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别视角下的语言学习风格应用

2012-04-02

城市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语言教学

李 芳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女性的社会作用日趋明显,她们从传统家庭走向社会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其所接受的教育亦愈来愈受到重视。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学习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女性学习风格研究。学习风格研究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现代外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如果把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通过了解学生不同学习风格,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方法,将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1]

一、学习风格的定义

美国圣约翰大学 Dunn 博士夫妇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通过集中注意力选择环境、情感、新知识、新技能、满足生理需要时表现出来的方式”。[2]Keefe 则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将情感和生理因素、心理行为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认知方式。”[3]Reid则认为“学习风格指一个个体自然的、习惯性的、倾向的吸收、处理以及保留新信息和技巧的方式。”[4]谭顶良教授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5]尽管研究者们对于学习风格的内涵与定义着眼点不同,但其核心为:学习风格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吸收、内化、处理不同信息的技巧与方法,具有习惯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二、性别视角下的女性语言学习风格类型

(一)女性性别特征的学习禀赋

女性在生理、心理及性格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女性控制语言过程的大脑左半球专门化速度比较快,具有较强的语言、形象思维能力和很强的感知能力,特别是听觉和言语知觉能力,擅长辨别和定位声音的来源,习惯或倾向于用形象思维解决问题,善于通过表象对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擅长形象记忆、机械识记、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女性具有较强、较稳定的注意力,容易保持有意注意。从性格方面看,女性踏实负责、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谦逊谨慎,具备学习语言的优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女性行事比较谨慎,表现在学习上,比较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从兴趣来看,由于女性偏向形象思维,她们对语文、外语、法律、历史、人文地理等人文学科比较感兴趣。

(二)女性语言学习风格类型

在各种语言学习情境中,每个学习者都必须亲自感知外界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处理、储存和提取。由于每个学习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每个个体获取信息的速度以及对刺激的感知与反应各不相同。表现在学习上,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学习风格。

Reid通过将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应用于外语教学,从感知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学习风格,她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偏爱的感官学习方式,她因此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手型(即早期研究中的动觉型和触觉型的合称)三种类型。[6]

通过从感知的角度对 147名大学一年级女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了解到:53% 的学生倾向于视觉型学习,27%的学生倾向于听觉型学习,10%的学生倾向于动手型学习,另有 10%的学生同时倾向于视觉和听觉型的综合性学习。从整体上看,女性倾向于视觉型和听觉型学习风格。

三、 性别视角下的女性语言学习风格特点

基于女性的生理、心理、性格等特点,女性的语言学习风格显现了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鲜明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因个体的不同生理机能差异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风格因而呈现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女性而言, 从小受家庭环境、社会性别差异论、学校教育不同的刺激与反应,使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性格与个性特征,表现在学习上也呈现明显的个性差异,使其具有独特的学习风格。

二是相对稳定性。学习风格基本上不会因学习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学习风格具有可塑性,它有可能随着环境、学习内容或思维方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核心最终不变。女性因受传统性别论与社会性别论的影响,潜意识中被“男尊女卑”的思想所左右,更多地以家庭为中心,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学习风格也因此相对稳定,但女性具有相对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学习风格也有可能随着环境、教育等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能使其学习效果相对稳定。

三是相对渗透性。依学习风格本身而言,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学习风格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依学习者个体而言,适合其本身、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便是最好的学习风格,学习者个体对学习风格的选择并不是绝对唯一的,通常是几种学习风格相互兼顾。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女性因受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为谋求其生存地位,女性变得比较柔和、敏感而有耐心以便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因而“视觉型”与“听觉型”学习风格居多,而且大多具有这两种风格,因动用了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最灵敏的感官便是最合适的感知学习风格,其它的学习风格依次处于弱势而已。

四、 英语课堂教学中女性语言学习风格应用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女性的学习风格虽然比较多样,但更侧重视觉型与听觉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进行多元化教学。

(一)通过课堂教学、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类型

通过“学习风格理论知识”的学习、问卷调查(从感知的角度设计了涉及视觉、听觉和动手型学习风格类题型),结合平时课堂教学的了解,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帮助她们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类型。

(二)依据学习风格类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后,有必要探索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协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大纲、教材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媒体、 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考虑设计教学过程,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从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出发,利用“教学轮”[7]变换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便照顾所有学习风格的学生,同时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任务,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意识引导、拓展学生的学习风格,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视觉型学生善于通过视觉刺激来接受信息进行学习,比如:看录像、图表、幻灯片等,因为直观形象的视觉材料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表象,所以,总是身不由己地将词汇或概念在脑海里视觉化;因擅长用眼睛看,快速浏览学习材料就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不易分辨听觉刺激,对没有视觉辅助的教学如口头讲解、对话和讲座等容易产生焦虑、迷惑。所以,她们总希望教师把知识清晰地通过板书或屏幕呈现出来。因此,教学活动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视觉空间智能。[8]侧重阅读训练,采用多媒体,通过视听法展现图片、图表、图形符号、实物、录像等直观教具讲授知识,使用视觉性词汇,体现知识的脉络结构;要求学生多做笔记和摘要,并用彩笔标记重点、难点或要点,养成静坐沉思的习惯,将一天所学内容象过电影一般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运用图例学习。针对其不足,还要求学生加强听觉练习来拓宽学习风格。

听觉型学生善于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进行学习,比如:口头讲解、课堂讨论、讲座和其他听觉刺激,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储存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倾听比如音乐、录音、歌曲、讲座、磁带、演讲、辩论、讨论等;喜欢与别人交谈、公开讨论、大声朗读或唇动式默读等;擅长语音辨析,并善于口头表达,听讲的效果胜于自行阅读;日常表现优于考试结果。但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书面作业与抄录能力不强,运动技能不好。所以她们上课时会专心致志地听教师讲课,希望教师把知识讲清楚。因此,教学活动设计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通过视听法组织讨论、谈话、辩论、演讲等讨论式教学方法来讲解课文、学习语言结构知识。要求学生多练习播音、朗读并有意识地出声背诵学习材料;针对其不足,还要求学生平时多写笔记、练习,加大课外阅读量等来拓展学习风格。[9]

动手型学生喜欢亲身操作,通过双手和整个身体参与运动进行学习,容易记住实际发生的事情,在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表现突出。偏爱有身体参与的游戏和富于戏剧性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实习活动和做实验等。平衡感好,说话时表情丰富,爱打手势,书写工整。不足之处在于无法久坐桌前保持学习状态,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效果欠佳。所以,她们希望教师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并通过实践活动来传授知识。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触事物来学习知识,通过交际法利用三维教具、实践创作、手工、游戏(如接龙、猜词、谜语)、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多布置书写练习,让学生根据学习材料亲手绘制图表、模型等。针对其不足,要求学生多练习听力、书面阅读和出声朗读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习风格,提高灵活学习能力。

案例:在引入新课文(英语专业本科生教材《综合教程1》“Never Say Goodbye”时,教师通过任务型教学来照顾到所有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先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片中获取的信息。视觉型和听觉型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容易获得比较多的信息。接着,要求学生听课文一遍,找出文章的主旨。听觉型的学生容易获得较多、较准确的信息量,能比较快速理清文章主旨。然后,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完成课文理解的True or False 判断题与细节问答题,视觉型学生阅读能力较强、速度较快,能高效完成阅读任务。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所学内容通过情景或视图展现出来,动手型学生此时表现最为活跃,她们能将情景扮演得活灵活现,绘制的图表也比较清楚,效果也最为显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为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从不同的程度上训练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风格,也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学习风格研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个别化、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语言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风格在本质上是没有好坏之分,但教师应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风格的长处和短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挥学习风格长处。而对于学生学习风格的短处,应采取有意失配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意识的弥补,通过教与学的策略操练使学生既能保持原有的学习风格,又能拓展新的、开放而多样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研究是一项广深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从性别的角度深入研究、探讨学习风格将会对外语教学和女性的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1] 方平.语言学习风格与大学英语教学[J]. 长 春 大 学 学报, 2009 (8):89-90.

[2] Dunn, R.&Dunn, K.Practical approaches to individualizing instruction[M].Englewood Cliffs, NJ:Parker Division of Prentice-Hall, 1972.

[3] Keefe, J.W.Learning style:an Overview[A].In J.W.Keefe (ed.).Student Learning Styles: 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C].Reston, VA:National Associations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1979:4.

[4] Reid, J.M.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34.

[5] 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12-17.

[6] 雷沛华.国外外语学习风格理论研究概览[J].枣庄学院学报, 2005(8):72-74.

[7] 张玉明.试论学习风格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6):80-83.

[8] 刘建华.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风格及其数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1):4-7.

[9] 孙亚军, 聂广星.学习风格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J].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2011(7):71-72.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语言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语言是刀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