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2012-04-02杜才平邢晓红陈昌兴
●杜才平 邢晓红 陈昌兴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分级分类办学思想贯彻的必然结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地方本科院校应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拟从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关系的视角,试图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机制。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含义及其特征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含义
21世纪初期,学术界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并赋予其崭新的内涵。樊华等学者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技能型创新人才而言的,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执行者,是具备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能力的人才。[1]它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它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既拥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总之,既能在创新中应用,又能在应用中创新,这就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显著特征。
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保证和支撑,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和手段。顾明远先生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是指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所有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包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材,以及全部教学要求等各个要素的总和。[2]其实,顾老先生这一定义完全可以解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含义,因为任何一种应用型人才都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简言之,所谓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就是指为了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所有教学内容及其各个教学要素的有机总和。
我们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价值取向应趋向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因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培养一批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要用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去培养它,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功利主义倾向,才能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导向。地方性本科高校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水平,归根到底也是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说到底也是课程功利主义化和实用主义化的一种表现。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
与全国重点部属院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重点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创新性”两大特征,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参与实践训练、提高应用能力、体验职场环境。
应用性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地方性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地方性本科高校主要职能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不需要深厚的学术造诣,但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特征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和适应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创新性的特征,主要指地方性本科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做出创新性成果,建功立业。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特征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的课程,有目的地设计学科竞赛、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锻炼。
除应用性、创新性这两大显著特征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3]:
一是高层次性与科学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属本科层次的课程,它不同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也根本区别于中等职技校的操作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必须符合并体现高等教育本科的层次和水平,以培养各个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所以课程具有高层次性。同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性,课程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都应指向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在完成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合理地安排实践训练环节,以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二是开放性与社会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对科技文化的开放性和对社会需求的开放性。因为课程只有开放性,才能把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理论、观点、方法等内容纳进课程和教材,实现教学的与时俱进,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同时,课程的开放性也体现在与社会的关系上,这种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社会接纳高校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的特征,它不局限于组织化、计划化了的学科结构,而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断地与社会保持交流、沟通,更新完善自身,并具有自我更新与完善功能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体系。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坚持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方针,着力优化课程结构
总体而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课程知识结构不太合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四大类。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身心素质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与能力类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跨学科课程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一些本专业非常基础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组成。这些传统的课程结构没有按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去设置,培养口径不宽,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不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应该按照有利于学生基础夯实、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这一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包括知识课程(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课程,体现“厚基础”)、能力课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课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得到有效训练,体现“强能力”)、素质课程(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音乐、体育及身心素质训练,体现“高素质”)。
(二)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开发思路
“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开发思路不同于“学科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也不同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它是在学生掌握足够的学科或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既能短时间适应工作岗位,将来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其中,“依托学科”的特征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同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区别开来了,“面向应用”特征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同学术型研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区别开来了。[4]
所谓“依托学科”,是指以学科理论为支撑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较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这里涉及的学科知识不是单一的某一学科理论,而是多个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所谓“面向应用”,是指学生在掌握足够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将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围绕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设置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5]严格地说,在制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时,增删一门或几门课程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取决于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否有用。
(三)建立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指由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类型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更何况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而形成,人的实践能力、应用操作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训练而成熟,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倡导“实践育人”的理念,坚持大学四年“集中性实践教学”不断线。
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以能力为导向、以三种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与理论教学体系平行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为导向”是指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为总体目标,把这三种能力的提升贯穿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三种技能训练”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其中,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军事训练、体育训练、社会调查、外语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训练等;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课程实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职业技能训练包括职业资格鉴定、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环节,让学生熟悉职业工作环境,掌握就业应试环节和内容,提高就业竞争能力。[6]
(四)构建有利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级教育课程体系
有学者主张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中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传统“老三级”课程体系替换成“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教育课程”和“创新教育课程”的“新三级”课程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各种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7]
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所应当掌握的共同知识和具备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各专业学生的无差异性。通识教育的重要职能是传承人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得以和谐。这一层级课程除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应增加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心身素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平台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专业方向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这一层级课程一般是指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模块(方向)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创新教育课程是指在前二个层级课程基础上,把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交叉起来,实现各专业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创新教育课程当然也包括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品格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课程,如《创造性思维》、《创新学》、《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
通识教育、平台教育和创新教育三个层级教育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识教育课程是学生学习平台教育课程的基础,通识教育和平台教育课程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需求。总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要处理好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重视基础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既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那么,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不能弱化基础性课程的教学。这些基础理论课程表面上似乎与专业技术关系不够紧密,但它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它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否则大学培养的学生 “后劲不足”、“下得去却上不来”。
地方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基础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重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的作用,强化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发展后劲。在三级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课程和平台教育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基础性课程教学,适当增加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权重比例,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要整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见习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等实践环节,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处理好课程结构中理论课程学时与实践课程学时的比例关系,打破我国高校传统的“7+1”学期安排体制,增设若干短学期,大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在可能的条件下,除大学新生第一学期外,后面7 学期的每个学期都有至少2 周时间以上的集中性教学环节,做到“集中性实践教学”不断线,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占整个教学课时的达到20%-25%左右。为实施创新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和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地方院校要设置课外必修学分。课外学分是对学生在第一课堂外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和技能活动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一定的学分,并作为毕业的学分计入学生毕业总学分和成绩档案。实施课外学分能大大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国地方高校不再是囿于闲暇知识和空洞理论的教学,只有务实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一所地方高校的价值所在。地方高校不是一座神圣的“象牙塔”,服务地方发展是当今时代赋予它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地方高校培育办学特色的一条有效路径。“要把服务地方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促进‘校地合作’过程中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如今,地方本科院校要主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开展应用学科研究力度,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8]
地方本科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鼓励与当地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紧密衔接的应用型专业开设富有地方产业或行业特色的课程,聘请地方企业和行业专家来校讲课,担任实践指导教师。这样,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进一步加快课程综合化步伐
当今,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综合化趋势的加剧,需要高校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综合化步伐。一方面,要大力整合重复的课程教学内容,把相近的若干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有机整合成一门课程;处理好课程内容的经典与前沿关系,摒弃陈旧的知识内容,适当增加学科前沿知识。[9]另一方面,要处理好课程结构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打破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全是必修课程的局面,充分挖掘课程、教师、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高度出发,为学生多开选修课,逐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不断扩大专业课程的选择面,努力做到选修课比例占整个教学课时(学分)的达到30%左右。
[1]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92.
[3]刘刚华.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5.
[4][5]孔繁敏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做强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1-123,122-123.
[6]李欣,宋立军,庄树范.关于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若干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2).
[7]李作奎.专业化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5).
[8]杜才平.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
[9]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