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式理论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2-04-02蔡利妮

城市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日语

蔡利妮

一、有关阅读的研究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这种活动是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前人对阅读过程的研究已十分深入,研究成果颇丰。但普遍认为,说和写是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而阅读则是一种相对消极和被动的接受性心理性行为。伴随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人们对阅读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一活动过程要求读者对阅读材料信息主动地进行分析、选择、解释,因此,阅读是一种高度积极的创造性行为。但不同的语言心理学家对阅读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解释,而且对阅读过程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提出了众多的模式。这些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即从下而上模式(ボトム・アップ型)、从上而下模式(トップダウン型)和相互作用模式(相互作用型)。[1]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作为信息的发送者,把相关信息储存在语篇当中,而读者则通过对语篇的阅读来领悟、理解。因此,阅读并非简单被动的接收。相反,阅读是一种主动和积极的交际过程。读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对阅读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一个缺乏相关语言规则知识的读者是不可能顺利完成阅读理解的。但一些非语言知识也是影响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作者和读者所拥有的知识、人生经历、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越趋于一致,阅读交际成功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读者要很好地完成阅读过程,达到正确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真实内容和情感,就需要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信息,对语篇进行能动的分析与加工,从而准确地领悟作者的意图。

二、有关图式理论的研究

图式(スキーマ)是心理学范畴,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也表示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图式理论则强调人们通过已有的知识对新事物进行加工、整合和再认识的过程。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在《记忆》一书中首次提出图式,他认为人的记忆并不是对原型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active organization),这种再创造深受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的影响,即图式影响。Ausubel (1963)进一步分析了人们已有知识对学习的积极作用,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提供语篇的相关知识背景,从而使读者尽可能地建立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信息链接。[2]上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人鲁姆尔哈特(D.Rumelhart)等人的努力下, 图式理论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图式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图式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是认知的建筑积块。[3]把这一理论运用到阅读领域,那么阅读理解的首要工作就是获取信息,把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输入大脑,然后再在记忆中寻找与这些信息趋于一致的图式。如果读者能在对自己已有知识进行组合、归类汇总的基础上,寻求到与阅读材料相关的信息,并将二者相互比对,从而达成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则表明读者与作者阅读交际行为的成功。

三、图式类型与日语阅读的关系

图式理论认为,在阅读理解中无论是从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还是从下而上的信息加工,都离不开读者记忆中的图式。与阅读理解有关的图式可分为三大类:形式图式(形式スキーマ)、内容图式(内容スキーマ)和语言图式(言语スキーマ)。

(一)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不同类型的文章的篇章结构,即读者对文章体裁的熟悉程度。日语文章的体裁主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等,不同的文章类型,有特定的框架。比如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首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做出结论。议论文则会在文章中贯穿一主要议题,全文围绕议题采用或递进、或并列、或正反对比等形式展开论证,最后推导出文章结论。熟悉文章固定的篇章结构对读者能否成功地完成阅读任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读者能充分利用头脑中的文章结构来指导阅读,并按阅读材料的内在关系把信息连成一体,进而有条不紊地对文章信息加工,有层次地加深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

(二)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指的是读者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内容图式是阅读的中心环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能充分地读懂材料中的字词句,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句子和语篇结构,但却无法完整地理解整篇文章。症结所在就是内容图式的激活。一篇阅读材料都会反映一定的背景知识,包括主题知识、世界知识和文化知识等。如人们能够理解“青は「進め」、黄色は「注意しろ」、赤は「止まれ」”,是因为世界知识告诉我们遇到红灯, 汽车必须停下来,而绿灯则可开过去。又如世界各国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各具特色的风俗民情。日本人在过年前会在家门口摆上「門松」、女孩子会穿「着物」去参加成人典礼等。缺乏这些相关背景知识,很难真正地理解日语语篇,领会作者的意旨。一个对日本的送礼行为和习惯一无所知的学生是很难明白「お中元、お歳暮、義理チョコ」等词语的真正含义的。

(三)语言图式

日语阅读理解中的语言图式是指关于阅读材料中的日语词汇、习惯用语、句法和语法方面的基本知识。日语中的句型、副词的固定搭配等便是日语语言图式的最好实例。如「~というのは~からだ」、「~はもちろん、~も~」等句型,从前半部分就能明白后半部分的结构;副词「まるで」后面往往出现「のようだ・みたい」,而「決して」后面一定要有「ない」等否定表达。在日语阅读过程中,语言图式的运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也在语言图式的影响下发挥作用。因此,在日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难句加强分析,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图式的作用,扫除阅读中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乃至整体语言能力。

四、图式理论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法使学生的图式结构丰富

图式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会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暨图式,有序地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的实质就是读者能动地将自己头脑中储存的图式结构与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相互比对、分析,解释的过程。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相关信息,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真实意图,达成阅读交际的成功。反之,如果读者已有的图式无法与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交互感应,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或差异阅读。因此,学生所掌握的图式结构是影响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4]目前,日语教材取材宽广丰富,所包含的知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多个领域。如果学生缺乏这些相应的知识单元暨图式,就无法真正地达到阅读的目的,更谈不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日语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的《日语泛读教程3》中,单从文章标题来看就涉及到如下不同的背景知识:

风俗习惯:日本の年中行事、日本の主な祝祭日

科技:インターネットショッピング、情報化社会

文学:失敗(星新一)、儀札(森江賢二)、ありそうな話(桜井忠房)

生活方式:出前と消費者、都市美と自動販売機

价值观念:現代人の「福禄寿」、変わる専業主婦、感動したお礼の葉書き

体育运动:柔道、聖火リレー、子供の夢はプロ選手

在日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讲解这些相关语言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充实学生的图式结构,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设法激活学生已有图式结构

丰富学生图式结构是阅读成功的前提条件,设法激活这些相关图式则是阅读的关键。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比如,在阅读教学中,遇到「図書館」 一词,教师应提醒学生回顾图书、管理员、读者等概念,即激活学生已有的涉及图书馆概念的相关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通常,文章标题对整个语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正文前,恰当地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展开预测,如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什么,作者会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叙述,文章会涉及哪些相关内容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诱导学生激活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相关图式,从而与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和分析加工,实现阅读的目的。又如,在讲解『出前と消费者』这篇课文之前, 教师要求学生紧扣课文标题展开讨论。如:你们经常会利用外卖吗?一般外卖的东西是什么?你认为日本人会经常利用外卖吗?在日本,哪些东西可以利用外卖?外卖有什么优缺点?在热身讨论后对日本的外卖情况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补充,如:日本是个盛行外卖的国家,牛奶、报纸、米、酒、面条、邮政、医生等等都可以通过一个电话让其出现在自家门前。通过这样的导学活动,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和水平。

(三)运用形式图式 理清文章脉络

读者已有的篇章知识暨形式图式是影响阅读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同的文章,在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等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阅读过程中不区分文章体裁,会导致阅读的盲目性,从而使阅读陷入误区。因此,在日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文章语篇知识的分析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已经掌握的形式图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知识结构和框架,提高学生驾驭整个语篇的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日语阅读文选(第二册)》中《日本文化の特色》这篇文章,就是先提出日本人顺应自然的精神,然后阐述这种精神反映到文化中,日本人是如何利用自然、吸取自然,最后总结因为日本自然本身的美,所以美的意识得到升华。如果理清了文章脉络,对文章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图式理论在日语阅读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乃至整个日语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丰富学生图式结构,激活学生已有相关图式,促使学生运用形式图式,理清文章脉络等方面努力,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的积极性,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能力。同时,图式理论的作用不仅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的其他环节,如听力教学、词汇教学等方面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1] 彭聃龄, 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2.

[2] Ausubel D.P.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 Verbal Learning [M].New York:Grune and Stratton, 1963:255.

[3] Rumelhart,D.E.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J].Theoretical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1985:573.

[4] 彭震.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1):106-108.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