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2-04-02王艺蕾
■王艺蕾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王艺蕾
一、以教材为本体,在学习中感知德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应有助于“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丰富的德育资源,实时引导,渗透德育。以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为例,分别收录了《不懂就要问》《中国结》《二泉映月》等有关中华历史名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经典民乐等激发爱国感情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因势利导,通过找到某个切入点让学生感知其背后的教育意义。
另外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古诗、散文、童话、记叙文、说明文等,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德育大百科”。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类别的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美”也是实现德育的有效手段。教学中老师们抓住重点字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诵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既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陶冶性情、感知思想的过程,这也就实现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
二、以课程资源为实体,在运用中感触德育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更直接,更有可触性,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触生活,从而实现德育目的。一副插图也许就能激起心中的波澜,一段音乐也许就能调动内心的记忆,一节电影也许就能实现时光的穿越,一座具象的雕塑也许就能讲述久远的故事……巧妙地使用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就可以使德育目标更贴近学生,更便于操作,将一些抽象的内涵,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触动他们的心灵,升华他们的思想。
三、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感受德育
现代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针对不同年段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有参观游览,有搜集资料,有观察记录,有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能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更懂得许多生活的哲理。这与德育目标中所提出的学习性的德育实践,人际交往的德育实践,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自立自理的德育实践等也都是不谋而合的。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便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为学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和深化也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四、以群体为参照体,在交流中感悟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基础,而学生的感悟则是参与的灵魂。学生感悟,是由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或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问,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有所感触,有所领悟;或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对比不足,产生自省,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而此时学习群体作为学习参照体给予学生本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就渐渐显现出来。比如课堂上同桌主动帮助了自己,那么我就能感受到朋友的友谊;小组讨论时活跃的组员就足以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同伴们对文章、事物的喜好可能也会影响我的价值观的定位。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小学)
责任编辑 姚远