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经济报道的强化和创新
2012-04-02王玉川江淮杂志社总编辑
文/王玉川(江淮杂志社 总编辑)
宏观上讲,经济新闻是报道各种经济工作、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经济人物,以及各种经济行业的新闻,其内容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建设等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生活关注度的提高,经济报道在整个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正日益加大,各级各类报刊都纷纷开辟了财经、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报道的专版或专栏。群众越来越多的关心经济,而这种“关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经济新闻的阅读上。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多读者认为经济报道“高深”、“看不懂”。
经济报道,无论是党报党刊,还是都市小报,都占有较大比例,系一家媒体的“拳头产品”。搞好经济报道,既是增强媒体吸引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编辑记者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长期以来,经济报道是数字加概念,往往写得“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究其原因就在于,要么记者的报道尽说外行话,连基本的经济常识都没有掌握;要么没有从传播的角度研究、消化经济报道的内容,概念化、术语化现象严重;要么报道没有透过经济现象看社会,内容缺乏“厚度”和可读性。应该贯彻“三贴近”原则,创新新闻思维,创新报道思路、手法,努力提高经济报道质量,让经济报道真正靓起来、火起来。
增强经济报道的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抓住苗头性事物和问题进行的预见性报道。穆青说过:“许多问题,当它正直形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孕育着许多新的萌牙和推动事物的一些积极因素。新闻记者如果抓住这些萌牙,把问题及时地提出来,他就前能够站在新事物的前面,用新闻报道来推动工作,指导工作。”在经济新闻领域,任何新事物、大趋势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必有某种先兆。搞好经济新闻预见性报道的关键,在于所抓苗头性的事物和问题应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科学的依据。在这方面,经济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特别的嗅觉和敏感,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不应该跟在新闻的问题面跑,也不能跟着别人屁股跑。比如,报道有关经济工作会议,有的记者可能只发个会议消息,有的却能够从会议中产生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前瞻性经济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理论上要有深刻的认识,吃透把握好相关政策,对自己所报道行业的现状与趋势有全面的了解,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吃透两头”。提高经济报道的前瞻性,并非朝夕之功,是新闻记者长期积累、正确思考判断的结果。这个思考又是不断运动调整的。新闻记者应该具有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和相当的政策水平,善于把经济现象、事物与经济新闻融合起来,筛选、提炼精当的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增强经济报道的深度性。从专业化角度,将经济报道写深。随着受众文化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人们在关注经济报道时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报道,而是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事情的起因、发展过程及结果。只有增强经济报道的新闻性,挖掘出经济问题和现象的特点、背景、规律、影响及其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增加经济报道的深度,才能使经济报道吸引受众。在经济宣传中,不局限于经济工作的进度和数字,而是注重宣传典型和剖析典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典型的宣传,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解决新闻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进行深度挖掘,加强报道的权威性。可采用1+3组合报道的模式。
增强经济报道的社会性。从民生的角度,体现经济报道人文关怀。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经济报道的出路在于从社会角度拓展视野,包括: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苗头,经济建设中的社会现象,经济工作中的社会热点,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经济演变中的社会内涵等诸多方面。经济报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重大经济题材也不例外,关键是你如何去寻找切入点。当今的经济报道只有走大众、综合、实用的道路,才会真正地服务于民。应该按照三个贴近的要求,把经济宣传的视角从单纯的经济工作宣传引向广阔的社会大背景,把经济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经济化,从社会的角度全面剖析,从百姓视角、人文视角入手,写出经济报道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增强经济报道的贴近性。需要记者将目光下移,走进百姓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努力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用体验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的酸甜苦辣,使经济新闻富有人情味,体现出媒体浓浓的人文关怀。
可以用客观的、联系的眼光,审视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变化,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观察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形势,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可以深入采访报道百姓衣食住行、劳动就业、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普遍关心的问题。
增强经济报道的广度性。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日益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经济活动也为区域性报刊读者所关注。为强化这种关注,我们应该站在安徽的地方经济、站在安徽企业、站在安徽消费者的角度去关注,简言之,即:要么与安徽有关,要么是安徽关注。比如,站在欧元一路猛涨和欧洲渐近开放,我们可从安徽发展旅游经济、安徽旅游者的角度,做个欧元猛涨与安徽旅游的报道,这样做很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
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从受众的角度,使经济报道更加通俗化。经济新闻的所谓高深、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不少经济新闻通篇是“行话”和枯燥的数字,于是就把很多读者排斥掉了。如何将这些“行话”翻译成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需要财经记者们对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了如指掌,也就是说只有让自己成为“行内人”才能写出通俗的经济报道。如果在编采过程中对专业词汇进行“平民化”处理,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甚至于用点“方言”,那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很多。加强经济报道的生活气息和现场真实感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性。从现场写起,抓住一些寓意深刻的动态场景、感人场面或精彩的对话,能使新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远远超过枯燥的叙述,也易于拔动读者的心弦。
增强经济报道的趣味性。选取典型的人和事,挖掘能拔动读者心弦的情节,注重表现那些让人动情的场面和事例,用浓墨重彩的文笔,对经济生活素材进行综合、加工,能增强经济报道的趣味性,也能写出新鲜感。《人民日报》刊登的《老母念起“保险经”》一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新闻以典型的人——母亲、典型的事——保险,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进行报道,使新闻事实彰显出最尖锐、最突出、最鲜明的问题:念带有迷信色彩的“平安经”,不如念讲究信用的“保险经”。新闻所体现出来的趣味性、新鲜感表现在鲜明的数字和个性对话之中。如没入保险前,尽管母亲念菩萨保佑,因洪灾造成经济损失达1万多元;入保险后,县保险公司送来了理赔款8000多元,母亲激动地说:“看来还是保险管用,比菩萨灵险!”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字描写,比起那些满纸枯燥无味的叙说,不知要好多少倍!
增强经济报道手法的多样性。努力通过运用消息、图片、导读、图表、相关背景等“十八般武器”,既抢报新闻,又把新闻的深度、广度、厚度一网打尽,以求最佳报道效果。可巧用数字。如报道年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时,针对数据多、读者难懂的问题,如果对数据进行解读,形成“解读经济的关键数据”的系列报道,就容易将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说清楚、讲明白。可抓好角度。如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年,如果从流行语的时代变迁反映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就可以形象地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可推出专刊。围绕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今年以来《江淮》杂志推出“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双轮驱动发展”、“三化同步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等系列重大主题宣传策划,多角度、多层次、宽领域地宣传安徽坚持科学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明显成效和宝贵经验。这样的专题报道,注重调动提炼新闻、名词解释、新闻链接、背景资料、细节描写、巧用角度等一切新闻写作手段,化严肃为平易,化冗长为简洁,化呆滞为鲜活,化平庸为深入,既引导读者迅速进入新闻的核心,又扩大刊物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