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诺亚方舟”:地球人口粮的最后希望
2012-04-05
2月28日,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地窖(以下简称“种子地窖”)的钢铁大门再一次沉沉地上了锁,北极的咆哮狂风在此止步不前。
随着大门的关闭,一吨新运来的种子被密封保护起来。这批种子共有2万5千个品种,分别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叙利亚。其中,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会总裁凯利·福勒最喜欢的是来自叙利亚的鹰嘴豆和蚕豆。
自2008年建成以来,种子地窖逐渐发挥出它的优势。近年来,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国家种子库已被战火烧尽;今年1月,菲律宾国家种子库遭火灾洗劫;而在叙利亚,战火已蔓延至阿勒波市的种子仓库……所幸的是,有11万种来自叙利亚的种子已在种子地窖有了备份。
看着这批新来的收藏,福勒大舒了口气,“我想啊,谢天谢地,它们可算安全了。”
防爆 防震 防原子弹
2008年9月,位于印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的一个农场里,蒙着头巾的农妇们正在田地里采摘高粱种子。此时正值夏季,当地气温高达42摄氏度,热浪一阵阵拂过两米多高的高粱杆子。
由于得到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这里产出的高粱、珍珠栗、爪状栗、鹰嘴豆、木豆等作物的种子,颗颗都大而饱满,充满光泽。
但这批种子不会在市场上以高价出售,它们最终都被运往了种子地窖。
在研究所,植物专家又从这些种子中挑选出精品中的精品。他们按500颗种子一组,装进一种银色的袋子中。
这种袋子还有个听起来颇“富贵”的名字——“劳斯莱斯种子袋”,是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花费3000万美元,专为种子地窖研制的。这种由特殊金属箔片和其他先进材料制成的特殊袋子,可以让种子在干燥和冷冻状态下长久保存。即便种子地窖的制冷系统失效,这种袋子仍能确保种子的贮存温度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
9月下旬,这批种子从印度海德拉巴出发,乘飞机抵达挪威首都奥斯陆,接着再乘坐奥斯陆与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特殊航班,抵达种子地窖的所在地。
出来迎接这批种子的,是三名种子地窖的员工。平时,这里没有常驻员工,只有种子抵达时,才会派人来这里存放种子。
斯瓦尔巴群岛距北极点仅1750公里。这里人烟罕至,直到17世纪初,荷兰、英国、德国及法国人纷纷来此海域捕鲸,斯瓦尔巴群岛才有了些许人气。
“不会再有比这儿的贮藏条件更好的地方了。它就好像人们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里的一个保险柜。”福勒表示。
种子库的外围是厚达1米的水泥墙,库内备有防爆破门和两个密封舱,其安全性堪比美国肯塔基州国家黄金储藏库纳克斯堡,甚至可以抵御原子弹爆炸。2008年2月,在种子库竣工前一周,当地发生了一次里氏6.2级地震,但种子库内的冷藏室却安然无恙。平时,北极熊是种子地窖最恪尽职守的“巡逻员”。种子库建造时期,建筑工人们对北极熊恩威并施,一边拉拢喂食,一边持枪保卫,才和它们相安无事。在种子地窖门口,还竖立着一个巨型北极熊冰雕。
只有三把钥匙
种子地窖的建造成本高达911万美元,全部由挪威政府出资,耗时三年建成。但挪威只拥有地窖所有权,种子的所有权仍归各存储国。平时,种子地窖的运作经费则由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及一些个人基金会共同承担。据福勒估计,种子地窖可储存300万种、约20亿粒主要农作物种子样本,是全球农作物品种数量的两倍。
挪威人还给地窖取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末日穹顶”。工作人员麦克说,之所以用“末日”来命名这个计划,是因为人类如果不节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地球末日可能真的会到来。而用“穹顶”一词则有三层含义:一是种子库位于北极,这里可以称得上是地球的“穹顶”;二是只有“穹顶”才是人们最后可以生存和呼吸的地方;三是希望这个种子库可以像人们搁置在“穹顶”上的东西一样,永远不会使用。
“这是一座充满着未来主义的建筑。”曾有幸得以进入种子地窖的法国摄影师洛琳·波伦卡说,“从外面看,并不觉得它很大。但当你走过那条长约120米的隧道,四周都是凝结的冰霜时,才会感觉到它的深不可测。”
从一个稍微倾斜的踏板进入种子库的山洞入口,经过一条由钢筋水泥建成的、长约40米的通道后,就到了种子库的“核心地带”:三间并排的独立冷藏室每间长27米,宽9.5米,高5米。每个冷藏室的金属门上都覆盖着冰霜。
这是整座地窖中最神秘的地方,外来人等均不得入内。2008年3月,挪威王储马格那斯亲临种子地窖。期间,他提出,想亲眼看一看冷藏室,结果吃了闭门羹;同年10月,美国前总统、85岁高龄的吉米·卡特带着拯救世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依然没能进入种子库的“心脏”。
据悉,冷藏室一共只配了三把钥匙。福勒有一把,另外一把在挪威政府手中,最后一把钥匙的主人至今无人知晓。
“或许,真的只有到了世界末日,才会揭晓谜底。”麦克说。
●资料来源:《外滩画报》第344期,《探秘挪威“世界末日种子库”》,作者周一妍;《中国日报》,《挪威“末日地窖”规划欲贮存生命之种》
高:海拔130米
种子地窖比海平面高130米。如果覆盖格陵兰岛的冰层融化,海平面将增加7米;南极洲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将增加61米。即便如此,地窖也不会被淹没。
福勒表示:“我们还模拟了未来200年可能出现的最剧烈的气候变化,确保地窖在北极、南极、格陵兰岛冰层融化的情况下仍在海平面以上。”
深:入山120米
种子地窖所在的山区属永久冻土带,越深入山中,越有利于保持低温。建造者开凿了一条120米的隧道,在隧道尽头建地窖。这样,即便外界温度升高,也难以穿透地窖周围的永冻土。就算冷冻隔热装置失灵,永冻土也能确保地窖温度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
整个工程唯一显露在外的,是隧道起点一个窄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角形入口。入口处的灯光随北极圈的日光变化。在夏日极昼的阳光下,它像一颗耀眼的大钻石;当冬日来临,北极圈进入极夜,它也将随之沉入黑暗。
大:储种300万
地窖中有两个气压舱,每个占地375平方米,一排排装着种子的盒子码在一列列金属架上。每个盒子能保存400种不同种子的样本,每种样本都有500个种子。挪威政府表示,地窖的空间足以保存300万种植物种子样本。
长:存活数百年
地窖内的温度将常年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种子外还裹着防水锡箔,但保存时间还因物种不同而有长有短。像豌豆这样的种子只能保存20至30年,而向日葵和谷物类的种子在地窖保存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后,仍能种植成活,最“长寿”的可能是高粱种子了,可以存放1.95万年。每隔五年,种子将接受一次“体检”,如果发现其活性降低,就会被淘汰掉,换上新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