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交际能力的培养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

2012-09-11王隽雅刘立勇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口语交际

王隽雅,刘立勇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一、交际能力和交际语言测试基本理论

D.H.Hymes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对此Canale和Swain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交际能力学说是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以及策略能力构成。随后,Bachman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全新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理论模式,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个部分。Bachma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情景相结合,用于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此外,国内学者文秋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把交际能力细分为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以上这些观点不仅拓宽了人们对语言学的研究思路,并为后人在此基础上构建交际性语言测试奠定坚实基础。

交际语言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完成实际的交际任务来测量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交际测试的重点在受试者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它通常具有几个主要特征,即真实性、互动性、情景性和综合性,其中真实性原则是交际测试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设计原则是以信息为纲(message-based);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situation);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contextualized);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interactive)。

二、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建设的实施

融合语言测试真实性、互动性、情景性和综合性的四个基本特征,借鉴目前流行的CET-4/6和IELTS的口语测试体系要素,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尝试进行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填补石家庄铁道大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研究问题

本次实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讨论如何将交际能力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及方法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有效地融合。重点结合口语测试体系建设与实践,实现口语测试对口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2.实验设计

本次实证研究分两个阶段即日常教学阶段和测试阶段,其中测试阶段为本实验重点。首先,外语系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对2009级土木班同时开设阅读课和听说课,设立口语阶段性测试,将教学与口语测试较好地结合起来。其次,以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以交际性口语测试的特征为引导,从制定评分标准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际口语测试设计原则。最后,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四个学期的口语教学内,对四次期末口语考试的形式实行阶段性、连贯性、系统性的统筹安排,形成体系化的口语测试模式。

3.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以石家庄铁道大学2009级土木班学生为对象。在日常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8个班,并将每个小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方便教师进行随堂测试;在期末口语测试中,两班同学集中进行。

4.调查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数据分析和调查问卷两种研究方法。首先,根据测试成绩,对评分标准的信度进行相关性检测,确保此套测试标准的可信性;其次,对口语测试成绩进行平均数与标准差分析,为教学提供诊断和反馈信息;最后,对影响学生的交际能力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学生交际心理障碍所在。

5.实验进程

(1)方法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作为口语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分方法的有效性与客观性对口语测试是否成功有直接的影响。口语的评分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综合法是考官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整体印象给考生打分,着重评价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效果;分析法是对考生的口试表现分解为若干要素,考官将各项得分根据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后,相加得出最后的分数,此方法侧重评价语言使用的不同侧面。因此,这两种评分方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交际语言测试原则。

本次口语测试采用结合两种方法形成新的评分标准和方式。因为交际测试法评分方式既注重语言信息的传递,强调考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也侧重交际目的的完成和整体印象。同时,本次口语测试中还采用等级描述评分法,将每一个评分标准分为五个等级,评分时要求考官分六方面根据印象按标准评分,因此是一种分析性的综合评分。对我们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口语考试是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这套测试的评分标准分三个方面,即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宽度、话语的长度和连贯性、灵活性和适切性。通过对其借鉴和改进,在评分细则中,我们将原准则中“准确性”中的语音语调单独列为一项,即“可理解度”;并增加其他两个项,即“篇章”和“非语言交际”。经过各方面的分析,评分标准制定如下(见表1):

为了正式试验标准的信度,我们随机抽取50人的评分结果对评分准则做相关性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项标准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我们的测试标准是可用的,测试是可行的。

表1 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2)测试等级。石家庄铁道大学口语测试共设四个级别,每学期为一级,每个级别在测试话题、交际功能、测试重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据真实性原则,测试话题均选自教材、日常交际或社会热点话题。一、二级主要侧重于日常生活场景描述,例如友好往来、相互交流、态度、劝说和表达情感等;三、四级主要侧重于社会现象的抽象话题进行讨论和辩论,例如存在描述、空间描述、时间、发表意见或看法、争辩等。

(3)组织测试。每一级口语测试分为阶段测试和期末测试两种。阶段测试一般为随堂测验,一个学期可安排1-2次,由任课教师进行测验。测试时间灵活,内容丰富。阶段测试成绩记录到英语听说课程的平时成绩中,并按照一定比例折算记入期末总评成绩,用以弥补期末测试考场打分的不足。期末测试安排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测试时间固定在学期最后一周,全年级统一举行,测试教师和考试场次由教研室统一安排,集中进行。考试内容由教研室统一设计。期末口语测试成绩作为英语听说课程口语部分的终结性评估,直接记录到期末总评成绩中。

(4)测试形式。针对阶段测试和期末测试所产生的范围和作用的不同,遵循真实性和实际性原则,我们对这两种测试采取不同的形式。阶段测试的方法灵活多样,其中包括一对一口语测试、小组英文剧目表演、英文演讲、英文热点话题辩论等。期末测试的考试形式则相对固定,其中一级为教师提出简短的问题,学生回答,进行简单的日常问候和交流;二级为两名学生就某话题进行对话,教师提出与对话内容相关的问题;三级为教师先向每位学生提供文字或图片等形式的提示信息,让学生准备一分钟,然后要求每位学生就所给信息作一分半钟的发言,此后,教师要求考试要根据发言的内容,就规定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四级为教师同学生就提供文字或图片上的内容进行讨论,涉及更丰富的内容和抽象的思想,然后根据发言内容,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教师人数,每组测试的教师人数为两人,他们一方面为评判者,同时又是讨论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针对测试时间,要遵循测试级别越高,测试时间越长的原则。因此,一级测试为3分钟,二级测试为6分钟,三、四级测试为10分钟。

(5)结果分析。口语测试后,我们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语测试成绩分布情况(表2)和交际时心理素质测评(表3),为今后的测试和教学反馈信息。

表2 口语测试成绩分布情况

口试成绩分布情况(表2)中每个项目的分值为5分,总分为30分。从表3可以发现80名受试者在各个项目上的平均得分均超过3分,平均总分亦达到18.811 1分左右,显示他们的整体英语口语水平良好,达到教学要求。其中,平均分最高的项目可理解度(3.420 8),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考生在语音上能力强,而是因为对成年学习者,语音的可辨认度比精确度更重要,所以评分时以不影响交际为语音的主要衡量标准。相反,平时学生对语法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为什么准确性和语言宽度得分(3.014 5)不是那么高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掌握的很大一部分词汇为被动词汇,并且不注意选词的合适度,因此很难将合适的词汇运用在实际交流中。同时,尽管所有的语法都已经学完,但由于缺乏实际练习,学生们不知道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较低的标准差也说明了学生在这两项上差别度较小,基本处于一个较为平均的水平。此外,篇章的得分(3.037 2)和标准差(0.429 0)也较低,这说明虽然学生们一直认为阅读是他们的强项,但是在语言输出上,他们还是缺乏适当的连接语,使话语丰富。得分比较低的小项还有非言语交际(3.004 2)说明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个要素。较大的标准差(1.041 7)进一步反映学生在体势语和副语言因素上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话语长度和流利度的标准差(1.095 0)的数值也较高,表明学生在该两项上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因此在以后的课堂上需要进行分级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待有着不同基础的学生。通过本次口语测试分析,我们更加清楚口语教学的切入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能力上。

本次实验在口语期末测试结束后进行了有关口语测试中交际能力方面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信度分析结果为0.801 2,具有一定的信度。其中一些选项涉及影响交际心理和交际能力的因素(表3)。

表3 交际心理因素及交际能力测评

通过分析表3可以看出两点。首先,部分大学生在实际英语交际中存在有一定的交际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信,不主动表达个人观点,回避与英语相关的活动。大部分同学认为当被老师课上要求回答问题时,即使自己有能力回答,会下意识采取消极回避的方式。数据还显示,部分同学因为口语测试形式而产生紧张和回避的心态,从而影响个人实际水平的发挥。这种人为的心理障碍,会使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处于劣势。此外,通过分析学生的部分交际能力,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普遍不高,在交际策略中多采用减缩策略。在表达遇到障碍时,回避或者放弃某一话题,而不是主动使用成就策略推进交流。这是由学生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被动、依赖的交际心态造成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学生在日常不愿意用英语进行交流,回避课堂活动或团体活动。虽然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完成一般的日常对话,可是在要求用准确语言的表达细节含义时,大部分同学还是采取放弃的态度。

三、建议

针对这次口语测试和调查问卷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得到一系列的启示并提出如下的建议:

1.口语测试方面

首先,在测试设计原则上应增多测试会话策略能力,体现考生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性和可行性。这一点即使在CET-4/6口语考试中体现的也不充分,我们可以更多的参考IELTS的口语题型和评判原则。其次,在评分过程中,注重平衡交际内容和交际策略的关系。考生应言之有物,如果脱离了话语本身的准确性和交际性,策略手段也是毫无意义的。最后,如果在大学校园内实行大规模的交际能力口语测试,只采用面试的手段,需要大量的专业考官和大量的物力资源作为后盾,这就影响了它的普及性和可信度。因此,针对参与测试人数众多的问题,可采用非面试型口语考试,运用语言实验室和录音方式来测试考生的口语能力,实现计算机辅助全校性的大学英语课程口语测试的组织与管理。

2.课堂教学方面

交际性口语测试的设计直接影响了口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侧重点和效率。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主,把口语表达的真实性、得体性和灵活性贯穿于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使其在交际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掩盖文化差异上的不足。其次,还要向学生逐渐渗透目的语的文化背景,遵循一定的社会文化规则,培养英语文化的思维能力。最后,应使用成就策略培养学生交际时的自信心,教会学生口语表达的技巧和策略,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将成就策略能力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利用成就策略积极、主动地解决交际中遇到的问题。

[1]Bachman,L &Palmer,A.S.(1996).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Canale,M and Swain,M.(1980).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 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v.1no.11-47.

[3]付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6).

[4]刘一丹.论交际性口语测试的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5]刘昆.交际口语测试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3).

[6]刘晓燕,周俊英.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设计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1).

[7]刘晓霞,郝玫.对太原理工大学实行硕士生英语口语测试的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8]刘柳.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对教师的反拨作用——一种交际法测试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9).

[9]杨惠忠.大学英语口语考试设计原则[J].外语界,1999,(3).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