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招考对高校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其革新

2012-04-02钦,夏

当代教师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教育

夏 玉 钦,夏 静

(1 山西大同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100083)

从2003年起,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实施“教师招考”制度,普遍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由此,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基础上,区域性统一的教师职业招聘考试逐渐形成。这无疑在当前我国教师资源供大于需的背景下,对教师专业人才的选拔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这一区域性制度的推行,其对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影响也日益显现,甚至直接动摇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根基和搅动师范生的心态。本文就其影响作些分析,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一、教师招考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师招考给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这里就师范生的应考、从教、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 教师招考: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教师教育亟须积极应对

以教师招考的结果来看,这一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动摇高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地位。从逻辑上讲,招考教师不正是能充分显现教师教育的优势吗?然而,现实并非理想,总的形势是挑战大于机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给教师教育的教学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加大了师范生从教的成本与难度。在本来我国教师供需失衡期,再加上教师招考的开放性,使得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显得尤为突出,亟须作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有效行动。

以往,教师教育专业与一般的应用性、技能型专业相比较,特别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高校的扩招、普通中学的膨胀,加上教师职业比较稳定、收入也不低,在一段时期内,虽然取消了统一分配政策,但依然表现出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令许多考生的羡慕。由此,这些优势对众多学子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使得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分数线相对同级别的其他类高校专业居高不下,在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始终有比较大的而且较高的地盘和地位。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整体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张高峰期的过去和教师需求低峰期的到来,以及教师招考开放性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大了从事教师职业的难度。

(1) 据新京报报道:小学学校15年锐减六成,这15年间已有69.67万所锐减到2008年的30.09万所;小学生已有1995年的13 195.15万人逐年减少到2008年的10 331.51万人。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我国在校小学生连续13年减少;1994年以来,普高在校人数连续增长13年,但2008年首次下降,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2010年北京市报名人数减少2万多,全国减少65万,2011年减少的势头更大,全国考生下降至933万。生源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教师的需求量能不会持续减少吗?

(2) 由于教师招考的开放性,使得大批非师范类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向教师这块领地进发、涌入。据2010年山西省各地市参加基础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人数统计,就有21 266人。可见,获得教师资格证的人会越来越多。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有限的教师岗位,容不得师范生们轻视与迟钝,稍有松懈,就有被人争夺的可能或被人争占的危险。

(3) 教师招考的“通过率”颇低。据山西省大同市2009年全市招考教师情况可以表明:全市共招聘中学及其他中等学校教师300名,实际参加笔试人数4 833人。第一轮笔试后按1:3确定面试的人数是1 064人(包括研究生44人),然后再从这1 064人中通过面试选出300人。这次招考通过率是6.2%,可见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纵观山西大同地区近三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后未招)的教师招考通过率在逐年下降。

无论如何,师范生从教的空间正在日益迅猛缩小,教师教育正经受着教师招考的冲击和考验。如何化不利因素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摆在每一个师范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4) 现时期,有相当多的师范类毕业生不能从事教育事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现实情况任何师范生都不愿面对。学师范也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境地,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师范生报考师范专业的信念、信心和理想,也势必会导致真正选择师范专业的人数逐渐减少,“将最优秀高中毕业生吸引到教师教育上来”将会不会成为彩色泡沫?笔者连续几年就山西大同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里仅以2011年为例,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数据情况:他们165人中,应、往届生分别是24、141人;第一志愿,是、否报的师范类分别是21、144人;志愿里,是、否报的师范类分别是41、124人;是、否考研分别是107、58人。和前几年相比,应届生和报师范类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而考研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综上,教师招考已成为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绕不开的“硬指标”,在极大的挑战和冲击下,亟须作出积极的回应:只有把“教师招考”作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力和新引擎,就教师招考、教师从教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位一体、无缝衔接进行战略决策。其中,打造师范生的实力,扎扎实实做好奠基工程;与教师招考对接,旨在师范生顺利通过“招教关”是第一战略决策。

(二)教师招考必然影响教师教育教学与教学内容的革新

“师考”(教师招考之简称),直接引进来竞争和淘汰的机制,教师教育教学及教学内容必然要进入这种机制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各地教师招考的内容来说,涉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学科专业等理论与实践知识;面试主要反映课程的意识与讲课的基本功,包括理解力、解释力、表达力等综合能力。笔试与面试的权重一般分别为0.4与0.6,两者之和为结果分,差半分也可能被挡在了门外。可见,教师教育教学首当其冲,不管你愿意否,也不管你准备得怎么样,“师考”的成功率必然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说到底,“师考成功”已成为师范生的立足之本,是从教的“第一道门槛”。倘若被第一道门槛挡住了,何去从教?何谈什么培养未来的名师、教育家呢?所以说,新时期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在“师考”中脱颖而出的成功率,而“师考”的成功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率以及教师教育的效益。

某种程度上说,也会如同“高考指挥棒”一样,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亟须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师教为本,以师范生的需求为本;立足于学以致用,迅速地、灵活地、灵动地将“师考”、师教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引入教学中来;突出新、实、用,强调内容的宽度足够用,深度有突破;自觉地与“招考”对话,与新课程改革对话,与中小学课堂对话,走上意义、简约、通俗、实践、有效的教学变革之道。要学会加减法:一方面,要把师范生所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引进来。考什么,当然要教学什么;怎么考,自然应有有效的应对策略与对策。无可置疑,这是我国“考”的国度所决定的。要启动智慧和用睿智的眼睛过滤,把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和备课、听课、观课、说课、讲课、上课、评课等知识与技能以及三笔一画一话、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教学艺术等构建成教学系统;使教师招考、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三位一体,无缝衔接。另一方面,要坚决地将原先那些陈旧的、“没什么意义、没什么道理、没什么价值”的,甚至早已被现实的教育实践所证实了的,陈旧、僵化、空泛、虚伪和惰性的东西赶出课堂。

值得注意,一个师范生能否从教,除了自己的努力、个人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教师招考”;而课程与教学是把握这个机会的第一资源,非常需要大力开发和运用;打造教师教育名片,首先在于与“师考”无缝对接,经得起“师考”的考验和有足够的底气、从容地跨越“师考”这道门槛。

(三)教师招考也将影响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师招考中笔试的特点是:考查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教学知识,另一类是学科专业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内容细、时代性强,难度相对不算大、量比较大,而且贴近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理论联系实践;面试集中体现于讲课,聚焦于个体施教的基本素质。这就给以往的单调、枯燥有余,灵动、创新不足的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师范本科生经过系统的四年教育专业学习仍不能通过“师考”或“临阵脱逃”。而一些非师范专业的考生凭借几本教师招考的教材、资料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备战也可通过招考。也就是学师范的未必当老师,当老师未必是学师范的,这对教师教育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和极大的打击。也给教师教育出示了“黄牌警告”:陈旧、死板和呆滞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亟须改革。

改革什么?怎么改革?师范人真需要深入到教师招考和教育现实的情境中,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学习与运用、学习与实习、听与讲、讲与练、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与考试等辩证“妙”理,立足于“师考”、师教,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以求得良策和适切的方法。第一,要审时度势,用智慧创设使学生在教学的支点上,听、看、想、讲、做、动、思和读写算、说练比以及演绎与归纳、理解与解释、探究与辨析。特别是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判断、质疑与批判、反思与革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良性互动的教学情境,尽量给以学生思维对话的最大空间,使学生学着问,问着学,学着教和教着学。第二,因材“妙”教,循序渐进。以适切的方式方法为抓手,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意义、有活力的过程。譬如,根据教学需求,可灵动地采取讲学、观摩、调查、训练、测试以及互动式、实习式、模拟式、评价式等方法。第三,一变天地新,通过学有招达到无招,到达无招胜有招。例如,适时地采取分层教学,给师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真正使真心实意从教的学生学出精气神来;凝神聚力抓教学团队建设,在团队精神引领下,师教生、生教师、生教生,真正使他们学得一手过硬的教育教学的本领。第四,教育回归,教师教育自然要回归。这里要特别强调阅读回归、书写回归;特别要关注师范生的阅读史、阅读功课和书写功课。我们绝不可只顾及超前而忽视了脚下。今天,师范大学生到中小学任教,学历是提高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学习意图和文本的主旨,有的人上讲台,时不时地不会写汉字或写不好字或错别字层出不穷,这都会成为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致命内伤。只有过硬的“教师素质教育”,才会赢得“师考”的成功,真正解决入职不畅的问题,才能为教育家办教育奠基。

二、教师招考革新是教育改革的急切 呼唤,也是教师教育的现实期待

中华复兴靠的是人才、强国靠的是人才,没有人才辈出的时代,何以复兴?何以强国?而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按此逻辑,没有杰出的人师,何以培养出杰出人才?好的教师招考可以选出好的教师来,不好的教师招考,可能选出只会“移植”,不会“种植”,甚至误人、误国的“庸师”。可见,教师招考承载的责任和使命可谓莫大耶。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国家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并几次提出:把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吸引到高师院校来,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教育。师范类毕业生能不能从教,直接与“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密切相关,而师范类毕业生从教状况又与教师招考这道门槛密切相关。目前,这道门槛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作为承担人才战略目标实现重任的未来教师,凭一次模式化的考试,很难达到选拔性的预期的目的。其次,教师职业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具灵活灵动而变化无穷的育人活动,有一定的天分和童心、爱心才可能做得,做好。育人的工作,特别是育孩子的工作,是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不可相比的。靠背书本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考试通过关,是很难甄别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的。同时,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紧张,大量的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无论在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基于就业,苦学一段时间,只要先行考取教师资格证,都可报考教师招录考试。因此一些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可以没有经过任何教师教育的必要的学习和经历,完全靠考试通过“招考”的。但其教师职业意识、教师专业情意、专业思想等一般来说是没有师范生的基础及其具备;未来教师专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事实上,有些人从教一两年就考研另谋他路了,或根本就找不到教育教学的感觉,过着倦怠、郁闷而无奈的生活。由此,教师招考应紧紧地联系、结合即将实施的教师专业化标准进行完善与革新。

(一) 提高教师资格的门槛

教师资格证的内涵是什么?一张模式化、标准化的考卷显然是无法解决的。提高教师资格的门槛已势在必行。第一,制定限报条件:譬如,学习考古专业、建筑专业等和中小幼教育相距甚远就要限报。第二,强调一定的教师教育的学习经历,那怕是一段时间的培训经历,都得应该具备。第三,改革考试,增加内涵,降低教师资格的通过率。

(二)教师招考中笔试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许多考试,包括教师招考,一张试卷,以绝对量化的指标而决定命运;又为了节省人力、时间,大量采用选择式的客观题型,甚至清一色的120个选择题,用来一决高低。虽然客观上也能反映学习者学习成果和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考试越标准化,思维通道就越狭窄,含金量就越小。而且,一旦把知识和问题模式化、标准化、技术化,甚至机器化,就基本失去了灵性,极有可能变成脆弱的、惰性的、僵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不少的教师聘位的笔试科目设置不当、考试内容与教师素质要求联系不大等已凸显出来。

教师招考的笔试应该不断改革。改革的根本是适切地与教育改革和教育家办教育接轨,弄清楚教师录用的考试如何正确使用、考什么、怎么考、如何评价等问题。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当摒弃“标准化”考试、机读卡评判,最大限度地以灵活多样和针对性、适切性的方式方法全面考查一个人从教的综合能力。关键是建立必要条件的支撑点。基础知识支撑点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的是:如引人入胜的引导能力、客观评价的求真精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质疑反思等能力的支撑点;然后在题型和模式上进行大变革。只有少量的概念性和基础性的知识可采用选填题;大量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思想以及对教育发展 、现实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对灵动性的教育教学情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办法等,就应根据需要而采取解析式、辨析式、分析式、解答式、求证式等灵动性方式或大力推行开放性的问题来设计考题。

(三)教师招考制度的完善与改革

首先,给予师范生优惠政策。一要制定适当的加分政策,给予师范毕业生教育实践分数。二要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师范生。第二,教育家办教育。而教育家如同诺贝尔获奖一样没有足够的积累是不成的。新时期,教育发展呼唤着教育家,教育发展也呼唤着教育世家。不可否认,教师子女具有教师细胞和教育基因,自带三分教师的“天分”,从小受到“师”的熏陶,他(她)们如果做教师,往往做得比较好。因此,只要教师的子女学的是师范专业又愿意从教,就应给予优惠政策,适当加分、优先录用。第三,提高教师招考通过率。将区域性的中小幼、特、公办、民办等一切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都纳入到“招教”的范围,这样就可增加名额,大大提升“通过率”。我们建议:只要招考过关,即可注册。然后,注册者全部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见习一年。一年后再分流:一部分适合从教者进入教师岗位、一部分进入教辅岗位、一部分进入行政岗位、一部分进入工勤岗位;还有一部分进入民办学校,一部分不适宜做教育工作者,进入社会其他领域。第四,各省建立统一招考机制,并且建立强有力的无相关利益的第三方监督、审查机制,以保证教师招考的科学、公开、公正、公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师教育为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与此相匹配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历史的责任和担当需要全体师范人积极作为与艰辛的劳动、不懈的努力,而应对教师招考积极作为,就是解决好教师入口、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首要问题。

猜你喜欢

师范生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