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体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课为例
2012-04-07石仿
石 仿
(中国计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关于立体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课为例
石 仿
(中国计量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立体式教学模式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材体系转变为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为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采取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愿意听,锻炼学生能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立体式;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公共必修课,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内容,其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理论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立体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材体系转变为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为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教学方法上更多采取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乐于学习,锻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如列宁所说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模式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该课最终的教学目的。
一、立体式教学模式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立体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立体式三项内容。教学目标立体式是指应确立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在知识、能力方面,而且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立体式是指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突出时代特征,及时吸收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整体上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形成合理的立体结构;同时,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仅要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而且要积极开发和组织实验、实践和网络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立体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立体式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活动中,要把教师讲与学生看的平面教学手段和单向式的教学方法拓展为立体的、多层面的、多向的、互动的教学方法手段,尤其是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特点。比如使用幻灯片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新成果用图表形式或历史讲义形式概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营造立体式、交互式的教学情境。
二、立体式教学模式下的思维模式和教学目的
1.教学思维
任何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教学思维模式上的突破。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课当然也不例外。在立体式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规律、目的、内容、特点等具体内容,谋求适合立体式教学模式上的需要,其根本在于教学思维模式上的突破。
(1)教师要突破此前单纯讲授理论教学的思维模式,摒弃长期教学思路中的习惯定势,树立每门课程的整体性与注重学生创新调研能力培养的思维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活动中,所谓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运用马克思原理的基本方法去探讨基本理论内容,结合历史上发生过和现代社会中的具体事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归纳综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即不能纯粹为学原理而死记硬背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提升理论思辨能力、实践出真知的正确看待社会事件的能力,从而在思考中创新学科的真正要点。
(2)教师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读与讲的教学模式,改变主导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建立师生双向、互动、反馈的教学思维模式。现代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较强,而理论课的教学缺陷与自然学科有较强的实验性有着根本差别,这种情况较容易压抑学生的独立思想。对课程中有单独见解的就需要同学们互相争辩,将具体课程与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具体事件结合起来,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调研热情,不至于让学生觉得理论脱离实际,甚至觉得某些理论课已过时。任何学科都是在教与学中发现创新,才是某门课程的活力。尤其是当一门课程教材跟不上时代需要时就更需要教师或多或少的创新思维在里面得到渗透,这样看似微小的思维变换,在教学实施中小手段却教“活”了专业课程。
2.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就是以围绕每门课程的指定教材为轴心,让学生在理解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学会“活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大历史阶段和四个历史时期。
(1)三大历史阶段。三大历史阶段是指创立形成阶段(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革命到建设阶段(由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
(2)四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由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1895年恩格斯的逝世,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逐步走向垄断,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风起云涌到走向相对寂静、和平发展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在实践中运用、展开到发展成为日益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时期。第二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即从恩格斯逝世到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的酝酿和准备时期。这一时期,列宁的主要贡献是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完成了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理论准备。第三时期,从20世纪初十月革命的胜利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完成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由无到有、由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的影响由局域遍及全球。这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时期,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初步经验教训的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代表是列宁和毛泽东,代表性的理论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以及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主要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第四时期,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这是马克思主义面临严重挑战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期,是社会主义掀起改革浪潮和社会主义艰难探索、曲折前进时期,也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总结苏联、东欧剧变和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初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深刻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步骤等。此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且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马克思基本原理,不仅在学习上学会“活用”,而且在社会实践及其生活中,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提升人生成长中的理论能力,从而达到该课程的立体教学目的。
三、实现立体式教学模式的措施
1.教师要不断转换角色,换位思考
立体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诱与导,在角色上却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在每门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不断转换,让学生自主调研,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授课模式因课制宜,不断有所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活动中,课程的重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想和信念。课程的难点有两大方面:一是在理论分析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原来分开的三个部分融合为一个整体并适当分配各部分在教学中的所占比重;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高中阶段的学习衔接好并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鲜活起来,使学生能真正入耳进脑。我们解决这两大难题的主要办法是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重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组织要得体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教师将教学要点和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与现时代的学术研究前沿相结合,不断用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同时在广泛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集中现代大学生中实际的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开展分析和探索,形成针对性很强的专题讲座体系,让学生充分感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功能。
总之,立体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除注意以上几点内容外,每门课程的最终教学效果,还离不开教学考评相互交流,及时改正不妥之处。每个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探讨中,真正使立体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1]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张春萍,史文杰,张玉侠.自主教学法:一种全新的立体式教学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3).
[4]胡卫东,吕玮.立体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SHI Fang
(School of Marxism,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l of“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is to transform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into effective teaching system,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Marxist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objectives.More case methods are adopted in the teaching,which makes students be willing to listen and trains students to apply the theory to solve real problems in the real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three-dimensional;teaching mode
G420
A
1008-469X(2012)04-0069-03
2012-06-05
石仿(1980-),女,安徽淮北人,哲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