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在钢铁工业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
2012-04-08王青海
今天隆重召开钢铁工业科学技术大会,其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表彰钢铁工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冶金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明确“十二五”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以科技创新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一、“十一五”以来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成效最显著的五年。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优化钢铁制造流程,一批关键核心工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依托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在构建可循环钢铁流程理念的指导下,对钢铁生产流程优化匹配技术、高效生产工艺技术、能源转换和节约利用技术、资源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和实践。其中自主研发、推广使用的高效低成本冶炼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性能预测与控制及一贯制生产管理技术等关键工艺技术,促进了钢铁工业资源与能源的节约、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真空精炼装备技术、大方坯与大圆坯连铸装备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装备技术、冷轧机组以及取向硅钢生产线自主集成等装备技术的国产化,使我国钢铁工业具备了主要工序核心装备与关键工艺的自主集成能力;通过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基地建设和宝钢梅钢宽带钢冷连轧机组等项目实现了自主集成、自主建造千万吨级世界一流钢厂的能力。
第二,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装备制造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实现重点产品升级
“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努力适应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步伐,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满足了奥运工程、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气东输、高速铁路、三峡水电站、核电站建设,以及载人航天、国防军工等重大工程和重大装备制造要求。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全部实现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牌号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并已替代进口用于50万伏以上等级的超高压大型变压器制造,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高端取向硅钢技术,成为世界上少数能生产这一级别产品的国家;适应三峡建设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水轮机组蜗壳用钢,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三峡右岸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用于核电的蒸汽发生器用690U型管、核反应堆安全壳、核电常规岛主设备及其配套系列用钢,已在国内核电建设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大型原油储罐用调质高强度钢国产化研发,保障了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重点工程建设;依托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管线钢研发生产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其中X80级管线钢研发与生产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试制生产出X120级管线钢;低温用钢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开发的LNG工程用耐低温钢板已用于建造大型低温储罐和低温压力容器。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品质特殊钢技术开发”、“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等项目支持和带动下,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重点领域所需关键钢材品种开发获得重大突破,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提升了钢铁工业及下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技术转化和新产品开发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三是替代进口促使国外产品大幅度降价,以“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关键锅炉管技术开发”为例,P92锅炉管国产化后,进口产品每吨平均价格由约16万元降至8万元。
第三,着力加强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领域中的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取得重大进展
“十一五”以来,在节能技术领域,重点推广了干法熄焦、高炉TRT、转炉煤气回收技术、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等一批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干熄焦装置由2005年20套增加到2011的154套,干熄焦套数和干熄焦能力居世界第一;高炉干式TRT由2005年49套增加到2011的600余套。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从2005年的694千克标准煤降至2011年的602千克标准煤;行业平均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由2005年的47.5立方米提高到2011年的81立方米,余热余能利用技术普及率明显提升。
在冶金渣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钢铁工业和相关行业通过冶金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打造构建出完整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和在建矿渣细磨生产线230余条,其中钢铁企业164条,矿渣粉产能约1.4亿吨,消纳了国内70%以上高炉水渣。
在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目前钢铁企业已有约300多台烧结机实施了烧结机头烟气脱硫技术。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83 千克降到2011年的1.69千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2005年的2.18千克降到2011年的1.03千克。
在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推广应用了一批节水工艺技术,新水消耗大幅降低,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吨钢耗新水由2005年的8.6立方米降到2011年的4立方米。
第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
2011年末钢铁行业共建成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34家,国家工程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初步形成了产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转移三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内部科技创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建立不同类型科研机构达202个。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和企业的三级创新体系。与此同时,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投入总额2865亿元,年均科技活动投入573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32.5%。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2项,其中有5项成果获得一等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冶金科技进步奖461项获奖成果中,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超过90%;大中型钢铁企业共申请专利2万余项,年均申请专利4000项,2010年申请专利数量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96.4%,其中申请发明专利共计7700余项,年均增长88.6%。
在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钢铁行业构建了不同模式的产学研用研发联盟,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搭建了创新平台,调动了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第五,企业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建立
宝钢构建生产、研发、设计和制造四位一体的工程集成体系,走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道路;鞍钢、武钢建立高效的、面向市场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首钢结合“一业多地”的发展格局,创建了“一级研发、多地分布”的研发管理模式;河北钢铁集团注重基础研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马钢、山钢、沙钢、天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突破;太钢加强横向强强联合,大力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探索;本钢、安钢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艺装备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天管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技术优势;酒钢、天钢、新冶钢、西宁特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新产品主攻方向;南京钢铁使新产品成功运用于国内外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行业;中钢集团致力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新兴铸管通过科技创新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同行业前列;包钢、东北特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持续稳定的创新软环境;钢研科技集团、北科大、东北大学发挥优势,积极为行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智力支持。
“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取得突出成绩,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素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创新型的科学技术人才和一大批掌握一流技能,一线技术操作人才脱颖而出。随着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实施和企业创新激励制度的建立,钢铁行业创新人才队伍正在逐步壮大。
第六,充分发挥钢铁协会、金属学会组织协调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十一五”以来,钢铁协会、金属学会围绕行业科技进步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和重点,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一是构建上下游合作创新研发平台。围绕高强度石油储罐用钢、高钢级石油管线用钢、高性能建筑用钢、钢结构用钢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探索和推进合作研发机制的建立,实现了钢材产品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与规范服务的联动效应。二是依托国家科技项目,积极组织行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重点开展了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开发”等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三是积极建议政府设立相关科技专项,通过国家科研资金引导,带动共性技术的研发,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移与应用。四是针对行业重大技术问题,组织行业专家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技术推广。如成立大高炉专家委员会,组织行业的力量,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大型高炉运行效率问题。五是组织开展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冶金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和重大科技成果鉴定评价工作,有力推进了钢铁行业科技进步。六是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共同组织编写钢铁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指南。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钢铁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不足,体现钢铁工业竞争实力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仍处于追赶阶段;二是部分钢材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用钢行业需求;三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尚不健全,科技人才总量不低,但高层次科技人才、领军人才不足,企业研发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四是支持企业创新投入政策力度不够,国家引导社会创新资源汇聚企业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
二、我国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上看,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当今世界,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特点日益明显。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都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要举措,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积极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一些国家提出的再工业化,也无不以科技创新为基本战略。从全球钢铁工业看,优势企业都力争通过科技创新把握未来钢铁工业工艺、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钢铁业处于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反而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以便在全球钢铁业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能源、资源约束不断强化,土地、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这也预示着过去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同时,下游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钢铁工业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才能不断满足下游行业发展的需要。
从国内钢铁行业看,一方面钢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资源环保压力加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生产经营面临严峻形势,这些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寻求钢铁工业新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涉及钢铁产业战略性重大技术已经难以通过引进吸收方式来获取,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加快我国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全行业重大和紧迫的任务。
我国钢铁工业现在应当告别粗放式发展,进入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就是要在生产经营、企业发展、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方面实现“四个转变”,重点是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钢铁企业以培育优势、特色产品为目标,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三是积极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并取得明显成效;四是钢铁行业的全产业链建设扎实推进;五是开创优化产业布局和企业兼并重组的新局面。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要按照“四个转变”的要求,紧紧围绕上述五个方面工作加快推进。
三、“十二五”我国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
“十二五”我国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当前钢铁工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战略机遇期,以提高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钢铁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抓住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以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产品升级。要把产品升级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特别是要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产品质量、档次作为产品升级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钢铁产品性能和实物质量,加快标准升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加强钢铁产品标准与下游建设、制造标准规范的衔接,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提升建筑、机械、轻工、造船等行业用钢材的产品质量。要加大生态产品的开发和钢材产品全面升级共性技术的研发,解决减量化及产业竞争力问题。
第二,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推广和利用。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实现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重点实施以烧结烟气脱硫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以综合废水脱盐为重点的废水治理利用技术、以含铁尘泥脱锌、钢渣微粉为重点的固废处置利用技术,实施系统集成烧结生产节能环保技术、系统集成烟气干法净化与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技术、系统集成冶金渣处理高附加值利用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实施和推广这些工艺技术,最终实现钢铁生产污染物高效处理与无害化防治要求下的“三低”,即低耗、低硫、低碳,实现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三高效”,即能源高效转换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铁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保证钢铁工业绿色制造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继续推进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应用。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等重点,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状况,加强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矿资源开发与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并通过技术改造尽快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第四,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推进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开发。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从需求出发,加快高品质特殊钢、海洋工程用钢、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及储运、交通运输用钢的研究开发,满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发展航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交通运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
(二)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钢铁企业要将科技创新纳入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明确近期和中远期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思路;努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架构,落实资金、人员投入,有效整合集团公司内部科技创新的资源;要建立和强化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研发体系;要围绕通过先进技术降低成本,实现节能,提高效益。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第二,坚持协同创新,推进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着力解决行业技术创新存在的分散、封闭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的大协作体制。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用法律和市场的手段,促进企业间的强强联合,打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提高共性技术研发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共性技术的产业化转移与推广扩散。
第三,加强钢铁产业链延伸和协同开发。发挥产业链整体效能,积极推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构建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平台,与下游用户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同研发新产品与新技术,协助用户开展终端产品的研发,形成稳定的产业链伙伴。
第四,坚持开放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力度,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钢铁行业、学术组织开展的科技合作,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充分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加快建立多层次,满足行业实际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要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特别是重大技术研发和系统设计的领军人才。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企业重大技术发展研究项目,抓紧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努力满足钢铁工业创新发展所需人才在数量、质量、专业等方面要求,逐步形成钢铁工业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团队。
(四)加强行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协调,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要充分发挥钢铁协会、金属学会行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力量研究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制订完善行业技术进步指南;适时开展前瞻性研究,明确中远期科技创新重点。组织开展行业重大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大力推广成熟共性技术的应用。积极促进技术改造中的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重大技术的效能,提高行业整体的应用水平。注重推广整体流程优化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投资省、效益高的技术。搭建与用户行业技术合作,促进创新产品的实际应用。认真做好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标准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积极争取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努力反映企业诉求,协助政府部门认真落实相关政策
同志们,我国钢铁工业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召开科技大会,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中国钢铁工业要以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把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以创新发展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