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语文教学“转轨”的探索与思考

2012-04-02丰际萍王瑞荣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天鹅阅读教学情感

● 丰际萍 王瑞荣

推进语文教学“转轨”的探索与思考

● 丰际萍 王瑞荣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陷入了繁琐分析课文思想内容窠臼。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挖掘课文思想内容,把一篇篇完整的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在许多所谓重点语句和段落上挖掘得连作者本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体现课文之中的大量语文因素却被严重淡化,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高。这样高耗低效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成为制约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顽疾。要革除这一顽疾,必须打破“双性”(人文性、工具性)桎梏,推动语文教育由繁琐分析课文思想内容的旧轨道转向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轨道。

一、明确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生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字词句篇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的综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这样,从语文课程的角度理解语文教学,我们还需要对学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尤其是各学段语言学习目标的确定,进而在每节课中加以落实,使学生语文素养逐步提高。

二、把握阅读教学任务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阅读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其中,培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而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这些任务又不是割裂的,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载体,思想情感是语言的灵魂,学习语言、感悟思想、习得方法实际是在同一学习过程中完成的,这是语言本身的规律,也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所谓的语文教学内容繁杂、让人沉重,抛开其它原因不谈,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割裂便是原因之一,所以课程标准特别调强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三、理清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基于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任务、阅读教学的规律与特点,我们认为,阅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语言为本,情感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

关于语言为本: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语言——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运用语言,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语文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特点就是:一切学习活动必须凭借语言文字而展开。因此,阅读教学应凭借语言文字,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落实从读学写,着力打牢学生语文基础。

关于情感为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既是对课程性质的定位,也是对语文本身特点的定位。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同样,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总伴随着思想和情感的展开,离开文字的人文感悟是空洞的,而没有情感的阅读又是枯燥的,机械的。因此,阅读教学强调语言文为本,而情感便成为阅读之灵魂。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情感与思想的熏陶,语文学习便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关于主动实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的熏陶,都应引导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任何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师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过程,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地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语文能力切实提高。

关于发展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小学生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感悟能力、欣赏能力、积累与运用能力。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中做到“四个结合”

理清了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关键是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循着“语言文本、情感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的思路进行,教学中需要做到四个结合。

学习语言与人文熏陶相结合,力求做到语言学习扎扎实实,情感熏陶潜移默化。

关于语言学习,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训练点。因此,教学中,一要把握年段目标,二要找准文章的语言训练点,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学习,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情感的自然熏陶与启迪。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教学片段:

二年级《画家和牧童》教学片段:

师:牧童告诉了戴嵩画错的原因,戴嵩听了又是怎么做的?读读书中的句子。(生读句子: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师:出示“惭愧”一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个字都有竖心旁,说明这个词和心情有关系。

师:那是什么心情呢?读读句子,想一想。

生:不好意思,很难过。

师:对,戴嵩心里很难过。他还做了一个动作“拱手”,你们也做着动作,读读这个句子。(生一边拱手,一边读句子。)

师:“拱手”是古人说话时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我们通过做动作理解了词的意思,真好。那看了戴嵩的表现,您想说点什么?

生:戴嵩很虚心。

生:一个大画家还这么虚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这一教学片段,教师抓住“惭愧”、“拱手”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感受画家戴嵩谦虚的胸怀,将理解词语、学习方法与情感熏陶有机融为一体,简洁、自然且尊重学生自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年级《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断:

《天鹅的故事》讲的是,一群天鹅为了生存,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而壮观的场面,这场面惊心动魄,令人感叹。而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又是文章表达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老人为什么收起了猎枪”这一核心问题,与学生一起走近那惊心动魄的天鹅破冰场面:

场面一:老天鹅破冰。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老天鹅破冰的场面。一边读书,一边想象老天鹅破冰的情景,看哪些词语在重重地敲打着你的心灵,在感动着你?

(学生读书想象,用心感受破冰情景。)

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天鹅?哪些词语重重地敲打在了你的心上?为什么?

(学生交流:“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第一次、第二次……老天鹅的勇敢无畏让人感动)

场面二:众天鹅齐心协力破冰场面。

我们再来看一下一群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场面,它们的哪些做法感动了你?……

看了这两个场面,你知道老人为什么收起猎枪了吗?

这一片段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天鹅破冰场面,深入语言文字,在感受、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被天鹅的勇敢、无私、团结所打动,它向我们昭示了生命的美好。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凭借语言,学习语言,提升思想、丰富情感。

阅读与领悟表达相结合——凭借具体语境,展开表达学习,实现阅读与表达的相互促进。

阅读教学,既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对此,我们的实践体会是应注意三点:一是找准理解与表达的结合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表达学习;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三是领悟表达方法要有重点,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写作上的独到之处,或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或是观察、思考的独特视角,或是表情达意的方法,等等。

再来看《画家和牧童》的另一个教学片断:

师:出示三个句子——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大家是怎么夸的?你们也学着商人、教书先生的样子夸一夸。

(生自由夸赞)

师:这就是“纷纷夸赞”。再读这三个句子,试试你发现了什么?

生:夸赞、称赞、赞扬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

师:这三个词意思相近,是近义词。一个意思,用三个不同的词语表达,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了解了画家画技的高超,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学到了词语表达的技巧,处理自然、贴切。

再来看《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断:

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天鹅的勇敢无畏、无私坚强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之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阅读这两个场面,看一看怎么写的:一个是对一只老天鹅破冰场面的特写;另一个是对众天鹅破冰场面的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这是关于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将感受场面、学习语言、情感熏陶、领悟表达有机结合在一起,很自然地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的相互结合。

阅读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高质量的阅读总伴随着思维的展开,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走进文本,浮想联翩,进行着阅读的想象与创造,并在想象与创造中认识世界、学习语言、陶冶情感。所以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泛泛而读,而要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让思维穿越文字,超越时空,自由驰骋。

关于阅读中的思维训练,教学内容不同,方法也就不同,可以是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文字变成一幅画面、一种情感、一个故事,也可以是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阅读探究、解决问题,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等等。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应以语言文字为凭借,以促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为目的,从而实现学习语言与发展思维的相互促进。

阅读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相结合,让好的方法、习惯伴随终身。

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学生学习语言、习得方法、提升思想、发展能力的凭借。因此,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习惯,如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质疑的习惯,主动交流、探究的习惯、课外主动阅读的习惯,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如《画家和牧童》一文的教学,全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又出示一幅斗牛图:戴嵩接受了牧童的建议,天天观察,又画了一幅斗牛图,你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来夸夸这幅画吗?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简直是惟妙惟肖!

生: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简直是活灵活现!

师:真好!就应该这样学习。我们平时不仅要积累好词好句,还要试着用一用,这样,你的语言就会更丰富。

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将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正所谓:方法无处不在,习惯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引导,日积月累,好习惯持之以恒,就会内化为一种学习品质,伴随终生,受益终生。

五、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实现课内外语文资源的有效整合

依据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编写特点,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基本步骤是:单元整体预习——课时整合授课——单元回归整理。“单元整体预习”,将一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进行初步感知,为课时整合授课做准备。“课时整合授课”,我们着重注意三点:找准文章的整合点,如按文体整合、按人文主题整合、按表达方法整合,或同一作家文章整合等,实现整合的最大效益;将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精读品味,泛读博览,确保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扎实提高;将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到课内,按计划适当补充阅读,使学生语文素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单元回归整理”,或将一个单元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进行系统回顾,或依据单元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拓展,使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深化。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改变繁琐的“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丰际萍 王瑞荣/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天鹅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张图看天鹅奖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天鹅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