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本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探索
——评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的“双本教育”教改实验
2012-04-02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
■华中师范大学 杨再隋
“双本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探索
——评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的“双本教育”教改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 杨再隋
“双本教育”是强调学生为本又强调教师为本的教育。“双本教育”即“双主体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主张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导性理念。试想,教育如果脱离了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教育还能成其为教育吗?然而,由于我们头脑缺乏辩证法,容易顾此失彼,当强调学生为本,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时,又忘记了教师为本,忽视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当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确有弱化教师职能的现象,以致教师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被淡化了,教师只是充当了悠闲的“牧羊者”,教学采取了“放羊式”,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双本教育”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教育理念,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也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其实,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去探求知识、习得能力、健全人格的过程。偏离了教学目标的学生主体是盲目的主体,完全出于自发状态热热闹闹的主体是虚假的主体,未经教师引导自由状态下的主体是脆弱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发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生在可控的教学过程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作为主体的组织引导作用。
双本论或双主体论,也可以称之为主体间性论,即两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教师和学生同在一定的教学情境,同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共同面对同一文本,一起去探求知识,获得能力,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因此,师生两个主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互动、互促、互构的关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维活跃,想象驰骋,言语畅通,学生心理已调整到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反过来又会激活教师的教学情绪,使教师心理也调整到最佳状态。甚至学生在课堂上突发奇想、提出的问题,也会促使教师调整教学进程,适时转化为“生成性课程资源”,成为教学中的“闪光点”。
有关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观点,曾在教学改革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严格来说,主体相对客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是主体,那么,教科书和教师的言谈举止,就是学生认知的客体。反之,如果教师是主体,则教科书和学生的种种表现,则是教师认知的客体。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是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引导、诱导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性正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正如吴怀军校长指出的,双本教育是针对师本教育、生本教育、本本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这个教育理念在永安堂小学应运而生,决非偶然。永安堂地处城郊,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远不如城市学生的优越,且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时间、无精力也无能力对学生进行辅导。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给子女,又把教育孩子的职责完全交给了学校。此情此境,教师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事物总有两面性,当我们强调教师为本、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之时,千万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回到过去那种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老路上去。所以,吴校长反复强调:“双本教育的核心,仍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双本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充分尊重学生是双本教育的教育伦理观;相信学生都能成才是双本教育的人才观。”
吴校长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都有通过课堂教学得到充分发展的权利。课堂教学面向少数学生,牺牲多数学生,这种教育“不但浪费、低效,而且极不公平,极不道德”。言出有因,掷地有声。吴校长还提出了“学生的成长不能‘替代’”的观点。学习是学生主体的自觉行为,需要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亲历实践,参与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决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规范”学生的思想,以自己制定的统一标准去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发挥。如吴校长所言:“这就损害了学生的主动性,侵犯了学生的发展权。”以上这些认识,无非说明,双本教育的终极目标依然是学生的发展。学校一切工作,教学中的一切举措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
如何达到上述目标呢?吴校长认为,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所以学校的“人”,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就像人字的一撇一捺,缺一不成其为人。
过去我们常常把教师悲情化,说教师像蜡炬,照亮了学生,燃烧了自己。如李商隐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蜡炬在燃烧时,既照亮了学生,也照亮了教师自己,这是生命在燃烧,是人格在升华。在燃烧中,映照出生命的光彩,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总之,“双本教育”主张,学生是教育的根本,教师也是教育的根本。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激活学生本有的天赋。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就是“双本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和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的观点。
“双本教育”的理念必然有与它匹配的教育教学策略,对此,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双本教育”中的双主体——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上的两个主体,是在特定的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也是在一定的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主体。不能脱离这些文化背景,孤立地探究“双本教育”的策略。因此,“双本教育”理念首先应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同,得到全校师生的支持,并逐步建立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与此同时,还要建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双本教育”在动态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
二是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两个主体不是彼此无关的两个孤独主体,而是同在一个教学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两个主体,是两个主体之间,主体和教学媒介、教学客体、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整体性和存在。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发挥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要探究二者之间的互动、互构、互补、互促的关系,使主体的单数变为群体的复数,使单声部的独唱变为多声部的交响。
为此,“双本教育”课堂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双本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是平等的对话,民主的交流和自由的表达,是思维和想象的放飞。教师不是高踞讲坛,居高临下的演讲者,而是和同学亲密无间并在合作探究中去发现、质疑、探究的伙伴。教师决不是单纯的“牧羊人”,只是把羊群赶到草地上就行了。他还要指导羊群识别草类,练习咀嚼,不仅吃饱,还要吃好,不仅自己吃好,还要让大伙都吃好。所以,要给“牧羊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得以发挥引导、组织的作用。当前,我们强调“以学定教”,这是针对教师主宰课堂提出的教育理念。但不可只执一端,在教学中,只是去适应学生,甚至迁就学生,从而背离了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调控者,也是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所以“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要相辅相成,这就是双本教育的教学观。
(2)精讲和多练的关系
在课堂上,有教师“讲”,也有学生“讲”。此处的“精讲”,主要指教师的“讲”。“精讲”不仅是讲得精炼而简略,要言不繁,而且是指教师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在关键处有画龙点睛之术,在过渡处有穿针引线之法。因此,教师要锤炼好教学语言。开课之初的前导语,要言简意明,引人入胜,词句优美,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课中的“精讲”要紧扣文本,激疑质疑,或投石问路,小扣柴扉;或推波助澜,激活思维;或激情飞扬,高潮迭起。这一切全赖教师富于魅力的语言。课末的结束语,要抓住要点,简要小结,言不尽意,留有余地;情犹未了,尚有余味,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学向生活拓展。教师的“精讲”指导学生“多练”,学生的“多练”体现着实践着教师的“精讲”。“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多”即让学生的思考时间多,实践活动多,合作探究多。“练”有目标,练有方法,练有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例如语文课上要多读,因为读是师生和文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对话。但是一定要读中指导,让学生明确初读是为了初步把握文章的整体,细读是为了理解文本的内容,深读是为了体会文本的中心,读出字里行间、文字背后的内涵,品读是为了品尝课文的韵味和欣赏课文的美感。由于读的目标不一样,读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或自由朗读,或静思默读,或快速浏览……由学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3)扶与放的关系
“扶”主要是教师“扶”。小学生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需要老师“扶”。低年级学生天真幼稚、识字量少,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中都需要老师“扶”。“扶”不是“代替”,而是教给方法,养成习惯,达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例如识字,要教给学生笔画名称、偏旁部首、笔顺规则的知识,教给他们用音序和用部首查生字的方法,和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在词典中选择“义项”的方法。此外,扶与放、分与合、静与动、慢与快等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适时调控教学过程的节奏,使之分合有度,动静有节,快慢有致。需要“扶”时,要敢扶、会扶、善扶,需要“放”时,要敢放,会放,善放。严格来说,教学中的“放”是一种常态,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要放心、放手,学生要放胆、放飞,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毫无顾忌地宣泄情感,唤醒悟性,激活灵性,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永安堂小学教学策略,提出了四个基本程序,即(1)课堂预习或前置性作业;(2)小组合作学习;(3)班级交流;(4)教师引导点拨。四个程序在实际运作中,还应有所变通。模式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按照学生学习该学科的一般规律提炼出的一种教学范式,在一定条件下,对大面积的教学可以起到指导的作用。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有可能冲破模式的束缚而产生不同的变式,新的教学模式随之产生,教学活动又进入了这否定之否定的课程逻辑之中。这就是教学改革的辩证法。
“双本教育”的实验改革在永安堂小学已进行了几年。从诵读经典到双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探索,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吴怀军校长一班人面对学情、校情提出了双本教育的理念并进行实践探索也不是偶然的现象。用心思考的教育管理者,再加上怀有教育的良知,具有教育的良心,即使是在条件并不优越的学校也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教育改革之路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或许眼下并不成熟,在实施策略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是,既然我们已踏上征途,胜利的彼岸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