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教育适应学生”的普通高中培养模式*
——山东省临沭二中特色发展研究

2012-04-02曾庆伟孙艳霞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二中分层学校

● 曾庆伟 孙艳霞

构建“教育适应学生”的普通高中培养模式*
——山东省临沭二中特色发展研究

● 曾庆伟 孙艳霞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在既定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人才选拔机制的框架下,回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教育适应学生”为理念,探索以分层为主导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模式、主题教育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相配套的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内涵式发展的特色之路。

普通高中;多样化;培养模式;教育适应学生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在教师队伍、生源质量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均不占优势情况下,回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以“教育适应学生”为理念,以分层式的文化课教学为主导,通过学校管理模式、主题教育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相配套的保障机制,进行改革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相对于普职融合和拓展国际教育,这是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路径之一。

一、“教育适应学生”的思想内涵

通俗地说,“教育适应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别、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诸方面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实现全面发展,即教育活动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和多种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和促进其有效的发展。实质就是打破以往教育的统一性和模式化特征,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创新化。“教育适应学生”是以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理想。它不是一个事实陈述,而是一种价值陈述,至少体现了两个层面的思想转变。

(一)教育的职能:从社会为主到个体为主

从职责来看,教育既具有社会职能又具有个体发展职能。教育的社会职能是对社会各种需要的满足。近代以来,教育社会职能的功利化倾向过于突出,教育中的拜金主义、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文凭至上,都是教育无原则地适应社会的典型表现。学生成为了教育实施社会职能的载体,沦为了工具,社会需要成为教育的终级目的。所以,有学者称这种教育是一种病态适应的教育。[1]

对教育而言,社会适应性并不具有本位层次的意义。教育本身有着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杜威也认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而教育必须从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教育即生活,教育必须要服从学生。在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关系中,教育应突出学生个人的需要。

(二)教育的主体: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

对“教育适应学生”的探讨要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大前提,教育关注的重点必然要放在“学生怎样学”,而不是“教师怎样教”上。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他批评欧洲中世纪的旧式学校里充斥着死记硬背,教育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主张“让一切自由运行,永远消除强制”,教学要适应儿童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的规律。“学生不可受到不适于他们的年龄、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否则他便会在不实的事情上耗费他的时间”。[2]20世纪上半叶欧洲新教育运动中,英国教育家尼尔的夏山学校就是“教育适应学生”的可贵尝试。虽然尼尔也无奈地感叹:“只要考试存在,它们就是我们的主人”。[3]但他仍旗帜鲜明地提出,学校的宗旨“不是使学生去适应学校,而是使学校适应学生”[4]教育应当以培养能自我生长、快乐地工作和积极生活的人为目标,以“学生怎样学习”为中心,以快乐的经验为学生学习的前提,以好奇心为学习的动力,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差异、自信和成就感。

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分层教学设计

布鲁姆认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不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表明,合适的目标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与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相比,普通高中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问题较多。此外,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跨度较大,升入高中后会出现一大批学困生,他们会逐渐对文化课学习丧失兴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问题解决既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临沭二中确立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多维分层教学的理念,从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助、学业评价四个环节入手,实现文化课的分层次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差异。

(一)集体备课实行分层设计

集体备课是针对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的科学把握创立的教研模式,而临沭二中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优势,结合本校的特点,从备课入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分层处理,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共性和个性的有效处理。

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如何在具体的问题设计中体现出来,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临沭二中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的培训等方式引导教师从能力提升和思维训练的角度,有效地设计分层探究问题及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结合章、节和知识重点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不同层次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

2.动态的学生分层。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层既是问题解决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所以,教师在明晰教学目标后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分层研究。第一步是按照学习结果进行逻辑分层。教师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综合性考试、单元测试和作业情况进行逻辑起点的分层,把班内学生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按照3:5:2的比例分成A、B、C三层。第二步是结合学生现实起点的针对性分层。教师结合学生当堂预习案的学习情况,辅以课前观察、个别交流等方式进行分层调整,再将每层学生按4到6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成员的动态组合学习。

3.学习问题的分层设计。问题设计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引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在教学目标分层和学生分层完成后,教师要重重对学习问题进行设计。一方面确立不同层次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知识巩固、思维训练、不良习惯的纠正和能力的拓展等设计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生成的问题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实现问题引领的针对性和即时性。问题设计完成后,以课堂导学案的形式提供给不同层面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个体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分层施教

课堂教学是学生问题解决的主阵地。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导学案开展自主学习,在阅读教材、辅助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破解课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临沭二中探索出了 “问题引领——问题解决——补偿优化——点拨提高”四环节的教学流程。

1.面向全体同学的问题引领。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教师从生活情境和教学目标入手,利用实验、知识的实际应用、已有知识、相关数据变化规律、例题(习题)、新闻、科学史、现代教育技术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学习问题,下发导学案,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采取划线、圈阅等方式标识出已经掌握、需要交流合作和难点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合作学习作好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高中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依托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互助活动解决不同学生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每个小组根据各自完成问题的情况,明确自己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负责进行任务分配,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圆桌而坐,采取互助、互动和讨论互平共处学习的方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

3.补偿优化解决个体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和小组合作学习基本能够解决本课时的问题,这时,基于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个体的补偿是帮助所有学生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重要措施。为此,临沭二中采用红、绿、黄三色板反映学生解决问题情况的即时性反馈措施,其中,绿色面向前方表示学生完成较好;黄色面向前方表示学生正在思考中;红色面向前方表示学生尚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三色板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参与小组活动和进行个别辅导,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三色板反馈的问题确定后续指导的重点内容。

4.系统概括完善知识体系。教师的归纳、引导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基本知识体系的重要措施,在学生问题解决学习之后,教师抽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归纳、总结和引导。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解决问题。二是师生共同提炼本节课的要点,把握递进式的关系,对每节课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的问题反思,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与生成点,构建横向和纵向的知识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结合小组评价和学生自评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要的综合性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学习要求。

(三)基于能力提升的课后跟进

课堂学习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基本知识学习,虽然针对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问题设计,但这种设计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更为有效地解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此,重视对学生的课后跟进,是进一步实现适应性的分层教学重要措施。

1.有针对性的确定课后跟进的内容。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以作业、练习题的方式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由于缺乏针对性,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知识巩固效果,也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临沭二中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和知识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和练习题的反馈进行整体了解,确定不同群体的跟进措施。同时,结合个别交流、学生自述报告和小组评价汇总等措施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基本知识、思维训练、习惯纠正和能力拓展等不同的方面确定跟进的重点和措施。

2.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后跟进。一是选择性作业和练习题的设置,根据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类型。二是针对同类学生的团队跟进,根据诊断结果对具有某一类型特点的学生采取集中辅导和专题训练的方式。三是针对学生的个体跟进,对优秀学生进行以能力拓展为目的的专题训练,对暂时落后学生进行以知识巩固为基础的有效练习,以避免知识脱节引发的后续学习困难。在跟进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掌握,必要时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跟进训练。

3.以学生自评为主的多元评价方式。对课后跟进结果的评价既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采取进一步补救措施的依据,也是下一阶段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标准。鉴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在跟进结果的评价上,一是以学生的自述评价为主,通过学生口头或书面的自我评价,汇总分析全班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二是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即以综合训练和单元过关测试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三是实施档案袋评价,结合学生发展手册的落实构建学生的发展档案,通过对教师的评语、学生的表现、学业成绩和特长发展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作为后续教学逻辑起点分层的重要依据。

三、“教育适应学生”的保障机制

除了分层的课堂教学以外,临沭二中还从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和主题活动等多角度、全方面建立了“教育适应学生”的保障机制。

(一)多样化的学校管理模式

临沭二中通过灵活多样的管理措施落实“教育适应学生”的理念,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细化和分解,更好地适应于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

第一,构建“纵横交叉、管理互补”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在“教育适应学生”的教育理念下,学校以“管理互补”为理念,强化级部管理的同时,进一步细化科室职能,强化了科室对年级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功能,引导科室和年级相互监督、相互支持,构建了纵横交叉、管理互补的立体化管理模式。为进一步体现管理的个性化,学校提出管理“自留地思想”,倡导“谁的孩子谁抱走”,引导各级部管委会、各科室把级部、科室视作自己的责任田。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细化和分解,更好地适应于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

第二,实施教学线和行政线并行的“双线管理模式”。行政管理线上,学校设立行政办公系统、教学系统、政教系统、总务系统和工会系统等“五大系统”。教学管理线上,引入“摔跤理论”,在年级内搭建竞争平台,把一个年级均分为两个级部,全校共设立了7个级部。级部在校长办公会和校务委员会的管理和指导下,采取民主竞选和责任组阁的方式,组建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三,探索校级领导分管年级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每一位校级领导除分管相应系统工作外,还全面分管一个年级的工作,协调和指导同一年级内两个级部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整合年级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工作落实的前提和保障。为更好地指导级部、科室工作,调动教干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成立了级部考评管委会,出台了《级部量化细则》,以数据量化的形式,把7个级部纳入到同一个比较体系。实行流动红旗制度,及时对级部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和奖惩;落实《优秀科室评选办法》,实行双周亮点工作展示制度,每学期末评选出优秀科室。此外,临沭二中还完善了《教师综合量化管理细则》,实现了教职工个人成绩与班级工作成绩、备课组教学业绩相结合的“捆绑式管理”,各项考核成绩分别按25%计入教职工综合量化总成绩,与工作绩效、岗位聘任、评先树优和职称聘任建立直接联系,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学校落实了岗位聘任制度。学期初,组织教职工填写《岗位申请表》,各级部、系统根据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分轮次聘任。级部、科室与教职工的“双向选择”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学校建立了完备的督察和监察机构。为了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有效评估教学绩效,学校设立督察室,全面检查和督促学校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设立了学校纪检室,强化师德教育和劳动纪律管理,进而构建了“级级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师生管理体系。

(二)专业化的教师发展环境

教师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落实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教学质量,也制约着学校办学理念的落实,只有教师认同并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认同和支持学校的发展,进而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临沭二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构建完善的校本研修网络。临沭二中成立了学校科研领导组织机构,设立科研处负责学校科研的管理和协调;组建由学科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中心组,加强对学科教研组的科研引领;组建了“学校——教科室——教研组——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网络。第二,健全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出台《临沭第二中学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临沭第二中学教育科研经费和时间保障措施》等一系列教育科研规章制度,调动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第三,以学校发展需要的“教育适应学生”为主导性课题,积极引导教师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在学校扮演的角色自主确立研究课题和内容,构建起“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案式”课题研究、“学科问题教学模式”研究等研究子课题。从“人人有课题”转变到“事事有课题”,从原来的靠经验工作转变到依托研究优化教学,实现了教师对“教育适应学生”理念的认同和对学校发展问题的探索和求解。第四,不断优化校本研修的操作模式,开展大量的校本研修活动。包括设立临沭二中讲坛,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和教科研沙龙,加强校本研修实效;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研修战略,聘请知名专家来校做报告,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培训活动等。第五,采用梯度式教师成长评价模式。制定并落实《功勋教师评选制度》、《职级班主任评选办法》,评选出学校骨干教师和功勋教师。围绕梯度式成长评价,落实了骨干教师专业培训和“一帮一结对”帮扶等活动,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磨课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训练。

(三)序列化的主题教育活动

在“教育适应学生”的办学理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主要目标。临沭二中依托各种序列化的主题活动全面培养学生未来生存需要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第一,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一是文明习惯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军训、国旗下讲话等各项活动,重视活动后的体验感悟提高教育的效果。二是励志成功主题教育。通过开展青春与理想演讲比赛、感恩励志报告会、感恩教育见行动活动、暗示教育、经典诵读等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自信。三是责任承担主题教育。包括青春与责任演讲、征文,进行爱心捐款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担当责任的能力。

第二,多角度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一是实施以问题为探究式实践活动。临沭二中将与学生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内容,以提高学生问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开展课题研究式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往往有着严格的方法和程序,通过恰当的组织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术态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为此,临沭二中指导学生围绕春节溯源、家乡习俗等课题研究。三是实施项目式学习。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结构式项目学习、开放式项目学习、模板式项目学习等。通过学生的实践解决所遇到的相关实践性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感。

第三,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为此,临沭二中结合学校实际组织了有效的社团活动。一是爱好式社团。一部分有着共同爱好和志向的学生自发组织社团,隶属学生会管理,如街舞社团、博雅读书社团等。二是特长式社团。根据学生特长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需要,由学校设立的学生社团组织,隶属于团委管理,如健美操社团等。三是服务式社团。部分社团服务于学生校园生活、服务于学生自我成长,如文明礼仪等社团组织。学校各社团活动在周末时间进行,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专题培训、专业训练、竞技比赛等活动,构建起了“循环教育、自主管理”社团活动模式。

第四,深入开展心理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须的素质,临沭二中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一是发展性心理教育。在对学生心理问题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团体辅导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可能遇到的问题,掌握基本的解决策略。二是咨询式心理辅导。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由专职心理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心理问题的调整。三是激励式心理活动。针对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以激励学生成长和培养学生自信为目的开展心理专题指导,通过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驿站社团,心理教师参与团队活动和团队体验感悟,强化学生的责任、互助和自我价值的意识,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

[1]鲁沽.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2]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

[3]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7.

[4](英)A.S.尼尔.夏山学校[M].王克难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案例研究”(11JYC88009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曾庆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孙艳霞/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培瑞)

猜你喜欢

二中分层学校
启航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校歌
庐江二中简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学校推介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