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亡图存视域下民众觉醒原因的内外考量——以华北事变期间为中心

2012-04-07把增强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华北民众日本

把增强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在近代中国民众觉醒的历程中,华北事变是一座不能绕过的高峰。正是华北事变的发生才最终唤起了千千万万热血大众的最终觉醒,生发出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力量,故而在救亡图存视域下探讨民众觉醒,就必须考察华北事变期间的民众在心理上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到底是哪些因素最终促发了民众的最终觉醒。然而,考之当前的华北事变研究,人们的认识更多的仍停留在华北事变的一些基本史实上,对于华北事变与民众觉醒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在华北事变情势下,民众觉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学术界一直失于系统考察。有鉴于此,笔者拟对华北事变期间民众觉醒的原因作粗略探讨,以期对华北事变与民众觉醒的关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华北事变时期民众觉醒的主要外因

一般来讲,民众觉醒的原因不外乎内外两方面。外指外部因素,也称客观因素,是诱发民众觉醒的外在条件。内指内部因素,也称主观因素,是促发民众觉醒的决定性条件。具体到华北事变时期的民众觉醒的外因而言,主要有两个:一是日本对华北的逐步侵蚀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步步妥协;二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对中国民众的启蒙影响。

1.日本对华北的逐步侵蚀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步步妥协是促发民众觉醒的直接诱因

1935年1月22日,在吞并华北的既定方针下,为了麻痹中国政府及大众的神经,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日本议会发表了旨在中日“亲善”、“提携”的外交政策演说。他诡称:“帝国政府极重视东亚诸国之和亲,故期望此等诸国,共同负担东亚和平及秩序维持之重责。因此,帝国政府甚望中国能从速早日安定,并对于东亚之大局能予以觉醒,以使帝国真挚之期待与之吻合”,同时“希望中国方面对此予以格外之协力”,以“谅解帝国之真意”①《广田演词·对华外交》,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23日。。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虚伪的“亲善”外交,蒋介石产生了很大幻想。他十分乐观地说:“此次广田对华政策之演说虽极抽象,但吾人对之感想颇深,至少可说是中日关系好转之起点。余想广田必能以此后事实证明其演说之内容,同时中国民众亦可因此而得一番对日之新认识。”②《蒋委员长与中央社记者谈话》,天津《大公报》1935年2月2日。为了配合这一幻想中的新局势,2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密饬劝告停止检查日货和抗日组织的活动。2月27日,蒋介石与汪精卫联名向全国各机关、团体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同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告各报纸和通讯社,禁止刊载排日和抵制日货的消息。3月2日,按照原来与日方达成的谅解,蒋介石致电汪精卫,对其2月20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发表的“对日关系书”表示赞同。蒋介石在该电报中说:“读上月二十日兄在中政会报告对日关系书,为中国复兴计,为东亚和平计,并为贡献世界和平计,均应如此。灼见宏猷,至深钦佩,与弟在京时对中央社记者所谈各节,实属同一见解。中央同人既有所决定,弟能力所及,自当本此方针,共策进行也。”①《中央社南京二日电》,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3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咄咄紧逼,蒋介石节节退让,并妄图依靠这种妥协来赢得苟安及中日关系的最终好转。直至1935年11月,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蒋介石仍不放弃妥协主张,表示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但是,蒋介石的一味妥协非但没有赢得日本的理解,反而诱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华北开展了猖獗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广田与蒋介石的一唱一和之下,中日关系在1935年初确实一度呈现出一派“亲善”景象。但好景不长,日本军部少壮派的势力逐渐控制了日本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华北的权益,削弱甚至完全消除南京国民政府对华北的控制成为日本这时的目标。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之下,1935年6月27日和7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先后签订了《秦土协定》与《何梅协定》。按照《秦土协定》,南京国民政府将取消察哈尔省内一切国民党机关,国民政府第29军撤退,成立察东非武装区,担保日本人在察哈尔省的自由活动,这就在实际上使日本控制了察哈尔省。按照《何梅协定》,南京国民政府取消在河北省的党政机关,撤退在河北的一切驻军,严禁在河北的抗日活动。这两个协定的签订,无异于把华北大部分主权拱手交给了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从政治上为日本分离华北、吞并华北或促使“华北特殊化”奠定了基础。对此,当年英国的《泰晤士报》曾评论说:“北京历史中最近之危机,仅能证实此种印象,即在该地维持英国大使馆,乃一时代错误。”“北京已成为过去光荣之博物馆,乃一毫无防卫之边城,将逐渐失去其重要。”“最近中日关系之结果,中国权力又受一惨重打击。”②《伦敦二十日电》,天津《大公报》1935年6月21日。蒋介石也不得不慨叹“冀于既去,察宋又撤,党部取消,军队南移,华北实已等于灭亡”③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688页。。

正当中国人民沉浸在华北丧权之痛的时候,日本的野心却更加膨胀。为了彻底排挤国民党在华北的势力,策动“华北自治”,达到吞并华北的罪恶目的,在攫取了华北的大部分主权后,日本帝国主义又实施了一系列有预谋的事件。

首先,策划丰台事件。丰台事件④丰台事件是白坚武、石友三等纠集流氓地痞、土匪政客以及日本浪人,组织所谓“正义自治军”,他们以“反蒋倒党”宣言为号召,以白坚武为司令,并计划兵分八路,勾结北平城内及丰台驻军中亲日分子,夺取北平,建立“华北国”自治政府。是日本直接指使下由白坚武等人一手制造的。这场闹剧激起了北平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同时也招致英美等国驻北平使节的不满。为了实现分离华北的长远目标,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不得不要求华北驻屯军于1935年7月6日下令解散了日本浪人组织的“北支青年同盟军”,并令志村正三回国。

其次,策动华北地方实力派人物实行自治。1935年8月19日,多田骏到达天津担任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9月24日,多田骏以个人名义发表了露骨的声明,接着又散发了题为《日本对华之基础观念》的小册子,公开鼓吹“华北自治”,声称要把华北建成“一个共存共荣的乐园”。多田骏还声称:“中国必须改变其对日态度,否则蒋及其集团将不可能被允许存在。”⑤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97页。多田骏的声明和小册子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不惜用武力达到将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的阴谋。与此同时,他还连续派人或亲自出马,加紧了对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商震等地方实力派人物的策动工作。不过,尽管多田骏活动频繁,其策动工作却收效甚微。

再次,策动成立冀东⑥冀东泛指河北省东部位于热河省与平津两市之间的广大地带,其大部分属于《塘沽协定》规定的“非武装区”,即通常所说的“停战区”。伪政权。在策动华北地方实力派人物实行华北自治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为了促使其“分离华北”的计划早日实现,1935年11月25日,日本政府策动殷汝耕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即冀东伪政权。冀东伪政权完全是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分离华北”的产物。它的出现使中国冀东二十余县的广大土地沦于敌手,使五百万同胞遭受奴役。从此,“这个地区的资源、工业、关税完全落于日军之手,他们并且利用这个地区为贩毒走私的根据地,以及土匪和汉奸的庇护所”⑦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上海:政协上海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61年版,第105页。。同时,冀东伪政权的出现也使得华北危机更加严重,一时间,日本分离华北的野心更是昭然若揭。

殷汝耕宣布自治后,日本陆军中央部表示“极重视其发展”,并扬言,如果南京国民政府对殷汝耕实行武力,日军将决定采取断乎组织之手段,急遽动员满洲国内之驻扎部队进出关内。1935年11月2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也发出威胁性布告,警告南京国民政府不要镇压“自治运动”,并派两批日军各二百余人分别增兵北平和天津。日本海军第十四舰队的“菊”、“葵”两舰也开抵塘沽示威。同日,日军九十余人武装占领丰台车站和天津总站、西站,阻止平汉、津浦两路客货列车南开。日本间谍川岛芳子也于11月24日抵达天津,策划拼凑所谓“华北自治委员会”成立大会,并组织“华北民众自卫军”,亲任司令,准备“于新年前,分头接收各市县,有日军武力协助,首先准备接收天津”。一时间,华北上空大有黑云压城之势。

对于殷汝耕的叛国罪行,全国哗然,纷纷发表通电,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对之进行惩治。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国民政府对殷汝耕的叛国行为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同时,蒋介石也深恐殷汝耕的行动会在华北引起连锁反应,危及自身统治,因此,他立即采取了一些措施。在蒋介石的授意下,1935年11月26日,即“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宣告成立的第二天,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在代理院长孔祥熙的主持下开会,决定撤销北平分会,其原掌事务由军委会直接处理,派何应钦为行政院驻北平办事长官,派宋哲元为冀察绥靖主任,并决定撤销滦榆、蓟密两区行政督察专员,下令缉拿殷汝耕。同日,国民党中央电示河北及平、津军政当局:对冀东脱离中央的行动,绝不承认;但一切要妥慎从事,注意不要因为此事引起停战区纠纷;在可能范围内对殷汝耕的行动加以注意。后来,蒋介石在1936年1月接见全国中等以上学校校长及学生代表时,也讲了国民党政府当时的真实想法。蒋介石说,对于殷汝耕这种卖国的汉奸,“政府当然是要讨伐的;不过,要讨伐他,就一定会直接和日本冲突;我们现在力量不够,不得不暂时容忍。这并不是政府怕他,实在是实力的问题,时间的问题。”①[日]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第10册),台北:台湾中央日报社,1977年版,第85页。由此可见,蒋介石的心态是十分矛盾的。

2.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救亡的宣传是民众觉醒的重要原因

在华北危急,平津危急,祖国危亡的紧急时刻,如何能够唤起民众觉醒,使之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联合尽可能多的力量进行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便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在唤起民众觉醒方面主要有三件事值得称道。

其一,适时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民众参与共同抗战。华北危急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当时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正在莫斯科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中共代表团成员吴玉章急电王明,共商对策。随即,王明与中共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号召建立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和国内华北事变的严重局势,酝酿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并于8月1日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发表。该宣言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分析了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政治形势,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侵略及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痛斥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二是指出中华民族正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号召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三是提出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政治主张是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综观这三方面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其最关键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前两方面完全是为后者所作的铺陈。如号召全体同胞:“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为民族生存而战!为国家独立而战!为领土完整而战!为人权自由而战!”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把地主、资产阶级、一切军队都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需要说明的是,宣言虽未把蒋介石包括在统一战线内,但却号召党派抛弃过去的成见,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这又明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所怀有的期冀。而且,其所主张的联合抗日,也已不止于订立协定、停止冲突、互相支持的联合,而是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统一的抗日联军”“组成统一的抗日联军总司令部”,这明显是一种更有成效、更高级的联合。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八一宣言》以层层递进之势表示出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摆明中国当前所处的形势——外敌当前、政府懦弱妥协;二是要想拯救中国危亡必须全国人民总动员;三是中国共产党愿意联合一切力量共同抗日救国。宣言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表示了愤慨,又对国民党不抵抗的妥协行径进行了批判,同时还希望国民党能够警醒。所有这些无非一个目的,就是能够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而就共产党方面来讲,可以说,宣言以极具渲染力的笔触向全国人民明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诚意,标志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战线基本形成。在实践上,《八一宣言》发表后,很快在国内外传播开来,产生了巨大政治影响,获得了包括国民党统治区在内的各界人士的热烈支持,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一时间,宣言成为发动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号角,“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经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①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组编:《华北事变资料选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13页。

其二,将救灾与救亡结合起来进行宣传,使民众进一步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真实面目。1935年,在日本步步紧逼与南京国民政府节节退让的情势之下,在华北局势越发危急之中,天灾也如狂潮般压到华北地区人民的身上。是年七月,黄河发生水灾,华北广大农村的田庐均被淹没在汪洋之中,冀、鲁、豫三省灾民达五百余万,一时间给华北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与精神摧残。为了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清国民党政府的真实面目,中共河北省委借助于这一有利时机于1935年8月15日发布了《为江河大水告华北灾民及劳苦群众书》。这一宣言将江河大水的爆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结合起来,在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进行声讨的基础上,提出“立即停止国民党对于苏维埃红军的进攻”“没收日货及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的一切财产”“灾民自动武装起来,联合与参加苏维埃红军,联合与参加反日反蒋游击队”“开辟与创造反日反蒋游击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出华北”等政治主张。它充分利用了人民在水灾面前的悲痛心理和痛恨情绪,对于组织华北乃至全国民众共同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以及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起到了有益的效果。

与此同时,大街小巷挤满了无衣无食的难民,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的中国共产党组织还领导群众开展了一系列的救灾活动,并将之与抗日救亡结合起来进行宣传。例如,北平党组织在北平女一中召开了各校救灾代表大会,专门成立了“黄河水灾赈济会”,由清华学生姚依林担任秘书长,并在清华成立了分会。利用这一公开合法组织,中共开展了一系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以及赈济灾民的工作。他们不仅号召各进步团体出壁报,在街头举行义演,展开募捐活动,而且还把灾荒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日本的侵略联系起来,向群众进行宣传。这些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仅清华分会就先后募集了两千余元和大批衣物,这些钱物对于缓解灾区灾情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扩大赈灾效度,清华及其他学校还选派代表一同到山东济宁一带灾区进行赈济。这些赈灾举动,赢得了灾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其三,在宣传抗日救亡时,高度重视民众的作用。针对日本积极策动“华北自治”的形势,1935年11月13日,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便发布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号召人民广泛联合起来,为挽救华北、挽救中华民族积极参加抗日反蒋斗争,并明确提出中国工农红军愿同“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联合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1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提出愿意同任何政治派别、武装队伍、社会团体和个人联合抗日,号召全国一切愿意抗日反蒋者团结起来,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有了这些认识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积极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以更加鲜明的姿态努力促使抗日大业早日完成。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各阶层人民、各群众团体和爱国学生纷纷集会,发表宣言和通电,很快全国性的抗日救国运动席卷全国,这就使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黑夜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二、民众觉醒的内在动因

华北事变时期,民众觉醒的内在动因主要在于,亲身的亡家之痛与亡国之患,以及对华北时局的深刻体认,也即民众的真正觉醒是其自身认识升华的结果。

在华北危机的笼罩下,北平呈现出一派沦陷区的景象。对此惨境,有人记述到:“城门洞口和交通要道都布满了日军岗哨,日军坦克横行街衢,敌机在空中呼啸而过,人们还不时能听到日军在城外进行实战演习的枪炮声。就连北平到天津的火车站牌都加上了日文书写的站名,北平的国民党当局已在仓皇撤退。党国要人们带着家属争相南逃,前门火车站整日熙来攘往。奉国民党政府之命,故宫博物馆的文物早已陆续装箱南运,日夜忙得不可开交。面对此情此景,时人纷纷慨叹,眼前的局势已不是‘日薄榆关’,而是‘日薄平津’了。”①《“一二·九”前夕的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史编研组:《战斗在一二·九运动的前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迫于亡城之患,地处北平西北郊的清华大学,也在准备南迁长沙。学校当局把贵重的图书和仪器装箱启运。“晚上,化学馆里灯光通明,响起一片叮叮哨哨的装箱声音。人们都读过法国作家都德描写一八七〇年普法战争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没想到,今日之北平,学校里也在准备上‘最后一课’了。学生们聚集在教室、宿舍里,放开血喉唱着催人泪下的歌: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在这种华北将亡,民族危急的紧迫形势下,人们无不十分痛心地慨叹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②《“一二·九”前夕的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史编研组:《战斗在一二·九运动的前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退缩忍让之举,一些进步教师团体纷纷进行谴责。例如,有当年在校的河北女师的学生回忆说:

1935年我们在天津河北女师读书,对时局只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老师利用课堂给我们介绍了有关《塘沽协定》和《何梅协定》问题,并以此为题让我们作文,谈各自的感想。英文老师王希贤经常给我们透露英文报纸上的有关消息。记得有一次国文老师马鹤龄给我们讲时局,讲着讲着便勾起满腔悲愤,质问当局:“我们教书的无党无派,为什么要我们在‘防共协定’上签字?”(当时中等以上的学校的教员都必须在“防共协定”上签字)老师的进步思想和爱国热情给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③安琳、于瑞英:《一二·九运动中的河北女师》,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一二·九运动在天津》,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据当时在清华大学哲学系读书的陈其五介绍,1934年秋考进清华大学后,他们曾听了许多进步人士和知名人士的报告,但国民党当局对这些进步人士十分恐惧,总是想方设法阻断其在学生中的影响。例如,冯友兰教授从苏联归来之后,“我们请他报告‘苏俄观感’。事后一天,国民党便衣特务数人,突然闯入图书馆大楼他的办公室,将他押上小汽车,绑架到保定去了,一个礼拜才放回来。从此,他在课堂上连辩证法三个字也不敢讲了”④陈其五:《关于一二·九运动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外妥协、对内压制的一系列举动相反,中国共产党却一直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会有选择。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在中国共产党进步政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觉醒了。他们意识到,跟国民党走就是走亡国之路,只有放弃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幻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走上抗日救亡之路。在这种由朦胧而日渐清晰的意识之中,广大爱国学生发出了深藏于心底的呼声:“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觉醒的进步青年马上行动起来。他们不仅热切渴望着新思想的浇灌,而且还积极主动地去接受进步刊物与作品的熏陶。对此,陈其五回忆说:“那时,北京饭店楼上,能公开买到外文书刊包括《共产国际通讯》以及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报》。”记得有一次,“一夜之间,清华、燕京许多教授家里以及学生宿舍的门缝里和洗脸室的面盆里,都被塞进一份印好的《八一宣言》。这时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我党的号召推动下,有一呼百应、风起云涌之势。‘卖国有罪,爱国无罪’、‘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是深得人心的。这是党的口号,也是人民群众的呼声”。⑤陈其五:《关于一二·九运动的一些情况》,《党史资料丛刊》,1980年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此外,中国共产党北方局所办的《民族战旗》《实话报》《华北烽火》《火线》等革命刊物,在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中秘密流传着。由于学生进步力量的增长,1935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学生掌握了清华大学校内重要的宣传工具——《清华周刊》,蒋南翔当选为该刊总编辑,姚依林、杨德基(杨述)、赵德尊等人都曾担任过《清华周刊》的编辑或撰稿人。

当时,在学校校园里,还广泛流传着许多文学作品和进步刊物,这些刊物与作品也给关心时局但生活范围狭窄的学生们打开了了解世界、了解时局的新天地。通过这些刊物与作品,他们明了了正义与邪恶。例如,有河北女师的学生回忆说:

有些描写工人斗争生活的小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常常看着看着,眼泪就会不知不觉地流下面颊。《士敏土》、《石油》以及苏联革命前和革命后的许多作品,经常在我们中间传阅。中国女星剧团(主要演员有白杨、陶金、张曼萍等)演出《雷雨》《复活》《茶花女》,我们都千方百计地去看。家境不宽裕,没有钱供我们看戏,我们就用平时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戏票。此外,电影《渔光曲》、《城市之光》,进步杂志《大众生活》等,都促使我们对社会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可以说,文学艺术给了我们以新的启迪。①安琳、于瑞英:《一二·九运动中的河北女师》,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一二·九运动在天津》,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由上述可知,亲身面临的亡家之痛与亡国之患使得民众对华北时局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其思想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并最终达至觉醒。当然,在觉醒过程中,这些进步作品发挥了助燃剂的作用,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中国共产党利用各种形式积极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和抗日救亡宣传,为“一二·九”运动的发动作了必要的舆论准备。

三、余论

考之近代中国社会运动与民众觉醒的关系,可以看出这样一个明晰的事实,即凡是民众觉醒得越坚决、越彻底,民众的觉悟程度越高,运动则越容易成功;反之则大多脱不了彻底失败或部分失败的结局。仅就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以救亡图存为旨归的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一二·九”运动的最终结局而论,就足可证明。具体来讲,在戊戌变法运动中,民众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觉醒,失败不可避免;在义和团运动中,民众虽然是自发的发动起来了,但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过于盲目的行动导致其失败的结局,这可以算是民众的半觉醒;在辛亥革命中,虽然资产阶级上层也曾对民众进行过多方面的呼吁发动工作,但最终对民众的作用估计不足,所以民众未得到革命党人的应有重视,从而使得民众仍然更多的是处于一种“围观”的蒙昧状态,离觉醒甚远;五四运动时,由于此前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对人民群众的良好启蒙,以开始接受新文化的青年学生为先锋的群体参与的运动最终以成功的面目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了;“一二·九”运动时更是把这种觉醒推向顶峰,并由此直接催生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总爆发。由此可见,无论这些爱国运动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在其成功或失败的最终归宿中,民众是否觉醒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民众觉醒终究需要一些促发因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考究这些促发因子,华北事变无疑是最大、最为关键的一个。至于华北事变为何会在民众觉醒历程中起到如此重大之作用,这当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而深入探讨华北事变与民众觉醒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民心向背在事件成败、战争胜负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后制定方针、政策要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也具有莫大的警醒作用。

猜你喜欢

华北民众日本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日本元旦是新年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探寻日本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黄金时代》日本版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