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设计思路探析

2012-04-02浙江省余姚中学315400褚意芬

地理教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过境气压区域

浙江省余姚中学(315400) 褚意芬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增进师生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等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恰到好处地选择和设置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主要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部分组成,由于这三块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各不相同,教师在提问设计时应该也有所差异。

一、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自然地理侧重讲述自然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原理和规律,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一特点,地理课堂提问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思路。

1.从空间察觉的视角提问

自然地理事物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空间察觉的视角:由远到近或由近及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从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空间规律来设计问题。

例如,在学习“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时,可以提问:①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找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的区域;②根据字面意思分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植被具有什么特点;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植被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点;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对应的是哪种气候类型;⑤请归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空间分布规律。

2.根据时间发生的序列提问

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一天的不同时刻自然地理事物的变化和分布有所不同,根据时间发生的序列,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

例如,在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是: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具有什么规律?②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又是怎样的?

3.根据地理要素与地理特征提问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地理要素的构成、要素间同异的比较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以及各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地理特征的思路设计问题。

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可以借助必修Ⅰ中的“图3-5植被破坏导致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示意”设问:①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②若该区域植被遭到破坏,其附近的河流、动物、地下水和土壤会产生什么影响?③以上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4.根据地理事象与还原提问

自然地理事物的原理和规律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地理现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地理思想”的思路展开。

例如,在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可设置系列问题:①本地区什么节气日出时间最早?②日出最早时,太阳直射哪里,昼夜长短情况如何?③这说明昼夜长短的变化与什么有关?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什么关系?⑤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5.根据地理事象演变过程提问

地理事象在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其演变过程也有基本的机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地理事象的演变过程进行问题的设计。

如学习“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内容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冷锋与暖锋移动及对某地天气影响”的动画演示,然后思考归纳出冷锋与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的特点和变化。设计的问题如下:①冷、暖气团怎样运动?锋面怎样运动?②何为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提示: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③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④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⑤归纳描述一次冷锋或暖锋的天气过程。

6.根据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提问

地理知识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自然地理知识间的联系主要有并列联系、主从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等,不同的知识联系可以设计出相应的问题。如在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提问:①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如果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怎样吹?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会有什么变化?④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怎样吹?⑤画出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

7.根据地理知识的认知方式提问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有多种形式,可以从易到难、由简至繁、要素比较、叠加分析、综合概括、总结建模等。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提问。如,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这一知识点设计的提问是:①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请画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②假设地表均匀,考虑地球自转,但不考虑地球公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以北半球为例,试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请用有不同颜色的硬纸条、透明胶布,在地球仪上制作北半球的三圈环流模式,并解释各气压带、风带的成因。③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总结分布规律。④考虑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的移动规律是什么?⑤考虑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全球气压状况又是怎样分布的?

二、人文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人文地理教学,侧重于分析某种人类活动方式发生或存在的原因,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客观认识人文现象的方式,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认识人文现象

①在哪里——呈现什么样的地域形态——代表何种人文地域类型。

②在哪里——有什么正面(优势)、负面(问题)影响——有何种警示意义。

2.分析人文事物

①区位因素有哪些——每种区位因素影响了什么——何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基本原理是什么。

②原因是什么——哪个因素起主导——主导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③有什么问题——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是如何造成的。

分析人文事物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全面分析、对比分析、优势分析和主导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分析方式。

3.评价人文环境

什么样的社会时代背景——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条件——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4.提出发展建议

用什么样的观点——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阶段,可以灵活运用上面的设计方式组合出不同的问题。例如针对“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内容,可引导学生通过“诸暨大唐的袜业生产”为案例分析,设计问题:①大唐的袜子能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廉价的劳动力,使大唐袜子生产企业在成本上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那么,产品的高质量又是如何得以保证的?③大唐袜子在生产和销售中有哪些地域联系?④大唐袜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⑤针对大唐袜业在发展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因地制宜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在区域中的实际运用。

区域地理教学的一般思路是:①区域定位;②区域地理特征分析;③区域差异与联系分析;④区域开发。

针对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特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按照“Where(区域的位置在哪里)——Which(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Why(区域地理特征形式原因、原理分析)——What(区域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How(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的思路展开。

地理课堂教学提问贯穿于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实际条件、学生情况等巧妙设计问题,才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猜你喜欢

过境气压区域
春风过境,人间温暖(组诗)
看不见的气压
分割区域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辨云识雨 等
中俄简化过境哈萨克斯坦货物运输通关程序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STM32平台的MPL3115A2气压传感器的应用
旅行美食纪录片《波登过境》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