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甫湜研究综述

2012-04-07刘新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皇甫韩愈古文

刘新征

(1.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皇甫湜(约777-约835),字持正,中唐古文名家,与李翱、张籍等人一起被称为“韩门弟子”。在当时盛有文名。但由于唐诗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唐文相对冷落的研究也集中在韩、柳等大家身上,以致对皇甫湜的研究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唐代文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研究者开始把眼光转向皇甫湜,为了推进这一研究,现将皇甫湜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一生平研究

皇甫湜生平事迹见载于《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附《皇甫湜传》,《唐阙史》卷四及《云溪友议》、《因话录》、《唐摭言》等文献,但均言之不详。大致不出《四库全书提要》说及之范围:睦州人,元和元年进士,解褐为陆浑尉,仕至工部郎中,卞急使气,数忤同省,求分司,裴度特爱之,辟为东都判官。近人钱基博《韩愈志》“韩门弟子记第五”言及生平轮廓,性格等,也大致如此。

今人的研究主要有:

曹汛《皇甫湜生卒年考证》认为皇甫湜当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卒于唐文宗大和四年(830),享年五十五岁。

姚继舜《皇甫湜生卒年诸说辨证》列举了清代姚范、萧穆以及今人曹汛、余嘉锡考证皇甫湜生卒年的四种说法,一一加以考辨,最后考定皇甫湜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卒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享年五十九岁。

杨军、张少华《皇甫湜评传》认为生卒年史无明载,生年只能大致推定为大历十年(775)至大历十二年(777)之间。死于太和九年(835)甘露之变。该文综合多种资料,结合其作品,对皇甫湜生平加以勾勒,并对其文学主张、作品特色及其在古文运动中的贡献略加评述。

李天明硕士学位论文《皇甫持正文集版本源流考》则认为生于770年,卒于830年。(白居易有《哭皇甫七郎中》诗,乃为哀悼持正所做。此诗作于大和四年(830年),故持正当卒于此年。)

张清华主编《韩愈大传》“韩门弟子传”中有皇甫湜传记,对史籍中有关皇甫湜资料收集较多,对其一生经历进行了考证,认为其生于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卒于大和九年(835)以后。对其思想和作品特色有简略评述。

陈文新《文学编年史》系皇甫湜元和十三年(818)在襄阳幕、元和十四年(819)在江陵、宝历二年(826)从李逢吉至襄阳为幕僚、卒于大和九年(835)以后。

另有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认为皇甫湜生于贞元三年(787),卒于大和九年(835),年四十九。生年的主要依据是皇甫湜作品《答刘敦质书》中有“一年以未成颠蹶,二年以不试狼狈……咸以为年未胜冠,当役力于名达,锐心于进取”。按贞元二十年(804)停贡举,湜贞元二十一年愤而离京,此时“年未胜冠”,因而怀疑韦处厚《上宰相荐皇甫湜书》之“三十二”乃“二十二”之刊误,认为湜之生年亦当据此后推十年。吴在庆、李芊《皇甫湜、李贺生平二题》同样论证皇甫湜生年应为公元787年。《皇甫湜年谱简编》还对部分皇甫湜文章作了系年。

对皇甫湜生平论述最为确切的当是刘真伦师《皇甫湜行年考》,该文引用大量史料,对上述姚继舜《皇甫湜生卒年诸说辨证》、杨军、张少华《皇甫湜评传》多所补正,对皇甫湜一生行迹、仕履予以厘清,部分作品系年。认为皇甫湜生于大历十二年(777),卒于大和九年(835)八月以后不久。特别是考定了史料记载比较混乱的皇甫湜参加贤良方正科试的具体时间,解决了皇甫湜生年考证的关键问题。

论及皇甫湜生平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皇甫湜的生平和创作》,该文认为皇甫湜生年777,卒年为835,另外厘清了皇甫湜的人生发展脉络,探讨了皇甫湜与韩愈、李翱、孙樵等人的关系。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李翱研究》第一章“李翱生平交游考”之“皇甫湜”一节也大致论述了皇甫湜的生平及其与李翱的交往。

二文集版本源流研究

万蔓《唐集叙录》简要介绍了皇甫湜文集的版本着录情况以及毛晋汲古阁刻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皇甫录世业堂刊本、清代光绪二年(1876)冯焌光读有用书斋刻《三唐人集》本《皇甫持正集》、《四部丛刊》影印宋本等版本。还比较简略,而且也有讹误。

姚继舜《皇甫湜文集版本源流考》论述皇甫湜文集,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卷、三卷、六卷、八卷、十卷等五种不同系统的版本。但当代存世的湜集,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集的全国(除西藏、台湾外)藏书单位的现有资料反映,全为六卷本系统,其它均已亡佚。现存版本以商务印书馆所编“四部丛刊初编”据以影印的底本,即上海涵芬楼所藏宋刊本为最早。宋刊本之后,传世的湜集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皇甫录据王鏊“获内阁秘本,手录以归”的钞本而上版开雕的世业堂刻本,称为“皇甫本”。又,明末崇祯中,有毛晋汲古阁所刻《三唐人文集》中的湜集,称为“毛本”。清代,继毛本之后又有两种《三唐人集》问世,均有湜集,一称为“冯本”,一称为“缪本”。此外,历代还有些钞本,如明吴宽丛书堂钞本,清钱曾述古堂钞本(简称“钱本”)劳机钞本等。另外文中还提到明末李宾所编《八代文钞》(总集,收湜文18篇)本,《四库全书》本、无名氏坊间刻本,清嘉庆董浩等编《全唐文》湜集等。最后总结道:今湜集存世之本均属六卷本系统,但源流不同:宋刊本因成书最早,独出一源,传本孤行;皇甫录刻本、毛本、《八代文钞》本、冯本、《四库全书》本、无名氏坊间刻本、劳本等传本与《全唐文》湜集均同源,出自明王鏊“内阁”录本;钱钞本、缪本同源,祖述钱曾所见“阁本”。此文特点是能撮其大要,但显然未对文集版本作穷尽性考察,特别是对众多的清抄本未作介绍。

李天明《〈皇甫持正文集〉版本源流考》。此文于皇甫湜文集版本源流调查、描述、辨析甚为详备。正文部分以时代为纲,分四部分,对皇甫湜集诸版本作详细审慎的考察甄辨:(一)唐五代时期皇甫持正作品的结集与流传。(二)宋代皇甫持正文集的编纂和刊刻。(三)明代皇甫持正文集的刊刻与传抄。(四)清代的刊刻和传抄,介绍十二个不同的版本。四个时期现存和已轶的版本共计介绍二十五个,并辨析了其源流。此文对皇甫湜文集版本考察详尽细致,但偶有错讹之处,对版本源流的论述也有主观推断之词。

三作品研究

皇甫湜生前已盛有文名,顾况评之为“杨雄、孟子”;韩愈对其甚为倚重,“死能令我躬所以不随世磨灭者惟子”;白居易《哭皇甫七郎中诗》云:“涉江文一首,便可敌公卿”;韦处厚《上宰相荐皇甫湜书》云:“学穷古训,词秀文人,脱略章句,简于枝叶”。以及为裴度撰福先寺碑文事可见,裴度对其也甚为推重。晚唐孙樵也自称“樵尝得为文真诀于来无择,来无择得之于皇甫持正,皇甫持正得之于韩吏部退之。”(孙樵《与王霖秀才书》),可见推崇之意。甚至有“韩文公、皇甫湜,贞元中名价籍甚,亦一代龙门也”(王定保《唐摭言》卷四)的说法。但以后对皇甫湜文学成就的评价,有所降低:

如元代学者郑玉认为湜文“其言语次叙,却是着力铺排,往往反伤工巧,终无自然气象,其记又多叶韵语,殊非大家数”(郑玉《与洪君实书》,《师山遗文》)。再如清代章学诚评论云:“今观其文,句镵字削,笔力生健,如挽危弓,臂尽力竭,而强不可制,于中唐人文,亦可谓能自拔濯者矣。第细按之,真气不足,于学盖无所得,袭于形貌以为瑰奇,不免外强中干,不及李翱氏文远矣。按二人虽俱学韩,李能自立,不屑屑随韩步趋,虽才力稍逊,而学识足以达之,故能神明韩法,自辟户庭。皇甫则震于韩氏之奇,而不求其所以致奇之理。湜于韩门所得最为粗浅,而又渐染中唐奇碎之病,宜其有是累也。”(章学诚《皇甫持正文集书后》,《文史通义·外篇》)刘熙载则从其对后世的影响方面评曰:“文得昌黎之传者,李习之精于理,皇甫持正练于辞。习之一宗,直为北宋名家发源之始;而祖述持正者,则自孙可之后,已罕闻成家者矣。”(刘熙载《艺概·文概》)四库馆臣认为“今观三家之文,韩愈包孕群言,自然高古;而皇甫湜稍有意为奇,樵则视湜益有努力为奇之志。其弥有意于奇,是其所以不及欤?读书志引苏轼之言称,学韩愈而不至者,为皇甫湜,学湜而不至者,为孙樵,其论甚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另缪荃孙认为:“湜,韩门弟子,句奇语重,不离师法,而雕琢艰深,或格格不能自达其意,较之同时文人,固已超出流辈。”(缪荃孙《跋皇甫持正集》)总之,这些评价有很强的一致性,都对皇甫湜文章思想内容平淡而一味追求语言的奇涩因而显得内在不足语言不自然的特点提出了批评。近、今人的这方面的评价和研究大致有:

(一)思想内容方面

文论思想。对皇甫湜作品的思想内容,已见的研究还很不全面深入。论述较多的是其文论思想。可以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为代表。该书认为皇甫湜标举奇怪,重视艺术上的奇创,是合理的。但对尚奇求怪强调未免过份,如对韩愈、顾况、元结等人的诗文之肯定都集中在其奇,而对白居易的文章评价甚低。该书也注意到《谕业》言及说理、体物、抒情之作和历史著作各有不同要求,是合理的意见。但也指出皇甫湜对文体风格的多样性、审美特征的丰富性认识不足。都是很中肯的意见。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第四章“中唐古文作者及其先驱的文学批评”之第五节为“沈亚之、李翱、皇甫湜”,结合皇甫湜相关作品详细梳理了其文学思想,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同。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二)第八章“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第四节“古文运动的参与者”论及皇甫湜,概括其文学主张为两点:一是尚奇求怪,二是深蓄、厚积、砥砺,即强调艺术功力的修养。敏泽主编之《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卷)第十二章“中唐时期的文学思想”论及皇甫湜,认为皇甫湜论文主张之“意新”主要不是思想的新而是表达的新,他不想将一种意思平平淡淡地说出来,因而讲究“怪”、“奇”。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第七章“‘古文’创作的全面繁荣”论及皇甫湜,认为后人指责皇甫湜一味雕琢艰深并不合乎实际,看到了皇甫湜文论主张强调精义内充则英华外发的一面,肯定了其对语言与形式的强调是其理论上的独到之处。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有一章《皇甫湜和古文运动》,主要从皇甫湜对古文运动的贡献的角度对皇甫湜的思想特别是文论思想,结合《公是》等作品作了论析;又结合具体文章对不同文体的艺术特点作了评析。

其他思想。对皇甫湜文论以外的思想,少见深入的论述,主要是简论其文有关心时政、针砭现实的特点。如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第八章第四节,“永贞前后的用世之文”论述皇甫湜之文较为详备,于皇甫湜之“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的文学观;杂论古今,针砭现实,颇有直言谠论的文章内容,结合皇甫湜的多篇具体文章多有分析评述。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认为皇甫湜在创作实践上写了不少富于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章。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第五章“古文运动”第三节“李翱与皇甫湜”指出皇甫湜关心政治的思想特点,批评了其反佛不坚定的思想。

(二)文学成就与特色方面

在论及皇甫湜文学成就与特色时,论者往往喜欢将其与李翱比较论述。如陈柱《中国散文史》把皇甫湜与韩愈、李翱比较而论,曰:“韩氏之议论文出乎《孟子》,而习之之议论文则本乎《论语》;出乎《孟子》故浩气流转而气势雄奇,本乎《论语》则韵味淡雅而气象雍容,韩文之好,人易知,犹鲁公之书人易识也;李文之佳,人难知,犹二王之字人难识也。若皇甫持正则学韩之奇而未至焉者,不足与论乎此矣。”显然对皇甫湜评价不高。黄国安《李翱、皇甫湜两家散文比较研究》①未能见到原文,内容概要见于傅璇琮、罗联添《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侧重于李翱,认为李非韩门弟子,认为李文胜于皇甫湜,皇甫可谓不离韩愈师法,而李则不独出于韩。前文已述及的黄爱平博士学位论文《李翱研究》在论述李翱作品时,把皇甫湜的一些作品如《东还赋》、《韩文公神道碑》、《韩文公墓志铭》等与李翱的相应文体作品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同样比较李翱与皇甫湜的还有论文《所尚各异——李翱、皇甫湜古文理论与创作特色之比较》,该文认为李翱有重道轻文的倾向,而皇甫湜论文尚奇,追求“意新”、“词高”,并对皇甫湜的部分具体作品做了分析。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二)归纳皇甫湜散文内容及特点是论说文言急词直,铺排张扬,盛气攻辩;记、序议论风生,新喻迭出,铸语新奇。指出皇甫湜文章病在创意求奇少,遣词求怪多。

熊礼汇编著之《隋唐五代文学史》将皇甫湜文章的“奇”、“怪”风貌归纳为三点:一是立论新奇,有独到见解;二是说理和概言事物特点,喜用奇特比喻;三是造语简劲、奇崛,爱浓缩典故、事实于整齐语句中。这个归纳是很精辟到位的。

陈文新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之《隋唐五代卷》(中)搜集历代对于皇甫湜文学成就的评价颇为全面。

另有如梁孝瀚《韩愈奇崛派皇甫湜文学之评价》等一些论文未能找到原文。

(三)其他研究

其他研究则有童寿的《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考释了文中的几个词语;李最欣《韩愈与皇甫湜关系辨证》认为韩愈和皇甫湜之间并不是师弟子关系:就态度而言,韩愈、皇甫湜彼此以对方为朋友,当时人也以二人为朋友关系;就事实而言,韩愈于皇甫湜不是业师,不是座主,也不是举主,故二人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师弟子关系。赵晓红、刘振峰《皇甫湜的亲属关系》论述了皇甫湜与王涯、牛僧孺等人的亲戚关系。

全面研究皇甫湜的是江国贞《皇甫持正学术研究》②未能见到原文,内容概要见于傅璇琮、罗联添《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内容分四编:第一编讲传论、交游;第二编为“思想研究”,包括:儒家思想、论文思想、政治思想。第三编为其著作及重要作品评介;第四编为“诸家集评”汇集从唐代至民国初年对皇甫湜的评论。

还有较多的唐代文学研究著作都简略地涉及到皇甫湜,周彪《“韩门弟子”的散文理论和创作》、聂石樵《唐代文学史》第五章第三节第三小节为“艰涩派古文家樊宗师、皇甫湜”。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第五章第二节为“李翱与皇甫湜”,等等。因为观点大同小异,这里不再一一介绍。总体而言,以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中、黄爱平《李翱研究》中的有关论述较为详审。大部分著作论述不是很深入细致。

[1]钱基博.韩愈志[M].北京:中国书店,1988.

[2]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3]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陈柱.中国散文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聂石樵.唐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傅璇琮,罗联添.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8]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李天明.皇甫持正文集版本源流考[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1]李芊.皇甫湜年谱简编[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2]李发亮.皇甫湜的生平和创作[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黄爱平.李翱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4]周彪.“韩门弟子”的散文理论和创作[J].扬州师院学报,1990,(4).

[15]姚继舜.皇甫湜生卒年诸说辨证[J].文学遗产,1992,(2).

[16]姚继舜.皇甫湜文集版本源流考[J].广西大学学报,1993,(1).

[17]杨军,张少华.皇甫湜评传[J].苏州铁道师院学报,2000,(12).

[18]刘真伦.皇甫湜行年考[A].朱万曙.古籍研究(2009卷总第55-56期)[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19]吴在庆,李芊.皇甫湜、李贺生平二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0]石明庆,王光义.所尚各异——李翱、皇甫湜古文理论与创作特色之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猜你喜欢

皇甫韩愈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孤岛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