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校儿童文学教育的经验与现状

2012-04-07胡瑞香

关键词:师范院校儿童文学学科

胡瑞香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中国儿童文学自诞生以来,形成一种创作和批评的声势。20世纪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批评家有冰心、叶圣陶、张天翼、金近、陈伯吹等,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又出现了一批新的作家和评论家,如曹文轩、王泉根、秦文君、高洪波、孙幼军、杨红樱、郑渊洁等,他们的创作和评论共同促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

然而,儿童文学的繁荣并没有相应地促进对学科建设的重视,相反,它在高校学科中的弱势地位,永远也长不大的身份,极大地束缚了它的发展。国家技术监督局曾于1992年11月发布《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在文学一级学科下,儿童文学学科处于二级学科,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却参照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学科地位被莫名取消,成为寄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于是,在实际的学科设置上,儿童文学学科就被不成文地取消。现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能支撑此学科的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这几所高校。

目前在文化基础较为发达的中原河南地区,各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学科却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正是本文力图要分析的问题:改革开放后儿童学科的设置,何以在政治文化、经济模式变化的过程中发生不均衡的变化?面对未来和国际接轨的教育,我们又如何在学科架构上呈现远见?

一、课程沿革

河南省高校儿童文学的教学课程设置受制于国家政治因素和相应的经济体制模式影响,以改革开放为界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萌芽期

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重新审视和建设,这是高校的儿童文学能够在此期设置的重要因素。当时河南的师范院校正是借此“春风”设立了儿童文学学科。

据统计,1978年,河南省增设10所高等学校,到了1986年,河南省共有高等学校47所,若按类别分,其中师范院校13所,如今的河南高校在那个时期大致成型。以初期设在开封后来又更名的河南大学和1985年新乡师范学院后改名为河南师范大学的中文系为代表,均在此期开设有儿童文学课程。为填补豫南地区高等教育的空白,1978年建立信阳师范学院,该校从中文系学科的整体性长期性考虑,把儿童文学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安排[1]。

此时受文化重建的影响,各高校都承继了五四时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共识:儿童的本体特征、儿童性格对社会的影响、儿童文学具有不同于成人阅读文学的一些特征等。高校的学科建设虽然是在近乎文化的废墟上进行重建,但却有新生的朝气,注重教育的长期性、全面性,而对经济效益却鲜有强调。

(二)1992年前后至1999年大学扩招前夕:瓶颈期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儿童文学课程走向瓶颈阶段。学科设置也出现了倾斜,由政治文化上的导向转向了经济体制的引导。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必然的,因为它决定了高校的招生、分配计划、教学模式甚至学科的设置:有用的学科被扶植,不能拉动经济的学科则被有意或无意地弱化淘汰。儿童文学课程就在经济大潮冲击下,走向瓶颈状态,教授儿童文学课程的老师热情降低。河南高校的儿童文学课程本来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但在此期逐渐从本科院校淡化出去,变成当地幼儿师范院校的学科。

经过将近10年的高校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调整,加之教授儿童文学老教师的退休,河南高校的儿童文学已变成因人而设的课程。当然这也和此期河南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学生的工作分配有很大的关联,高校的中文系或文学院把培养目标一般定为中等学校输入合格的教师,这样的培养目标自然把儿童文学课程弱化。

(三)21世纪初至目前:蛰伏期

1999年的扩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已然成为产业化,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转向更多地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教育同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作为不能立即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儿童文学学科在高校课程中逐渐呈萎缩状态,儿童文学课程进入了蛰伏期。这对儿童文学学科而言是一个考验时期,若能同发达国家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有可能绝境求生,从瓶颈阶段走向新的天地,但目前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的课程发展状况仍处于蛰伏状态。

2005年5月30日,新华网以“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竟然没有儿童文学教师”为题,报道我国儿童文学教育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在我国100多所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的中文系、教育系中,只有不到30名的儿童文学教师。而国际上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以及西欧、北欧,儿童文学课一直是他们的基础学科之一。而我们对童文学的重视只是局限于认识上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几乎是空白。现在大多数国内的中小学语文任课教师没有学过儿童文学课,这是一则触目惊心的报道,一个不懂得儿童文学学科性质、不懂得世界优美儿童文学、不了解儿童心理的老师正站在讲台上教育着我们的下一代!

目前高校的课程选择上,也强化了儿童文学课程的弱势地位。很多高校目前利用选修课程形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促进老师在学科教育和研究上的竞争,河南高校也是大势所趋。但对于选修课,学生的选择重点不在于教师,而在于课程是否容易积学分和自己的喜好。笔者对河南的几所高校进行了电话询问,儿童文学作为选修课程目前开设的只有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和郑州师专中文系,原来曾经开设儿童文学的几所本科师范院校因为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老师多已退休,课程也随之取消。

教育的产业化是为了教育和经济的双赢,并非是淘汰不能为教育带来收益的学科,因为从长久看,或是为了科技,或是传承文化,或是塑造精神。既然目的不一,那么在对待学科的生存上就不要进行一刀切,王国维先生1911年在《国学丛刊》上所申明的“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的学术观在今天依然有警示意义。

二、症候探源

由儿童文学课程所经历的阶段看,此课程开设呈逐渐衰微的趋势,主要是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学科的从属地位及由此引起的课程忽视

1978年,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在文化、教育部门也开始进行,一些高校的儿童文学课程陆续复苏。由于当时所有的学科都需要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因而处于重新摸索实践及重建的阶段。那时,所有课程都会加以扶植,儿童文学作为课程之一同样受到重视,在师范院校是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市场经济的影响在高校学科设置上开始体现出来。从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到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上的学科、专业目录》,儿童文学课程从二级学科降为隐匿在二级学科现当代文学学科下的一个子目录,这种地位显然束缚了它的发展和研究[2]。在各地的师范院校中 (只有极个别的高校仍在开设此门课程),儿童文学课程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现在河南省高校的中文系或文学院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二)教师轻视和学生拒绝幼稚化的文化心理反应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的跟风现象及对政策、文件理解后的观念、行为调整,愿意从事此门学科授课的教师愈来愈少,目前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也就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有专门独立的学科教研室和儿童文化研究院。因为没有独立的教研科室,即使有心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的老师也会由热心逐渐变为冷淡。

从这一心理角度切入,笔者在长期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儿童文学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正确理解也是促使此门课程开不起来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还大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但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选课制的施行可以明显看到大学生对儿童文学这门课程的轻视。究其原因,这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大学生时期正是由青涩转向成熟的时期,他们更渴望展示被社会认可的成熟气质,认为儿童文学是小儿科,具有幼稚的低龄化特点,故而认为儿童文学课程不重要。

三、对策探讨

(1)提高学科地位。只有将儿童文学列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各地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才会切实重视这门学科,才会培养、配备相关的儿童文学师资力量,开设儿童文学课程。当然,在目前条件下也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思路,抓住学科发展的机遇优先发展儿童文学教育,为塑造民族未来提供沃土。我们可以努力建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如研究生课程、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本科生课程、面向全校的选修课程、师专的大专生课程、中师系统的中师生课程、教育学院系统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等。

(2)培养师资队伍与确立研究点。“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塑造未来的教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目前河南的许多师范高校是由近五六年以来合并或升格重组的新兴师范院校,这些院校原来多为师专、幼师,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师资力量,因而可在这些师范院校找到学科建设生长点。

(3)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讲座融入课堂。鉴于高校教师长于讲授短于创作的实际,加之学生对作家的崇拜心理,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儿童文学创作者对学生谈创作体会。考虑到邀请创作者本人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采取录像讲座的方式是当前较为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此方法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鉴赏力和审美观念的提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内容和方法上“新”与“旧”的结合。教育内容上,应注重“新”与“旧”的有机结合。教师应多注重世界经典童话的主题、叙述模式,同当下的作家作品相联系比较,这样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具有普遍人类命题的经典童话,又可以近距离欣赏当下作品,由作品来深入了解新时代下儿童的发展状况和心理需求。精彩的内容同样需要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儿童文学改编的动漫作品、剧本进行剪辑放映,引起学生兴趣,把头脑中的想象转换成视觉形象。因为即使到今天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来没有时间或机会来接触经典的儿童文学。鼓励学生创作与学习儿童文学史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地学习课程和分析经典作品。

四、调查与结语

笔者曾对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作过一次“关于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调查”,收上有效答卷77份,随机抽出50份分析,调查内容如下:

1.你认为儿童文学是针对那些群体而创作的?

A儿童 B成人和儿童

C儿童的父母亲 D说不清

(结果显示:44%的学生选择B,30%选择A,20%选择C,6%选择D)

2.你认为师范院校中文系应该开设儿童文学吗?

A应该 B可有可无

C人人都可无师自通 D女生应该选学

(结果显示:70%的学生选择A,20%选择B,6%选择D,4%选择C)

3.如果开设这门课程,你会选择吗?动机是什么?

A不会,觉得幼稚 B会,为了能胜任父母

C会,容易修学分 D不会,没有用

(结果显示:84%的学生选择B,10%选择A,6%选择C)

4.你觉得儿童文学这门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什么内容?

A各种文体的作品 B文学史的梳理

C引导学生创作 D著名作家分析

(结果显示:46%的学生选择C,30%选择A,14%选择B,10%选择D)

5.在周围人群中,你是否发现了有的人通过文学引导孩子在品性修养上的成功,而有的人却不会利用儿童文学来引导儿童?

A注意到 B从没注意到

C性格先天形成,文学改变不了 D不太在意

(结果显示:54%的学生选择A,36%选择D,8%选择C,2%选择B)

6.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你认为谁更重要?

A妈妈 B爸爸 C二者都重要

D谁的教育理念先进灵活,谁就重要,与性别无关

(结果显示:46%的学生选择C,30%选择D,14%选择A,10%选择B)

7.请列举2个或3个你印象中最喜欢的儿童作家。

(因列举作家人数不一,故无法统计确切的比例,根据学生列举情况,从高到低大致排列有安徒生、郑渊洁、冰心、格林、叶圣陶、杨红樱等,当然还有不靠谱的答案。但由此可以看到大学生在中小学时代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严重缺失,这同我们老师和家长长期的忽略有脱不掉的干系。)

结果显示:多数同学认同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儿童的不同生长期的心理特点在引导孩子修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们的答卷分明显示了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称职的父母亲的愿望。因而70%的同学也同意开设儿童文学这门课程。

从毕业就业形式看,也亟待开设此门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都比较乐观,当时的毕业就业制度主要是计划分配,分配多偏重各级中专、师范或者行政单位,一般情况也能到中小城市的中学去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鉴于某些工作单位的人才储备接近饱和,高校学生的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将计划分配改为社会选择就业制度[3]。随着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很多愿意选择到中小学校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开设儿童文学课程尤为重要。

“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4],正因为教育是后天,作为一个成熟的有远见的领导者从前天就要抓起。剧烈的国际竞争和合作要求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教育必定会从偏重知识、智能转到注重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是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必然走向,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从塑造现代化的师资理念出发,才可能避免“幼儿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化”的教育怪圈。

可喜的是,2008年11月9日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正式成立,它必将引起河南各所高等院校对儿童文学的相应重视,河南的文化底蕴传承也必将借此发扬光大。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对儿童文学学科的关心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们更应该对未来的教师、未来孩子的父母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做关于儿童文学的教育,使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此门学科的重要性。

[1]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河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7.

[2] 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5.

[3] 中国教育事典编委会.中国教育事典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176.

[4] 朱丽兰.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2):4.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儿童文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超学科”来啦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