高职生面临就业的挑战。近年来,三门峡高职教育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除了新增劳动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城镇失业人员失业率不断上升、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来高就业等因素外,从高职教育自身看,高职毕业生没有学历上的优势,就业心态也没有技校生那么务实,高不成、低不就是大多数高职毕业生的通病。
(2)周边诸省区的挑战。自从中央实行“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诸省之间高职教育的竞争态势愈见激烈。尽管近几年三门峡高职教育发展较快,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潜质,但其基础弱、发展后劲和内在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还未根本改观。与中部其他五省及省内其它区域相比,三门峡高职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教学质量等方面都仍处于比较落后地位。
四 推进三门峡高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对策
1.三门峡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1)国内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职业教育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但各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不尽一致,如美国是多元办学主体、完备的法律法规与立体交叉的管理体制;德国是多种类型的高职教育、注重校企合作;英国是工读交替的合作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等。发达国家在发展高职教育的历程中主要有政府办学、服务地方,目标明确、特色见长,工读结合,强调实践,强调立法、注重师资,推行高职教育终身化等成功经验。[4-5]
(2)国外东部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为国内其它地区发展高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其成功经验主要有转变观念、优化环境,紧贴市场、设置专业,注重民办高职、强化合作办学等。
2.三门峡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1)宏观层面。营造三门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政府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政策环境为例,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高职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要加大高职教育与其它教育统筹的政策力度。
创新三门峡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三门峡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思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开放的办学格局,推进高职改革,优化教育结构;高职教育应加大力度培养技能型人才,并积极构建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
建立健全投入体制和保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高职办学应该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方针。政府要依法落实高职教育经费,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与此同时,三门峡高职教育的资本运作也可以采取政府贴息贷款、后勤社会化、建设项目向社会投资招标等方式。
建立督导制度和质量监督机制,落实责任,规范行为。三门峡高职教育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办学责任、办学行为等,政府必须建立督导制度,进行宏观管理。一是通过督导检查,促进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二是通过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督,提高教学质量,来规范和评价学校的办学行为。
(2)中、微观层面。明确办学定位,突出高职特色。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办学方向定位,按照《职业教育法》等规定,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等教育层次,目前主要是专科教育。二是目标定位,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三是职业定位,高职教育属于能力教育和就业教育。四是能力定位,高职教育对人才进行技能培训和管理教育,注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定位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出特色和水平。特色是高职院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学校优势等方面。
改革办学内容,突出技能、素质培养。办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来反映。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办学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专业转向,应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为更好的体现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应积极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注重办学条件,加强打造“双师”队伍。办学条件不但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更包括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目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双师”数量不足,来源渠道单一、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已经制约了学院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鼓励教师去获得与实际工作一致的专业技术职称,拓宽“双师”教师队伍来源渠道、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等途径,来引导“双师”队伍的发展。
创新办学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教育。“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根本意义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面向市场,培养社会所实际需要的人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需继续推进。比如产教双方仍需进一步统一认识,调研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状况,明确合作教育的内容,还应建立相关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推进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6]
[1]文汝,罗玉平.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5):19.
[2]胡保卫,杜坤林.教育生态学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3):14-16.
[3]许祖禄,王云兰.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25.
[4]孔韬,彭庆环,陈汉平.国外高职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4-6+138.
[5]宋官东.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10):49.
[6]张红专.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31-46.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anmenxia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of Education
Zhang Meiyu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anmenxia City is constrained by some factors,such as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position for running a school specialties offered,teachers,etc.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anmenxia City should be promoted from the aspects of offering a better policy,innovating the educational idea and reform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ecology of education;Sanmenxia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718.5
A
1672-6758(2012)01-0022-2
张美云,硕士,讲师,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邮政编码:472000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三门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10]-JKGHAG-04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张美云
Class No.:G718.5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