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起步——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1949—1968)
2012-04-07何燕
何 燕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一、前言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临渤海,交通便利。该县下辖11个镇、5个乡,经济收入以粮食、果树种植业及养殖业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县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向享有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城镇干部职工倾斜,农民看病仍以自费医疗为主。为了缓解乡村缺医少药、农民疫病缠身的局面,昌黎县新政权采取了多种措施发展农村卫生事业。20世纪50年代中期昌黎县逐步建立健全了基层卫生组织,不断扩充医疗卫生队伍。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县政府还引导农民陆续开展了卫生防疫、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事务,加之巡回医疗和医药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对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开始起步,并直接影响了其后医疗卫生事业的方向与道路。本文尝试利用昌黎县当地的档案文献史料,通过考察该县1949—1968年间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情况以说明以下事实:共和国前二十年中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起步为整个集体化时代乃至今日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其成就与意义不应被忽视,其探索和实践更值得反思。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昌黎县乡村卫生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昌黎县医疗卫生状况较为落后。麻疹、疟疾、天花、细菌性痢疾、肺结核、肝炎等常见传染病仍在肆虐,新生儿死亡率依旧很高。1949年,全县仅有一家公立医疗单位,有医务人员18人。另有个体开业医生205人,大部分为中医。50年代初,昌黎县先后成立县卫生院、妇幼保健站和卫生防疫站,并于1952年7月开始对城镇干部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仍以民办为主,个体开业医生是农村主要的医疗力量。①昌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黎县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549、563页。农民对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的可及性与可得性均较为低下,多数农民面临着病不能治、病而难治的困境。为缓解农村疫病流行、缺医少药的局面,昌黎县逐步建立健全了基层卫生组织,并引导农民陆续开展了卫生防疫、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事务。
1.建立健全乡村基层卫生组织,不断扩充医疗卫生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昌黎县的乡村基层卫生组织有国办的区卫生所、高级社办的保健站和医生集体办的联合诊所等。50年代初农村医疗机构以联合诊所为主,同时仍活跃着大量个体医生。
1953年,在中共中央“组织起来,开展合作化运动”的号召下,昌黎县部分私人开业医生自带药品、器械和资金折价入股组成了28个联合诊所,次年很快发展到36个。联合诊所属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有私人联合和公私联合两种组织形式,包括中医、西医和中西医联合诊所三种类型,各乡均有分布。医生除收费看病外,还包片负责各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巡回医疗等工作。①《昌黎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全县卫生基本情况及联合诊所典型材料的报告》,1955年11月28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5;《昌黎县卫生科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卫生工作的报告》,1955年12月31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5。笔者注:“18-Y-5”表示该档案文件所属的全宗号、目录号和案卷号,下同。笔者在此向昌黎县档案馆馆长何志利先生及档案馆各位老师的热情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截至1956年,昌黎县61.2%的卫生机构参加了公私联合诊所。联合诊所是50年代初出现的新型医疗组织形式,也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前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主要形式。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1954年昌黎县开始培养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员。1956年为了配合生产合作化高潮,生产队又配备了卫生急救员。在生产合作社保健员和卫生急救员的培训过程中,始终贯彻着“预防为主”原则,培训内容主要有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常识、传染病管理和简易外伤处理急救等。他们回社后能够处理简易外伤、急救,并能协助医生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妇幼卫生工作。此外,部分农业社由社员和社内卫生人员共同集资举办了保健站,方便了诊疗并允许社员看病赊账。保健站还与当地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订立合同,社员在诊所可享受一定优惠。昌黎县农业社保健站较少,多数农业社只有保健员或卫生急救员从事简单保健工作,社员患病仍需出外就医。针对农村疫病的流行,昌黎县还重点培养了一批基层防治人员,负责社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②《昌黎县训练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员总绩》,1954年12月30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4;《昌黎县农业卫生急救员训练计划》,1956年,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10。可以说,农业社保健员、卫生急救员和基层防治员,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昌黎县农村地区的第一支卫生队伍。
随着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得到较大发展。1960年昌黎县建立县人民医院,原联合诊所、农业社保健站和区卫生所被合并改组为公社卫生院。1965年昌黎县开始举办半农半医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不脱产卫生人员,各生产队也开始配备卫生员和接生员。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包括地区卫生院、公社卫生所、生产大队半农半医和生产队卫生员、接生员在内的四级医疗保健网。③《昌黎县卫生科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卫生工作的报告》,1955年12月31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5;昌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昌黎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内部发行),1995年版,第147-150页。
2.“千军万马送瘟神”:全民疫病防治运动的开展
开展全民性的卫生防疫运动,降低民众疟疾、肠道蛔虫病等传染病和多发病的发生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卫生防疫方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了全民动员形式,以除四害为中心,包括捕捉鼠雀、掏挖蝇蛹、粉刷墙壁、疏通沟渠、改造厕所、清除垃圾等。农业社卫生委员会统一部署社内各项卫生工作,保健员和卫生急救员负责具体卫生工作的开展;各区(乡)还建立了巡回防治和责任医生制度,由医务人员包片负责农村卫生运动和常见疫病预防救治工作。④《昌黎县卫生科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卫生工作的报告》,1955年12月31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5;《昌黎县人民委员会卫生科一九五六年卫生工作总结》,1956年12月20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10。
另一方面,昌黎县医疗部门还组织人员分村分片接种疫苗。1950—1959年先后给群众接种牛痘、卡介、伤寒、乙脑、鼠疫、霍乱、痢疾等多种疫苗。1957年和1959年,该县培训寄生虫防治人员,对寄生虫病和钩虫病进行普查普治,收到较好效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农村普遍用DDT或六六六粉喷杀白蛉进行消毒,加之农田广泛使用农药,黑热病感染率大为降低。不过,山区患甲状腺肿的仍较多,这一时期并未得到有效根治。⑤昌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黎县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556-558页。
3.整合中医中药,坚持中西结合、自力更生、勤俭办医
对中医的重视和支持是这一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一大特点。重视中医、坚持中西并用是符合现实需求的明智选择:一则中医中药是民众长期认可的医疗资源;二则中医药诊断简便、成本较低,对中医中药的充分利用可增加医药供给,缓解农村缺医少药之困。
从1953年起,昌黎县政府开始引导中医组建或加入联合诊所和农业社保健站。随着农业高级合作化的实现,农村绝大多数医生参加了联合诊所或农业社保健站,1957年昌黎县农村卫生机构中中西医达到517人。1954年,昌黎县卫生科组织召开了中医代表座谈会,向中医们征集治疗肠胀痛、产后类似破伤风、妇女崩血、寒疝等的偏方、秘方。⑥《卫生科组织中医代表座谈,征集偏方、秘方》,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4;《中共唐山地委关于农村医疗机构情况及今后整顿意见向省委的报告》,1954年,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C-67;《昌黎县人民委员会一九五七年卫生工作总结》,1957年,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11。县政府还先后举办了针灸学习班、中医业余学校和中医夜校,鼓励医务人员学习中医技术。⑦昌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黎县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552页。在疫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的作用同样得到重视。1958年,唐山地区伤寒、痢疾、肠胃炎等传染病时有发生。唐山地委强调重视中医中药作用,提倡中西医结合,一面加强治疗,一面组织群众开展预防。60年代初,县防疫站还专门配置了茵陈大枣汤给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收到一定疗效。①昌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黎县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554-556页。
4.关注妇女儿童,组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20世纪30年代县广济医院曾培训过新法接生员,但新法接生在昌黎始终没有推广开来。1950年昌黎县开始训练新旧接生员,1952年和1953年先后建立县接生站和妇幼保健站,各乡各区陆续建立分站,继续推广新法接生。60年代县妇幼保健站开设病房,开始接收分娩住院者。②昌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黎县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554页。到60年代中期,乡村有了女性半农半医和新法接生员,掌握了新法接生技术,并能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后护理。
在农村地区,除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和身体条件安排农业劳作外,还强调对妇女“三调三不调”的特殊保护。③昌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黎县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554-555页。“三调三不调”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20世纪60年代,昌黎县加强了对闭经、子宫脱垂等常见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④《昌黎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关于防治地方病的规划(草案)》,1960年4月30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Y-390。农村计划生育和避孕宣传组织工作渐次展开,各医疗单位组织节育手术队下乡巡回手术,开展晚婚宣传教育,组织农村半农半医学习节育手术,培养基层计划生育力量。⑤《昌黎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结合四清运动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请示报告》,1965年6月18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Y-701。这种妇女检查与保健工作在70年代以后更为细致,也更为规范。
对婴幼儿的保健工作主要体现在疫苗接种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天花、流脑、麻疹、破伤风、沙眼和蛔虫病等仍是儿童常见病,昌黎县政府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及时进行了普查投药和疫苗接种工作,并确立了疫情报告制度,较好地控制了传染病的扩散,降低了儿童疫病感染率。到60年代后期,儿童常见疫病已基本根除或得到控制。另外,农忙季节,农村地区还会组织农忙托儿互助组和农忙托儿所,既能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又能解决妇女出勤问题。⑥《昌黎县妇幼卫生、接种防疫、卫生运动情况统计表》,1954年,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3;《昌黎县一九五七年卫生工作总结》,1957年,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11。
5.开展巡回医疗,加强药品管理,送医送药下乡
合作化时期,许多农业社与联合诊所或个人诊所签订了医疗保健合同,规定医生要经常性地到社进行卫生讲座,宣讲卫生知识并作巡回医疗,以改善牲畜饲养和环境卫生,力求做到三壮:人壮、地壮、牲口壮。公社时期昌黎县不断组织医疗队伍到各工委、公社开展巡回医疗。1965年1月,毛泽东作出组织城市高级医务人员下乡为农村培养医生的指示。在此背景下,昌黎县继续组织卫生人员上山下乡,开展农村卫生工作,仅1965年全县就抽调了30%—50%的医务力量分别到各工委、公社进行巡回医疗。1966年下半年组织第二批继续到农村支援卫生建设。⑦《昌黎县委宣传部关于一九六六年文化工作的安排意见》,1965年12月18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Y-686。
为解决农村药品缺乏问题,国家多次调整药价,1950—1969年间药价降价幅度最高达95%以上,最低的也有50%,且农村药品价格相对于城市更低一些。⑧王列军:《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反思与建议》,《中国发展评论》,2005年增刊,(1)。1955年,昌黎县政府对联合诊所和个体医生的收费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中、西药纯利最多为30%,贵重药为15%。此外,本着低价格、治疗常见病、先农村后城市的原则,还培训普及了成药代销员,组织农村常用药品下乡活动,以提高农民对药品的可及性。⑨《昌黎县人民政府为继续贯彻私人诊所及个体开业医生收费标准的通知》,1954年7月22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8-Y-2;《河北省委批转卫生厅党组关于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的纪要》,1965年8月14日,昌黎县档案馆藏:档案号1-Y-577。
三、共和国前二十年华北乡村医疗卫生事业评价
在昌黎县的医疗卫生变迁史上,新中国成立初到20世纪60年代末是一个传统自费医疗模式仍在持续、集体保障逐渐发挥作用的交错时期。区卫生所、联合诊所及农业社保健站等医疗机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医难的矛盾。但农民仍需自己掏钱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对农民来说,获得方便、低廉的保健服务和卫生资源还有一定困难。
随着集体体制的建立,新政权在乡村医疗卫生事务上开始发挥主导作用,集体卫生事务逐步展开,特别是1958年公社化以后,自上而下高度的资源调集和组织动员能力,使得各项卫生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共和国前二十年间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建立健全和巡回医疗的开展,提高了农民对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并初步实现了农村医疗力量在地化;开展全民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控制乃至根除了农村多种传染病和地方病,为农民健康提供了一种预防性保障。乡村医疗卫生事务的开展增加了农民的健康砝码,使农民有足够的精力和身体条件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更好地支援国家建设。1949—1968年间,除1961年困难时期人口出现负增长以及随后两年的补偿性增长外,昌黎县农村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致是逐年提高的,这与妇幼保健、卫生清洁运动的开展有着直接联系。
更为重要的是在解决农村一缺医、二少药、三没有现钱治病的问题上,新中国逐渐形成了基于实践经验的现代传统和异于西方的中国道路。社会公正、集体主义、群众路线、自力更生等是中共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现代理念传统,在其指导下新中国逐渐形成了预防为主、全民动员、土洋结合、以农村为重点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卫生实践。在合作医疗时期这些理念与实践的现代传统得以坚持和发扬,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卫生现代化,初步解决了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取得了“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①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共和国前二十年间,新政权从自身指导理念和中国实际出发,以农村为重点,整合中国本土资源,借鉴西方医疗体系形成的现代中国模式,从卫生建设的角度反映了新政权探索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式道路的努力。它们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一以贯之的理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践出发,追求社会公正,鼓励中西结合,坚持群众路线,等等。这样的理念传统与实践逻辑相结合,使得中国共产党巧妙地避开了现代传统与中国经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困境,在如何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上成功地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②美国学者黄宗智曾著文指出,中共在革命运动及建设时期,面对中西并存的悖论挑战所形成的种种现代传统。如,在经济领域现代中国所走出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在农村治理中形成的具有民主倾向的群众路线;在推行新婚姻制度中形成的法律调解及干预夫妻感情的制度,等等。在今天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语境之中,这些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既是现代的也是经过一定历史考验的“现代传统”。参见[美]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它不仅为中国赢得了掌声,也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医疗改革:改革要致力于发展适合自身的医疗卫生体制,而不是盲目照搬别国的制度。
当然,这一时期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卫生投资偏重于城市,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差距悬殊;巡回医疗和医药下乡无法在农村形成稳定持久的疾病防治网络,农村在地卫生人员数量稀少且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较差;自费医疗模式使得农民的费用支付,特别是急重病和慢性病支付较为困难,等等。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缺医少药的底层农民在不断探索,注重经验的新生政权也在不断思考。至1968年底,湖北乐园公社的合作医疗实验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支持,全国掀起合作医疗热潮,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由此进入一个标志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