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打造的“精神史诗”
——《感动中国》节目形态分析
2012-04-07张晶
张 晶
(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音乐学院,重庆 401120)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的、以报道具有震撼人格力量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年播栏目。自2002 年播出至今,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广大观众一年一度的情感饕餮盛宴,并被盛赞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感动中国》都在众多的年度人物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是什么力量让《感动中国》在同质化泛滥的电视大环境中得到了众多眼球的关注?或许我们可以从它的稀缺差异性定位、对典型报道的改良及立体式的多角度表达中窥知一二。
一 节目定位:稀缺和差异显露自身特色
定位是媒介品牌创立的一个核心环节,它的确切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生存问题。目前中国电视业的主要矛盾是: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质量与电视观众的多元化和高品位需求不相适应[1]。媒体和节目要想独树一帜,必须确立自己独特的定位。《感动中国》定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从理念的高度以稀缺性和差异性为原则反复思考自己的节目以何种形式给什么样的受众以怎样的内容。
(一)拿什么吸引眼球:“不可能不感动”的人格力量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栏目主打内容的独特性和前瞻性是其独占鳌头的重要因素。如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成功,除去一些不可比的因素(如媒介环境、政策环境不同于内地),非常关键的就是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主打内容定位——两岸三地的信息素材。《感动中国》的基本理念是:梳理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发掘新闻事件中的主角,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展现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和民族精神[2]。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为我们展现了英雄们让普通大众“不得不感动”的人格力量:其中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有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从事学术研究,不慕名利的可贵学术品质;有不顾个人前程,支教贫困山区的拳拳赤子之心;也有置个人生死于外,献身于国家和人民的牺牲精神……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有多么的不同,但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情感是最基本的平等元素。感动中国,就是在一种平等、自尊的大环境下分享我们彼此的精神世界。
(二)给什么人看:“通吃”的“反分众化”
实践证明,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能够决定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决定着传播效果的大小。因此栏目的定位中,给什么人看,即受众定位十分重要。随着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特点,于是媒体开始走向“分众化”——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电视栏目的定位只局限于某一类观众,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栏目主要针对月收入3 000 元以上,以女性为主的白领阶层。与之相反,《感动中国》的受众定位则采取了“通吃”的“反分众化”路线。
《感动中国》的受众既有政府公务员,又有商界人士、军人公安,更有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其受众群体的广泛性除去有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的保障外,更重要的是主打内容,即年度人物身份的广泛性决定的。在人物评选中,只要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就可能当选年度人物。各种社会层次的受众可以在《感动中国》中找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职业岗位和人物形象,并在他们那里找到身份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正是“通吃”的“反分众化”受众定位,使得《感动中国》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展示什么样的审美:庄重、大气、全民
电视栏目作为长期面对受众的电视产品,必须要有自己的公众形象,这就必然要求确立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品格。不同的栏目应结合自身的内容特征和观众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来塑造自己的独特文化审美品格[3]。《感动中国》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年播节目,它所展示的是庄重、大气和全民。
《感动中国》将抽象的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民族精神加以具体化,以平凡人“不平凡”的精神境界感染人。“心”形的标识,纯净透明的奖杯,肃穆的现场,这些无不体现《感动中国》对年度人物厚沉的尊重。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一档栏目,在全国范围内搜寻能够触动人们感动神经的感动人物,“不可能不感动”体现了媒体人的自信,而“感动中国”这四个字表现的是中央电视台的大气胸怀。在每次评选中,年度人物从百姓中产生,由百姓投票选择,全民共同缔造感动中国、感动民众的颁奖盛典。
二 改良后的典型报道:平民英雄成主角
由于我国传统的典型报道是对受众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在报道中的典型先进总是毫无瑕疵,一味拔高,典型人物“十全十美”。这种故意拔高、千人一面、强扭角度的做法都会影响典型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感动中国》作为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打破了颁奖盛典为精英阶层服务的惯例,其关注的重心真正从精英阶层下移到平民阶层,普通百姓所饰演的“平民英雄”成为全国为之感动的主角。
(一)“平民英雄”在人物身份多元化中成为主角
2002—2010 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证实,典型被视为“神人”的时代结束了,“普通人”的典型形象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从纵向分析上表我们可以总结出:与传统典型报道多以政府官员为榜样不同的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身份多样化,既有科学家知识分子(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国家政府公务员(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又有扬名世界、胸怀祖国的文体界明星(影星成龙),更有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河南农民工魏青刚),这些年度人物身份各异、背景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特质:感动中国的人格力量。
从横向分析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几年评选中政府官员、文体明星的数量在减少,而普通工人群众反而成为入选人数最多的群体。“平民英雄”来自于普通老百姓中,也许就是你的“邻家大哥”,但他们却做着非一般常人所能做到的感天动地的“英雄”之事。这些普通人因其不普通的经历和精神境界而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的典型来自受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可参照性”。这一举动说明媒体在着眼于进行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典型报道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这样的典型报道更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接受。
(二)典型报道在形式上的“隐身”
区别于传统典型报道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感动中国》更像是位讲述者,在庄严的环境中用平静的口吻将年度人物的感动事迹娓娓道来。不需要拔高,不需要做作,需要的只是倾听的感动。田世国朴实得就像是个“邻家大哥”,可他却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献给了病危的母亲,真切地回答了被追问了几千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知道,据权威数据表明,90%的父母会为子女奉献生命,而只有10%的儿女会为父母做出那样的牺牲。“邻家大哥”平静地成为了这10%中的一员,他认为这是为人子女的责任。这种用平静的口吻表述出来的责任真切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感动中国》之所以会让全国的观众毫不吝啬自己的眼泪和感动,其中一个原因是它的真实:还原人物的本来面貌,让人物的人格力量去打动人。正如制片人梁建增所说:“推选的人物之所以能感动那么多人,并且让这种感动凝固下来,化为一种力量,融入我们的记忆,是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事迹不是我们包装杜撰出来的,我们只是把他们实实在在的摆在观众的面前,让事实说话,让观众从事实中去领略和感受那种崇高的精神。”[4]
三 立体式的多角度表达
新闻是表达的艺术,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解读。在《感动中国》的整体传播中,充分开展了与受众和其他媒体的互动,同时现场的立体式表达也让年度人物的故事讲述更流畅,更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
(一)现场的立体式表达
颁奖现场中,每个叙事对象都是独立的,每个段落对应完整的叙述主体。而深度报道的短片、推荐词以及对获奖人物的现场采访则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人物形态。
1.短片讲述故事
《感动中国》的新闻表达起始于类似人物通讯的短片放映。短片真切形象地展示获奖人物的突出特点和感人细节,以故事化、情节化的氛围让观众在真实的影像面前看到获奖者原始的最具代表性的特质,对人物的事迹有全面的了解。这种短片没有拔高的臆造,更没有枯燥的说教,语言朴实,故事真实,画面平实,成为整台晚会中吸引人的亮点,起到了告知的传播功能。
2.颁奖词的宣读
《感动中国》的颁奖仪式被称为“颁奖盛典”,足见其庄重的文化风格,而评选委员会为每位获奖者“量身打造”的颁奖词的宣读则充分体现了它的高文化品位。颁奖词具有准确、生动、大气的特点,如关于邰丽华的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高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5]这些优美简洁的词汇不单单是对优秀人物的宣传,也是媒体对人物崇高精神的睿智概括,更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人物事迹的理性评论。媒体希望把在物质社会中渐隐的民族精神重新植入人们的心灵,实际上是媒体在进行人文精神的宣扬和构建,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确立民族的精神导向,起到了宣传的传播功能。
3.现场采访
《感动中国》对每个获奖者都有几分钟的现场采访,访谈使得现场的感情再一次凝聚。观众从短片中取得对人物的感性认识,在颁奖词中获得对人物的理性评价,同时更希望直观地洞悉获奖者的言行,而主持人此时就以一位普通观众的身份和获奖者进行贴心的交流,从而成为沟通观众和获奖者之间的桥梁。现场采访能够使获奖者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观众主观臆想和实际之间的碰撞,在更深层上拨动观众的心弦。在采访魏青刚时,他有些紧张,说:“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你,人家有困难你能不帮别人?”朴实的言辞丝毫没有观众想象中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感受到人物的可敬可佩。由此可见,现场采访起到了沟通的传播功能。
(二)整合资源,走联合互动之路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电视台办节目广泛采取“争取多方建议,开展多向互动”的“开门办栏目”形式。媒体打造的精神品牌,要想产生最广泛的宣传效果就必须与时俱进,走互动联合之路[6]。《感动中国》虽背倚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却深谙联合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由全民打造的“精神史诗”。我们可以总结出《感动中国》四种基本的联合互动形式:
1.整合央视内部资源,形成栏目间的联合
《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年播节目,突破了电视台栏目间的壁垒束缚,避开了栏目单独作战势单力薄的缺点,积极联合全台相关栏目和部门形成合力,实现央视内部的全面互动。《东方时空》展播候选人物的事迹,央视国际网站紧密配合网民投票,《面对面》制作候选人的访谈节目,《新闻联播》进行新闻报道,最后开辟专门的颁奖典礼,这一系列的统筹制作都为《感动中国》提供了全面的宣传互动平台。
2.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开展“感动地方”
在上百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上,《感动中国》指定了30 家地方媒体共同寻找感动。这些媒体不仅积极参与评选活动,有的还以“感动”为主题进行了地方的年度人物评选,一时“感动中国”扩展到“感动地方”,全国出现了遍地开花的“感动潮”。多家媒体联合互动产生的“和声效应”远远超过了央视一家演“独角戏”的宣传效果。
3.与网络“联姻”,实现优势互补
网络虽为新兴的媒介形式,但已经成为了持续引领媒体舆论、营造整体传播氛围的最重要的媒体元素。自2003 年评选开始,央视国际、新浪等网络媒体开设专题对评选进行集中报道。通过短片展播、网友交流、往届回顾等形式与电视形成合力,全力推动了评选的进行。电视和网络在《感动中国》活动中的“联姻”,使得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强化了传播效果。
4.强调受众参与,确立广泛的群众基础
以前的很多颁奖典礼多被人诟病于以专家评选为主,忽视了群众的意见表达,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角色向平民代言人转换的重要性。传媒要提高影响力,一定要注重受众的参与,体现自身的亲和力。《感动中国》采取了专家推选和受众投票相结合的评选形式,受众可以自由的加入到活动的互动形式中,既可以参加候选人的推荐,也可以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参加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感动英雄。
综上所述,《感动中国》定位于以庄重、大气、全民为主的文化审美品格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不可能不感动”的人格力量。在年度人物的展示中,摆脱了传统典型报道刻意拔高、千人一面的窠臼,“平民英雄”以质朴的情感感动受众,现场的立体式表达和联合互动之路更是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于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带动下,以《感动中国》为纽带,全国上下一同打造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精神史诗”。
[1]李新民.中国电视大趋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93-97.
[2]孙金岭,边巍.我们为什么感动—《感动中国》评选热的冷思[N/OL].[2009- 01- 15].http://book.sina.com.cn.
[3]胡智峰.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32-135.
[4]孙金岭.《感动中国》的背后[N].中国新闻报,2005-02-23 (A3).
[5]历届《感动中国》颁奖词[N/OL].[2006-10-24].http://hi.baidu.com/admin1988/blog/item/e37017087 ffa2030e8248846.html.
[6]李岭涛,王建新.实战电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