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心”:文化、身体和语言》评论

2012-04-02周志军徐李洁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概念化心智隐喻

周志军,徐李洁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心”:文化、身体和语言》评论

周志军,徐李洁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心”:文化、身体和语言》这本著作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和研究汉语“心”的隐喻概念化。该书用认知语义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心”的概念化,理解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质,以及语言、文化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汉语“心”;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

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文化产生的基础,同时又受语言文化的影响。身体隐喻就是人类把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形成的概念域作为始发域,映射到不熟悉的、抽象的事物上,以此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心”作为身体隐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已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关注和讨论。《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心”:文化、身体和语言》是Ning Yu(美籍华人)将认知语言与汉语概念化的“心”相结合的力作,于2009年由Mouton de Gruyter在柏林和纽约出版。

一 主要内容

1.第一章 引言:心、身体和心智

作者指出,在认知和文化理解下,“心”的概念化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特定社会的生活方式,还反映了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心”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汉语中,“心”是身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中国人思想的核心;在西方,“心”和心智是分开的;作为人体研究的一部分,“心”是社会、文化系统和人类认知共同点的源泉。通过对不同文化中“心”的概念化的研究,可以了解人类的认知。通过了解心智-身体和语言-身体之间的联系和身体与物理和文化世界的关系,可以理解人类认知的体验本质。

2.第二章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心”

本章主要通过分析摘录于儒教和道教的例子,探索中国古代哲学中概念化的“心”。作者指出“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被看作具有认知和情感机能,被概念化为思维和行为以及储藏情感的器官。这种“文化概念化”与西方哲学传统所遵循的“二元化”思想存在本质的不同。后者倡导情感理智两分:思想和观念来源于心智,是无形无体的,而欲望和情感则来源于身体的心脏,而这种对“心智”和“心脏”的区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并不存在[1]。本章讨论了在中国古代哲学下“心”概念化的主要3个方面:“心”是心智和认知、理解功能所在;“心”是道德伦理所在;“心”是社会治理和政府所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被看作是思维、推理、情感的器官,也是认知活动的中心。由于“心”被看作是人的认知活动中心,并具有无上的心智能力,所以“心”常被喻化为“国家的统治者”。作为身体的“统治者”,“心”可以概念化为伦理道德的所在,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是统治和政府的所在。本章提出的“‘心’是心智所在”具有文化信仰的命题,产生概念隐喻:“心”为形之主。这个概念隐喻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对“心形”关系的文化观:“心”既左右身体,又是身体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分割,反映的是“心”的体验观,与西方哲学传统中笛卡尔的“二元论”形成强烈的对比。

3.第三章 传统中医中的“心”

作者介绍了传统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阴阳”和“五行”理论、“气”理论、内脏理论。在内脏理论的指导下作者指出两个基础隐喻:1.“心”为形之主;2.“心”为内脏之主。作为身体重要的部位,“心”被概念化为国家的“统治者”,因此五脏六腑被概念化为中央政府的“官员”。“心”是五脏六腑之主主要是它的2个功能:生理上,“心”主血脉;心智上,“心”主神气。“心”主宰心智的过程和活动,调整和协调其他内部器官的功能。在讨论“心”和“脑”,哪个控制神气时,产生了3种不同的看法:脑主神气;心主血脉,脑贮神;心主神气[2]。该章最后讨论了中国人目前对中医的看法。作者指出在科学角度上,中医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文化角度上,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中医仍然起到积极的作用。

4.第四章 当代汉语中的“心”

本章主要考察了“心”在当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和成语,为语法和语篇研究奠定了基础[3]。例子表明,汉语“心”被文化概念化为认知活动的中心,是思考、情感、理解、认知、推理和判断的主体。主要讨论:1.“心”是物理实体。提供了“心”的所有源域的综述,如:心田、心地、心房、心苗、心源等和“心”的形状和结构,如:一片痴心、心底、心头、心尖、心眼等;2.“心”是内在自我所在。“心”是人的内心,贮藏着内心的想法和情绪,是人的性格特征所在,如:诚心、交心、粗心、口是心非、冷眼心热、赤胆忠心等;“心”是人的道德指标和行为指导机制,如:良心、孝心、变心、心狠手辣、心慈手软等;“心”是真我之所在,而真爱是“真我”的表现,反应和表达了真实的自我;3.“心”是心智生活和情感生活所在。“心”被概念化为人的心智生活,也就是思想、智力、意图、意志、民意和关注之所在,如:心思、慧心、心灵、心意、专心、决心、齐心协力、动摇人心、人心惶惶等。人的情感和情绪被隐喻概念化为一种物质—气体、液体和固体。换而言之,主要是“心”与消极情绪如: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等和积极情绪如:、舒心、顺心、心花怒放等是水乳交融的。文章最后从两个方面比较“心”和脑的关系,作者提出人可以拥有多个、矛盾的想法和情感的文化模型即文化思维和科学思维,他们在概念系统中占有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不同的意义。

5.第五章 当代语篇中的“心”

本章主要考察了:散文和诗中的“心”。散文家余英时讨论了在现在和当代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失而复得;诗人“明湖水”描绘了“心”是自我所在,是人类的主体,是道德判断的器官。他们两者都展示了“心”是认知活动的中心,有不同的心智和情感功能。2种体裁都利用了一样的命题和转喻,分享了一些基本隐喻,如:“心”被概念化为有机体或容器,但在诗中“心”还被概念化为源泉。该章最后指出散文和诗的2个不同点:在散文中只有一个基本隐喻为源域或目的域,而在诗中有很多基本隐喻为源域或目的域;在散文中“心”被概念化的物体有“大小”,而在诗中则没有。

6.第六章 跨文化比较中的“心”

本章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西方的“心”和“脑”的概念,追溯西方的“心”和“脑”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早期的发展:在古代和中期英语中,“心”是情感和思想的中心;在当代英语中,“心”是情感中心,“脑”是思想中心:在科学术语中,“脑”控制情感、思想和行为。通过对比在中英文字典中的“心”和“脑”的意义,展示“心”和“脑”在两种文化中的地位。作者从历史角度比较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相应的概念化的“心”根深于这两种哲学或医学理论中:西方希腊的四体液理论和中国的五行理论。在这两种理论中“心”都占重要的地位,都体现了在不同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认知的共同遗产,相应的发展成为以“心”为中心的整体论和“心”-“脑”二元论。

7.第七章 “结论”

本章强调了中国文化概念化的“心”的重要性,研究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入手。概括了“心”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心”的地位,在西方“心”是一个文化模型或仅仅是一个隐喻,而在中国“心”是一种文化信仰,承载着历史的重要性;相同点是在科学知识上,西方和中国都认为是“脑”控制身体和整个人。提出了中国的整体论和西方的二元论,各自“心”和“心智”的文化模型和人类认知主体的见解。

二 简评

本书是Ning Yu将认知语言学与汉语概念化的“心”相结合的力作。早在1995年他就开始研究关于情感和思想的汉语表达,如:在英语和汉语中“生气”和“快乐”的隐喻表达。之后他一直孜孜不倦的研究身体在人的认知意义中的作用。这部凝聚了他多年研究心得的著作有助于理解在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质,以及语言、文化和认知之间的关系。纵观全书,该书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正如作者本人指出该书的新颖之处体现2个方面:第一,用认知语义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心”的概念化;第二,用语料去分析以“心”为中心的概念网络,研究在中国文化和语言上的汉语“心”的概念化,再与西方“心”的概念化做比较。另外作者对“心”的隐喻进行了多视角、多方法、多层次的研究。多视角:作者从哲学和中医学角度去研究揭示了“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是思维、推理、情感的器官,是认知活动的中心;多方法:作者结合了历时、共时和跨文化对比的方法,探讨“心”的概念化和它的文化模式。在共时方面系统分析了“心”的常规表达,潜在的文化模型和观念。在历时方面探讨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心”和“脑”发展。在跨文化对比方面,揭示了在心、脑、心智、自我和人之间的关系中西方和中国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多层次:作者从构词、成语、句子、语篇四个层次阐释“心”被文化概念化为认知活动的中心。不同的研究角度贯穿始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研究方法新颖和多样化,使文章具有强的解释性和概括性,从古今中外系统地分析了概念化的“心”。

本书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虽然该书从多个层面去研究,但在定量分析上显然不足,由于受篇幅的影响,在第五章中作者只列举了散文和诗两种类型的相关文章。

然而,瑕不掩瑜。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和创新性,该书值得一读。该书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汉文化底蕴,在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来分析汉语“心”的文化模型为汉语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

[1]Lin,Min.Certainty as a Social Metaphor: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Production of Certainty in China and the West[M].Westport,CT:Greenwood,2009.

[2]Wang,Qi,Luo Xijia,Li Yun,and Liu Yanjiao.Zhongyi Zangxiang Xue[中医藏象学Theory of internal organs in Chinese medcine] [M].Beijing:People's Health Press,1997.

[3]Wierzbicka,Anna.A Response to Michael Bamberg.In The Language of Emotions:Conceptualization,Expression,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usanne Niemier and Rene Dirven(eds.),[J].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1997b,227 -229.

G256.4

A

1674-5884(2012)07-0173-02

2012-04-25

周志军(1988-),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研究。

(责任编校 谢宜辰)

猜你喜欢

概念化心智隐喻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