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综合素质理念提高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2-04-02杨希祥张为华张士峰
杨希祥,张为华,张士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强化综合素质理念提高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杨希祥,张为华,张士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高综合素质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研究生培养经历,深入分析了培养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工科研究生的思路举措,包括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身心素质、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等,为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与国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47.2万,博士研究生6.2万。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突出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生成为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迫切课题。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话上指出,要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协助指导研究生的体会,本文对如何培养高综合素质理工科研究生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 必须把思想道德修养放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首位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2]。胡锦涛同志也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必须大力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修养。要组织学生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要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效果,选用学术功底深、人格魅力强的教师,采用创新意识设计教学方案,采用创新思维组织教学,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政治理论真正进入学生头脑[3]。本人博士学习期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讲老师、全国优秀教师朱亚宗教授,学识、人品、才艺超群,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引经据典,博览古今,纵贯东西,至今记忆犹新;盖立阁老师讲授自然辩证法,语言风趣幽默,课件令人耳目一新,以问题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甚佳。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研究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变性、差异性很强。要使学生始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把握人生航向,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要注重采用典范教育方式。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和研究生走入基层,迈向西部,扎根边疆的案例层出不穷,如北京大学的孟二冬教授,可以通过身边的这些典型事例对研究生进行直接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本人本科时的母校南开大学,每年暑假组织研究生赴青海支教,那里教学条件虽然艰苦,但孩子们的天真无暇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强烈震撼着每位研究生的心灵,而与一些已在那里扎根的毕业研究生的面对面交流,更是激发了大家融入西部、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与创造过程,经历失败与困难是再经常不过的事情。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叶剑英元帅也曾为我国科技人员题诗以勉励:“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培养研究生脚踏实地、耐住寂寞、潜心钻研的心态和精神。诚然,由于学习年限等因素限制,像李雅普诺夫那样,通过博士阶段学习就提出重要科学定理的人毕竟少之又少,但研究生必须杜绝在科学的道路上避难就易、投机取巧的不良作风,尤其是要注重培养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坚决杜绝学术不正之风[4]。既要注重以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又要注重以因学术不端而受到学术界唾弃的科学家的案例对研究生进行警示教育。例如,韩国的黄禹锡事件等。
二 必须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1]。突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研究生未来可堪大任、成就大事的关键,必须将其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优化导师队伍。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一般采用导师制,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影响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优化导师队伍。要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遴选导师的重要条件,确保导师队伍本身的高素质。要注重优化导师队伍结构,积极提拔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高水平科研课题多、注重引导研究生创新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以作者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为例,经过十年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由1999年的44.4%增至2009年的87.2%,平均年龄由 53.3岁降至46.2岁[5]。要推动以导师组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构建指导教师团队,充分发挥集体指导的多学科、学科交叉优势,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6]。高水平的课程体系,有利于研究生掌握科技知识、培养学术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要参照本专业国际一流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广泛征求广大研究生和教授意见,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优化课程内容和门数,增加实验课程和实践性环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正确选课,将课程学习内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做到以学促研,以研辅学,学研结合。要加强课程质量建设,重点建设若干门精品课程,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以我校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从2008年起,学院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课程为参照,深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了空天科学与工程系列课程,同时,投入近百万元,打造了26门校精品课程,2门湖南省重点课程[5],以上措施使得近年培养的研究生基础更加扎实、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高水平的科研课题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7],通过参与基础科研项目,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等,研究生可将所学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问题和工程问题,在科研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我校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为例,研究生学位论文85%以上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生100%参与科研课题研究,80%以上进入国防关键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型号研制。10年来,学院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1篇论文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5]。毕业研究生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综合业务能力突出,使学院成为我国高层次航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平台[8],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和团队协作精神,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全新模式。要加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投入,为创新实践基地配备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管理人员;创新实践基地实践项目设置,要紧贴国家和社会战略需求,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避免低水平重复;要为创新实践基地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定期评估机制等,保障实践基地高效运行。作者参与的国防科技大学纳星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通过组织研究生设计、制造和发射小型探空火箭,使所在团队和学科的一大批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重视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大力协同、合力攻关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我国“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项目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涉及知识面极广,学科众多。仅以一发小型运载火箭的设计为例,包括弹道、气动、发动机、结构、控制、测控等众多学科,这样复杂的工程单单依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集合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合力攻关。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积极贯彻“走出去”方针,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可以极大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通过派遣研究生到国外联合培养、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可以使研究生能够深入、系统了解国际某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接受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与国际同行建立稳定持久的学术联系,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充分依托国家教育部“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按照“选拔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院校和一流专业,师从一流导师”的原则,鼓励研究生“走出去”。
三 必须将身心素质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纵观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对高等教育的历次谈话,无不包含对高等学校学生身心健康的殷切希望。良好的身心素质是研究生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和学业的同时,还面临就业、婚恋、家庭等各方面压力,身心素质整体状况堪忧。然而,目前研究生身心素质培养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必须引起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增强研究生身心素质,需要加强高校硬件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国家在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硬件建设方面投入越来越大,高校要充分考虑加强与培养研究生身心素质相关的硬件条件建设,为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供有利条件;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条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场所。例如,我校近年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一号院和三号院游泳馆,改建、扩展了体育场、体育馆等各类运动场所,改善了四号院心理咨询中心办公条件,为研究生参加各种类型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硬件条件。
增强研究生身心素质,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各种文娱活动。高等院校要千方百计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例如研究生长跑,篮球、羽毛球等比赛,组建武术协会、桥牌协会等娱乐组织,举办科技文化周、文化名人讲座等,使研究生在参加文娱活动中放松神经,放飞心情,锻炼强健体魄,减缓心理压力,从而以更好的心态和心情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健康、快乐生活。
增强研究生身心素质,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身心状况,建立身心素质档案;要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式[9],比如,电话心理咨询,网上心理辅导等,对他们在婚恋、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开导和教育。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心理辅导中心名为“心之桥”,以当面谈心、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服务,热线不断常常至凌晨,多年来,在研究生心理辅导方面效果甚佳,深受广大研究生喜爱。
四 必须将人文素养纳入研究生培养工作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等[10]。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固然重要,但只有将专业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融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综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章节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文理交融”。
而纵观人类科技史,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兼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的例子数不胜数。东汉的张衡,既是世界级的天文学家,又是汉赋的首席作家;康德早年提出人类第一个太阳系演化的科学假说,晚年又写出三大哲学批判,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峰;罗素与怀海特合作《数学原理》,创立逻辑主义数学学派,又由于发表《西方哲学史》和大量精彩散文而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等等[11]。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院士思维》一书,在剖析数十位院士成长经历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院士思维,从根本上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12]诚然,我们所谓提高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并不是要求培养的研究生和各位大师一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都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而是希望能够以人文素养拓宽视野,发散思维,促进修养。
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应注重提升研究生的传统文化素质,拓展研究生的人文知识,培养研究生的哲学思维。
要适当提高理工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量,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文化传播,加大人文素养传授力度。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13]。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巨大财富。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对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进行传承。要在研究生课程中增加历史、文学、艺术等专业选修课,规定选修学分。哲学思维的培养,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作用。清华大学建校之初,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聚集了大批名师大家,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要积极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研究生不断受到感染与启迪,另一方面,要通过定期聘请社科界名人来校讲学、举办文学阅读周、组织文学研究社团等形式,促进文化氛围形成,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加强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效果。
五 结语
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法规、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条件建设等诸多外部条件。本文结合多年学习和教育经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高等学校和广大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要把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来抓,深入调查研究,剖析培养现状,总结培养规律,探索有效途径,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研究生,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人才与智力支撑。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2]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5-5(2).
[3]刘戟锋,李绍新,张伟超.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研讨文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陈 刚.强化管理教育提升军校研究生综合素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10(4):106 -107.
[5]张为华,李九天.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研究生教育论坛[C]//刘少军.研究生教育论坛.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6]韩 霞,李小宁.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7-80.
[7]李建成,阳仁宇,钟海荣等.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1):18-20.
[8]王 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113 -115.
[9]薛红霞,夏立利.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1):113 -115.
[10]周新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88-91.
[11]何兆勇,石海明.中外著名科学家人文素养案例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2]卢嘉锡.院士思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3]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4-30(2).
G643
A
1674-5884(2012)07-0061-03
2012-04-1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985工程”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1359)
杨希祥(1982-),男,河北阜城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
(责任编校 朱正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